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部考察宋代以来传统中国社会的人类学著作。

内容简介

作者认为,基于家族和市场进行的生产为“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它与国家运作的贡赋制生产方式之间的互动,形成了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即中国“马达”。

通过对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的分析,本书阐明了传统中国的社会结构,揭示“宗族”这一重要民间组织的形成与发展。同时,本书透过经济视角,分析了民间嫁娶习俗、信仰塑造、男女地位的地区性差异等文化现象,描绘出中国人依据现实世界构建的神鬼形象,揭示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目录

  • 版权信息
  • 作者简介
  • 中文版序言
  • 致谢
  • 帝制中国中晚期的朝代更迭
  • 第一章 导论
  • 第二章 贡赋制和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 生产方式理论
  • 中国的贡赋制生产方式(TMP)
  • 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PCMP)
  • 小资产阶级
  • 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本主义的对抗
  • 第三章 体系之中的运作
  • 生产方式之间的竞争
  • 根源于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性别观
  • 人口增长的原因与结果
  • 生产的国家强化
  • 第四章 城市与空间
  • 第五章 宗族:国家与家户
  • 少数民族的影响
  • 法律控制和流行的看法
  • 财产关系的一致性与用工的灵活性
  • 通过合约塑造的家
  • 祖产、“资本”及小资本主义积累
  • 第六章 宗族:世系群
  • 宗族的起源
  • 宗族和商品生产
  • 宗族和不平等
  • 宗族的多样化
  • 第七章 嫁妆和聘礼
  • 偏重嫁妆的大婚(MMD)
  • 买卖婚姻
  • 嫁妆和聘礼
  • 婚姻交换的分配
  • 武雅士的数据
  • 卜凯的数据
  • 第八章 民间意识形态:统治者与老百姓
  • 民间意识形态和物质社会
  • 天界的等级体系
  • 阴间的政治经济
  • 献给神明的钱
  • 金钱的道德性
  • 第九章 民间意识形态:女人与男人
  • 仪式中的妇女
  • 阴与阳
  • 独身的典范
  • 生育与妇女权力
  • 作为抵抗的民间意识形态
  • 自然性别
  • 第十章 结论
  • 附录: 嫁妆占婚礼开销的比例
  • 参考文献
  • 翻译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 加载中...

出版方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11月成立于历史文化名城桂林,主要出版教育、学术人文、珍稀文献等图书,业务范围涉及图书、期刊、电子音像及数字出版,文化产品的设计制作、印制、销售,以及教育培训、会展、咨询、地产、旅游、艺术品交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