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代人的文学初心与灵魂狂飙,致敬所有给世界带来诗意的人。

内容简介

1988年春,蛋镇青年金光闪突发奇想,撺掇阙振邦、蝙蝠等人成立蛋镇诗社,在全镇范围内寻找潜在的诗人,发起“全民写诗”运动,举办诗歌嘉年华,印发《蛋镇诗报》,创建“蛋派诗歌”,一群貌似吊儿郎当的乌合之众,以“大粪坑里捞金子”的执着,把藏污纳垢、俗不可耐的蛋镇打造成世界诗歌中心,踌躇满志又轰轰烈烈,偾张的理想和过剩的激情在这个夏天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张扬,理直气壮地演绎了一系列荒诞而寓意充盈的“闹剧”。

然而好景不长,被人举报,《蛋镇诗报》被当作非法出版物查处,蛋镇诗社仅存在五个月便猝然夭折,成员们各奔东西。三十年后,经历了大起大落的金光闪临终前将最后的余款用于编印《蛋镇诗社·三十年资料选编》,试图让诗社“载入蛋镇史册”。

诗社的成员们用不同时期撰写的散记、书信、讲稿、笔录、札记、便笺、供词、随想、采访、公告、社论、注释、年谱、墓志铭等等吉光片羽般的文字凑成一幅粗砺斑驳、影绰动人的拼图,“管中窥豹”地完成了对诗社的追忆和探究,也绘制出了那一代人的精神图谱。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一部分 场面调度
  • 我想成为你
  • 到人民中去寻找诗人
  • “全民写诗”运动始末
  • 在“全民写诗”动员活动上的讲话
  • 诗歌嘉年华
  • 给狮头山增高两米
  • 《蛋镇诗报》诞生记
  • 关于对非法出版物《蛋镇诗报》负责人金光闪的讯问笔录
  • 关于解散蛋镇诗社的公告
  • 《蛋镇诗报》停刊公告
  • 首次公开的信
  • 第二部分 金光闪蒙太奇
  • 大粪坑里捞金子
  • 一次失败的拯救
  • 迎风撒尿会淋湿自己
  • 袭胸事件
  • 清除“牛皮癣”
  • 那一天
  • 蛋镇诗社“临终遗言”
  • 便笺或札记若干则
  • 一生中第二后悔的事情
  • 抢劫蛋镇信用社的策划方案
  • 想象自己遗体告别式的图景
  • 在段颂纪念碑前的讲话
  • 给自己写的墓志铭(三则)
  • 第三部分 笨拙的长镜头
  • 天外访客
  • 教父
  • “我留在这里是有原因的”
  • 陪金光闪物色墓地
  • 在金光闪遗体告别式上的悼词
  • 未完成的《金光闪传》(附《金光闪年谱》)
  • 第四部分 平行剪辑
  • 教越南女人识字
  • 劝傻子写诗
  • 浪漫派为什么重要
  • 实名举报信
  • 追赶流水的谢敬安
  • 世界上最简陋的咖啡馆
  • 速记两则
  • 郭梅六记
  • 安德烈·伊万诺维奇在蛋镇的短暂停留
  • 对“蛋镇诗社”街头巷尾的随机采访
  • 第五部分 我们的“新浪潮”:“蛋派”诗歌——《蛋镇诗报》作品选
  • 社论:从“蛋”开始,塑造“镇”的未来——热烈庆祝蛋镇诗社成立本社评论员
  • 创刊词
  • 诗选登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出版方

花城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得名于秦牧先生的名篇《花城》,创办于1981年,是广东省唯一一家专业文艺出版社。建社以来,花城社坚定文学本位,守护精神家园,引领出版潮流,近几十年来中国出版界、读书界出现的钱锺书热、先锋文学热、武侠文学热、琼瑶热、席慕蓉热、朦胧诗热、程甲本《红楼梦》热等,都肇始于花城社。 花城出版社主办了两个有影响力的文学刊物《花城》和《随笔》。《花城》被誉为全国大型文学期刊“四大名旦”之一,《随笔》则享有“北有《读书》,南有《随笔》”之誉。 花城出版社迄今已出书上万种,逾千种图书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和行业各种奖项,包括中国图书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中国好书”奖等,连续十年荣列中国图书海外馆藏影响力出版100强,并不断开拓创新,走媒体转型和融合发展之路,获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近年来,花城出版社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全力实施原创文学精品带动战略,出版了王蒙、张炜、王安忆、李佩甫、韩少功、李敬泽、刘和平、蒋韵、张欣、刘震云、虹影、李娟等名家名作,汇聚文学之力,见证时代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