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深入探讨假设性虚拟与典型假设句,涵盖时间关系和否定。"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绪论;假设性虚拟范畴;典型假设句(上);典型假设句(下);非典型假设句;虚拟性假设与时间关系;假设性虚拟与否定等。

目录

  • 版权信息
  • 其 他
  • 前言
  • 1 绪论
  • 1.1 有关虚拟范畴
  • 1.1.1 体现了人类语言区别于动物交际的特性
  • 1.1.2 不是哲学中的虚无,也有别于逻辑推断
  • 1.1.3 是一种范畴,一种“语义—句法”范畴
  • 1.1.4 充分反映了语言的共性与个性
  • 1.1.5 可以表现为各种语言形式
  • 1.1.6 它不同于外语语法教学中提到的虚拟语气(subjunctive mood)
  • 1.2 虚拟范畴的子范畴
  • 1.2.1 假设性虚拟
  • 1.2.2 愿望性虚拟
  • 1.2.3 估测性虚拟
  • 1.2.4 修辞性虚拟
  • 1.3 虚拟范畴的研究回顾
  • 1.3.1 传统语法
  • 1.3.2 方言语法
  • 1.3.3 语言对比
  • 1.4 虚拟范畴的研究意义
  • 1.5 本书的研究思路
  • 2 假设性虚拟范畴
  • 2.1 假设的定义
  • 2.2 条件、因果与假设
  • 2.3 假设的类型
  • 2.4 假设与逻辑关系
  • 2.4.1 充分条件
  • 2.4.2 必要条件
  • 2.4.3 周遍条件
  • 2.4.4 逆反条件
  • 2.4.5 否定条件
  • 2.5 假设句句法形式
  • 2.5.1 使用的频率和时代性
  • 2.5.2 假设义的强弱
  • 2.5.3 使用的语体
  • 3 典型假设句(上)
  • 3.1 “如果”假设句
  • 3.1.1 “如果”句结构分析
  • 3.1.2 “如果”句的特殊格式
  • 3.2 “即使”句
  • 3.2.1 假设与让步
  • 3.2.2 “即使”的句法形式
  • 3.2.3 “即使”与“就算”
  • 3.2.4 让步与假设
  • 4 典型假设句(下)
  • 4.1 假设句语义关系
  • 4.1.1 假设句句内语义关系
  • 4.1.2 逆向语义关系
  • 4.1.3 复杂假设句语义关系
  • 4.2 其他常规假设关联词辨析
  • 4.2.1 “要是”格式辨析
  • 4.2.2 “只要”与“只有”
  • 4.2.3 否定假设词
  • 5 非典型假设句
  • 5.1 特殊的关联词语
  • 5.1.1 “万一”
  • 5.1.2 “一”、“一旦”
  • 5.1.3 “早”
  • 5.1.4 “再”
  • 5.1.5 “一些”、“一点”
  • 5.1.6 “真(的)”
  • 5.1.7 “了”
  • 5.2 句法手段
  • 5.2.1 精简形式
  • 5.2.2 排比形式
  • 5.2.3 对比形式
  • 5.2.4 呼应格式
  • 6 虚拟性假设与时间关系
  • 6.1 现代汉语时间系统
  • 6.2 时间标示词与假设
  • 6.3 假设句前后项时间关系
  • 6.4 “了”在假设句中的时体作用
  • 7 假设性虚拟与否定
  • 7.1 假设句否定形式
  • 7.2 假设句前项否定词“没有”与“不”
  • 8 英汉假设句比较
  • 8.1 英汉对比概要
  • 8.2 英汉虚拟范畴对比
  • 8.3 具体句式比较
  • 结语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暨南大学出版社

暨南大学出版社为“侨”而生,因“侨”而兴,砥砺卅五载,春华秋实,书香五洲,声教四海。始立以来,以“侨”为“桥”,厚植文化,秉承推动华文教育、服务教学科研、传承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出版理念,着力华文教材、华侨华人研究、岭南文化研究、高校学术研究成果的出版,已累计出版各类图书7000余种,《中文》《汉语》等华文教材发行海外80多个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