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全面系统总结中国光伏行业数十年发展历程与辉煌成就的纪实性著作。

内容简介

20世纪下半叶,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相继取得了光伏产业的全球领先优势。直至21世纪初期,中国光伏行业还面临着“三头在外”的窘境——原材料依赖进口、核心技术设备缺失、产品主要销往海外市场。

而发展至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光伏制造业规模最大、装机容量规模最大的国家,光伏行业也成为中国全产业链国产化水平最高的行业之一、中国崛起速度最快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中国最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之一。

本书以行业代表性人物的人生经历为故事主线,以全产业链对“自主可控”与“降本增效”双重目标的不懈追求为理念线索,以助力中国早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精神指引,将光伏行业作为中国碳中和王牌产业风云激荡的发展故事娓娓道来。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简介
  • 序一 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 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 序二 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助力“双碳”目标如期实现
  • 序三 用全球化语言向世界发声 讲好“何以中国”的光伏故事
  • 前言
  • 主要人物
  • 第一部 1952—2004
  • 第一章 前赴后继
  • 被光伏企业冠名的北大党委书记
  • 被“恐怖袭击”的电力局局长
  • 被抱走的中国首富
  • 再论学好英语的重要性
  • 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 谁来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 稻盛和夫赌对了
  • 一场“草根”运动引发的能源转型
  •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 第二章 创业维艰
  • 撕掉海报的“万元户”学生
  • 高纪凡的藏地密码
  • 此隆基非彼隆基
  • 政策反复,叠床架屋
  • 日本光伏,成败互现
  • 清华“中人”
  • 施正荣想创业
  • 一年卖5亿元化妆品,没啥意思!
  • 国企“独苗”沈浩平
  • 一个大学老师,带领国产逆变器突围
  • 筚路蓝缕,以启尚德
  • 产业繁荣,始自尚德
  • 大众汽车与阿特斯神灯
  • 第二部 2004—2008
  • 第三章 千军万马
  • 忽如一夜春风来
  • 中国新首富
  • 彭小峰多了一个“心眼”
  • 光速赛维LDK
  • 先声夺人
  • 杨怀进,来了
  • 采购硅料的入场券,直通F1赛车场
  • 高纪凡“毁约”
  • 缺硅之痛
  • 第四章 千方百计
  • 中国光伏的“内伤”
  • 国产替代进行时
  • 为了多晶硅国产化,他拿出了全部积蓄
  • 亚洲硅王的诞生
  • 一次中东之旅引出的新产业
  • “初试”薄膜
  • 谁绊住了英利?
  • 蛰伏的隆基
  • 第三部 2008—2013
  • 第五章 冷暖自知
  • 赛维LDK梦,新余梦
  • 尚德止损
  • 一篇文章引发的血雨腥风
  • 当北方人见识到疯狂的南方
  • 走出去的“陷阱”
  • 敦煌“六毛九”事件
  • 中国光伏真正的奥秘
  • 壮士断腕
  • 秋天里的“一把火”
  • 世界杯球场上的方块字
  • 第六章 凛冬将至
  • 亚利桑那,不足为外人道也
  • 一份“划时代”的《通知》
  • 奥巴马“甩锅”
  • “双反”的结局
  • 谁“欺骗”了尚德?
  • 赛维LDK不能倒
  • 流血的冠军
  • “请你们相信我”
  • 尚德“过冬”
  • 第七章 国之大计
  • 千回百转,成立协会
  • 事不过三,“双反”再临
  • 西部之外,天地广阔
  • 电网互联,无问西东
  • 对雾霾说“不”
  • 第四部 2013—2018
  • 第八章 各显神通
  • 光伏+P2P
  • 刘汉元“劝不动”高纪凡
  • 一线定乾坤
  • 挺进下游
  • 没有办公室的老板
  • 创造“领跑者”
  • 众人拾柴单晶高
  • 败退的西方电气巨头与进击的中国逆变器
  • 降本增效之谜
  • “创新步道”理论
  • 第九章 迫在眉睫
  • 从超预期到失控
  • 分布式淘金热
  • 光伏补贴,僧多粥少
  • 山雨欲来风满楼
  • 第五部 2018—2023
  • 第十章 惊涛骇浪
  • 一份“杀伤力”巨大的文件
  • 危机,危与机
  • 冬天里的一把火
  • 分布式再出发
  • 新王与旧王,会师于屋顶
  • 光伏如何帮农民增收致富?
  • “冰封”市场
  • 吹尽狂沙始到金
  • 第十一章 “双碳”之光
  • 走向碳中和
  • 颗粒硅,颠覆者?
  • 超越光伏:设备篇
  • 超越光伏:材料篇
  • 工业化、能源化与资源化
  • 谁是跨界之王?
  • 3厘米的楚河汉界
  • 谁来“消灭”PERC?
  • 硅料涨价与垂直一体化
  • 真假“卡脖子”
  • 先手为什么会输棋?
  • 后手为什么占上风?
  • 第十二章 经天纬地
  • 如何消灭“垃圾电”?
  • 一个关于电网互联的宏伟构想
  • 电网互联将改变什么?
  • 光伏为什么要制氢?
  • 西部到底是中国的什么?
  • 配额制与后补贴时代
  • 我能投资光伏电站吗?
  • 怎么卖电才能挣钱?
  • 碳中和40年大计
  • 光伏“基因”论
  • 尾声
  • 致谢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7
49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碳中和是我们人类,尤其是中国,在 21 世纪面临的一场最深刻、最宏伟、最复杂的史诗级转型。我们必须认识到一件事:高层决策把碳中和定为 40 年国策,看到的绝不仅仅是一场能源结构转型,而是牵涉到中国乃至世界方方面面的一场重大变革。从很浅显的角度来说,中国大力发展新能源,很重要的底气就在于我们的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实在是太强了,强到我们几乎可以不再依赖海外进口的任何关键零部件,就能在本国之内做出满足全世界需求的新能源装备来。这带来的一个好处就是给我们的出口贸易提供新的增长点。去年开始,光伏、锂电池、新能源汽车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 “新三样”。在全球绿色转型过程中,中国有望通过碳中和相关产业实现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同时通过相关产品销往世界各地,为国家积累丰厚的贸易顺差,占据全球贸易价值链的高地。

      3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可惜已下架

      我国的光伏产业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的发展历程:起步阶段(20 世纪 50 年代至 2000 年):我国光伏产业起步于 20 世纪 50 年代,主要是为了满足空间技术需求而配套研制和发展起来的,最早应用于卫星和导弹等空间领域。在这个阶段,光伏技术主要集中在科研和开发上,尚难真正实现商业化应用。快速发展阶段(2002 年至 2011 年):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可再生能源需求的增加,我国光伏产业迅速发展起来。在这个阶段,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光伏产业的发展,推动了光伏技术的快速进步和产能的大幅提升。我国光伏企业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加强研发和产业化能力建设,逐渐成为全球光伏产业的重要参与者。调整优化阶段(2012 年至 2018 年):随着光伏技术的不断成熟和产业规模的扩大,我国光伏产业进入调整优化阶段。在这个阶段,政府逐步取消了光伏补贴政策,加强了市场监管和产业整合,推动光伏产业向高质量发展。同时,光伏企业通过技术创新、降低成本、拓展应用市场等方式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成熟稳定阶段(2019 年至今):随着光伏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市场的不断扩大,我国光伏产业进入成熟稳定阶段。在这个阶段,光伏发电已经成为我国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光伏企业通过持续创新和规范化发展,不断提高自身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同时,政府也加强了对光伏产业的支持和引导,推动光伏发电在新能源领域的持续发展。总体来说,我国光伏产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过程,逐步发展成为全球光伏产业的重要力量。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企业和市场等多方面因素共同推动了光伏产业的发展,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机遇。推薦一篇 B 站的視頻:围剿华尔街,对弈华盛顿,中国光伏是如何成为世界第一的?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83411M7o1/?spm_id_from=333.999.0.0&vd_source=a3517fea99c9e96fb8abeb568ba0c50f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对于这本书我是抱着学习历史的态度刷完的。我做为相关行业的从业者,对于光伏的历史发现其实是不清楚的。本书让我了解到了中国光伏新能源的艰辛发展历程,也让我对于这个行业的未来坚定了信心!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15条书评

        出版方

        电子工业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成立于1982年10月,是国务院独资、工信部直属的中央级科技与教育出版社,是专业的信息技术知识集成和服务提供商。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一家以科技和教育出版、期刊、网络、行业支撑服务、数字出版、软件研发、软科学研究、职业培训和教育为核心业务的现代知识服务集团。出版物内容涵盖了电子信息技术的各个分支及工业技术、经济管理、科普与少儿、社科人文等领域,综合出版能力位居全国出版行业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