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31千字
字数
2017-04-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德国廉政制度和文化全面深入剖析,可为反腐提供参考。
内容简介
本书选取了廉洁程度排世界前列的德国,通过对该地区的廉政制度与文化进行分析研究,以经典理论为依托和框架,作者团队依托自身较强的外语能力,搜集、翻译、整理大量各国最新的立法例、司法裁判案例等第一手文献,力求在现有条件下做到资料最新、最全。在写作安排和分册内容设计上,以“全面”“深入”“点面结合”为思路,既有对该国廉政制度的框架式介绍,也有对具体案例的深入剖析,全面展现德国廉政制度和文化,可为各级政府和中央反腐倡廉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本书为“十二五”规划项目“中外廉政制度与文化比较研究系列”德国分册。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
- 第一章 德国廉政建设的历史与文化背景
- 第一节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培育了德意志人敬业的精神品质
- 一、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历程
- 二、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基本精神
- 三、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对德意志民族特性的影响
- 第二节 德国古典哲学塑造了德国
- 一、康德:德国古典哲学的开创者、奠基人
- 二、费希特、谢林:德国古典哲学承前启后的思想巨匠
- 三、黑格尔: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完成者
- 四、德国古典哲学对德国精神世界的影响
- 第三节 德国历史法学派的学术成就奠定了近现代德国法制的思想基础
- 一、萨维尼开创德国历史法学派
- 二、德国历史法学派的学术成就
- 三、德国历史法学派对近现代德国法制的影响
- 第四节 两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悲剧坚定了德国人战后重建的意志
- 一、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及其反思
- 二、纳粹的腐败统治及其教训
- 第二章德国廉政建设的教育基础
- 第一节 理论创新引领了德国战后民主政治教育的发展
- 一、“合作教育”理论
- 二、“冲突教育”理论、“理性教育”理论和“解放教育”理论
- 三、“道德教育”理论、“环境与和平教育”理论和“宽容教育”理论
- 第二节 民主政治教育的发展提升了公民的政治素养
- 一、“联邦政治教育中心”
- 二、学校政治教育体系
- 第三节 发达的法律教育奠定了德国廉政建设的基础
- 一、德国法律教育体制
- 二、德国法律教育的内容与形式
- 三、德国法律考试考核的方式
- 第三章德国廉政的公务员制度
- 第一节 公务员考核制度
- 一、公务员绩效考核的内容
- 二、公务员考核的具体要求
- 三、绩效考核的方法和步骤
- 第二节 公务员腐败的惩治制度
- 一、腐败行为的分类
- 二、反腐败的法律、机构与措施
- 第三节 公务员的权力监督机制
- 第四节 德国公务员监督制度的特点
- 一、规定细
- 二、重预防
- 第四章德国廉政的监督机制
- 第一节 现代德国廉政的政治基础
- 一、议会民主制
- 二、议会制民主政治中的权力分立和平衡
- 三、特殊监督的机制
- 四、议会监督权的实际意义
- 五、德国监督制度的特点
- 第二节 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抗衡机制
- 第三节 权力制约体系中的政党
- 第四节 廉政建设的条件
- 一、政治透明度:社会监督的必要条件
- 二、法治:有效权力制约的可靠保障
- 三、德国的廉政文化
- 第五章德国廉政的惩治制度
- 第一节 德国刑法典是德国反腐的法律制度基础
- 一、相关概念
- 二、法律条文概述
- 第二节 德国反腐败法是德国反腐改革的主要依据
- 一、立法背景
- 二、法律条文概述
- 第三节 联邦政府关于在联邦行政机构防范腐败行为的条例
- 一、立法背景
- 二、法律条文概述
- 第六章德国廉政建设中的反腐工作
- 第一节 联邦及各州监察机构是德国反腐工作的主力军
- 一、机制概述
- 二、代表性机构介绍
- 第二节 联邦及州协调性反腐机构是德国反腐工作的补充力量
- 一、机制概述
- 二、代表性机构介绍
- 第三节 媒体是德国反腐工作的有效监督保障力量
- 一、机制概述
- 二、代表性媒体介绍
- 三、具体案例分析
- 第七章德国廉政文化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 第一节 德国廉政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
- 一、尊重历史,注重从历史中汲取廉政建设的力量
- 二、重视青少年政治教育,为廉政建设奠定良好的社会基础
- 三、加强法制,为廉政建设提供了制度保证
- 第二节 德国廉政建设经验的借鉴
- 一、了解我国古代廉政文化,运用历史智慧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 二、突出廉洁教育,开拓青少年德育工作新局面
- 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完善廉政建设法治环境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法治出版社
中国法治出版社是中央级法律类图书专业出版社,成立于1989年6月,隶属于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中国法治出版社每年出版新书品种1000种左右,出版物主要包括:1、法律法规的国家标准版本;2、法律、法规的权威性中外文对照文本;3、中外法学著作;4、研究生、大学本科、专科法学教科书;5、法律工具书;6、解释、宣传、介绍法律、法规的普及性读物;7、法律、法规中文及中外文对照文本的电子出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