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布克奖得主脱口秀式的文学课,俄罗斯大师经典短篇新读。

内容简介

小说创作是否遵循一套法则?故事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是作者预先设定的吗?那些让我们深陷其中、无法自拔的元素,究竟是技巧还是情感?面对创作,我们应当通过勤奋学习来掌握其中的法则与技巧,还是应当更多地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仅靠模仿知名作家的风格,能否找到属于自己的创作之路?而今,人们又该如何重新解读经典小说?

本书是布克奖得主、《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乔治·桑德斯结合其在雪城大学教授19世纪俄罗斯文学的二十余年经验,精心编撰的一部充满智慧与幽默的评论集。

本书中,桑德斯深入剖析了契诃夫的《在马车上》《宝贝》《醋栗》,屠格涅夫的《歌手》,托尔斯泰的《主与仆》《破罐子阿廖沙》,以及果戈理的《鼻子》这7个俄罗斯经典短篇,引导读者探索短篇小说的结构,辨析作品中的巧妙设计与不经意间的灵感闪现。此外,书末还附有“删除练习”“升级练习”“翻译练习”这3个课后活动,鼓励读者激发自己的创作热情,试着动手拿起笔来。

目录

  • 版权信息
  • 我们出发了
  • 《在马车上》
  • 《在马车上》引发的思考:一次一页
  • 事后反思(一)
  • 《歌手》
  • 歌手
  • 《歌手》引发的思考:故事的内核
  • 事后反思(二)
  • 《宝贝》
  • 宝贝
  • 《宝贝》引发的思考:故事的模式化
  • 事后反思(三)
  • 《主与仆》
  • 主与仆
  • 《主与仆》引发的思考:但是他们仍要前进
  • 事后反思(四)
  • 《鼻子》
  • 鼻子
  • 《鼻子》引发的思考:通向真实的大门可能是荒诞
  • 事后反思(五)
  • 《醋栗》
  • 醋栗
  • 《醋栗》引发的思考:漫游在雨中池塘
  • 事后反思(六)
  • 《破罐子阿廖沙》
  • 破罐子阿廖沙
  • 《破罐子阿廖沙》引发的思考:“遗漏”的智慧
  • 事后反思(七)
  • 我们结束了
  • 附录
  • 附录A: 删除练习
  • 第一部分
  • 文本
  • 讨论
  • 第二部分
  • 附录B: 升级练习
  • 讨论
  • 附录C: 翻译练习
  • 致谢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6
7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漫游在雨中的池塘》读书笔记:“重新思考”故事

    🔶这本书选择了七篇俄国短篇小说(契诃夫、屠格涅夫、托尔斯泰和果戈理的故事)。这些故事简单而动人,恬静而日常,但是它们的写作动机可能出自相同的一个点 —— 人人值得被关注。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小人物的思想转折,“来探索宇宙中每一种善恶能量的起源。”🔶这些故事提出了一些引人深思的问题。比如:我们该如何生活?我们要做些什么?我们该重视什么、放下什么?当面对一些不平之事,我们如何保持心境平和?当身处爱而不得的境地,或者人生的泥淖,我们该如何继续生活?🔶我们的首要任务是读完原著故事。没有读完原文,就像无根之木,是虚的,也谈不上是自己的东西。也就是作者引用佛教教义,所说的 “以手指月”。目的是要找到月亮(本质),而不是沉迷于 “手指”(找到本质的工具)。更重要的是,不要把手指和月亮相混淆。原著是本质。而那些 “研讨会、故事理论、格言警句、鼓励创作的口号”,还有各种读书课、解读、速读,等等,都不过是 “那根指向月亮的手指”,是工具。🔶不是为了读完而读完。要有重新思考,自己的发问 —— 我的感受是什么?“不管你的回答是什么,只要让你有了新的感悟,这个问题就是有价值的。” 我们阅读的方式,也是思考现实世界的方式。关注你的阅读方式,它很有可能就是你在这个世界行为的方式。能不能通过完善你的阅读方式,来提升你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关注故事中的写作方法。这本书可以说是写给想成为作家,或者已经是作家的 “练习手册”。但首先,它是一本写给读者的书。不过我们可以按照作家的思路,反向思维。从揣摩作者如何写出这个故事,到理解这个故事本身。由此,我们就可能不像是第一次阅读那样收获平平,而是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些故事的技巧、内核,还有文学存在的意义。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漫游在雨中池塘》俄国一个文学上璀璨过的国家,随着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下滑,现在很少人再去关注当代的俄国文学,不过不影响她之前的辉煌。短篇一个更显功力的表达方式,因为在一个很短的文字中,要表现所有的人物,冲突,关系,性格等等。这才是真正的能力所在。怎样去写?怎样写的好?这是个只能听,但是只靠听却不能达到自己想要的目标的。写作这个事,就像听理论还是要下场实践,而且不仅仅是实践,而是大量的实践,寻找自己的方法,寻找自己的风格,磨练自己的能力,慢慢出好的作品。当然,这些听来的东西,让您知道原来好的东西是什么样子的呢?您看过好的东西,知道什么是好的东西,是不是就再也不能忍受那些残次的、劣质的、甚至有害的作品。能力提高须努力,鉴赏提高仍须努力。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浙江文艺出版社

      浙江文艺出版社成立于1983年,是浙江省唯一以出版文学艺术书籍为主的专业出版社。建社17年来,出版各类图书1400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