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让史书变得通俗易懂,像读小说一样读两晋十六国史实。

内容简介

两晋十六国,一个华丽的时代,一个英雄辈出的铁血时期,一段对华夏民族影响深远的历史。这个时期,天下虽然大乱,但中华民族迎来了一次真正的大融合。

本书从西晋开国写起,到北凉灭亡为止。涉及七十多个国家,近两百名国君,三百多位性格鲜明的将臣谋士,四百多场战争,一百多场政变,四十多个典故,大小权谋计策更是不计其数。

书中不仅有许多卓越的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对当时社会形势以及未来发展的精辟论述和分析,也有失败者的反思及其总结的教训。当然更少不了悲壮与豪情的故事,感慨与激昂的场景。

这是一部历史大剧,更是一个群雄汇聚的舞台。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一章 三国归晋
  • 逼宫
  • 党争
  • 保皇位
  • 第二章 城头变幻大王旗
  • 夺宫之战
  • 杀贾后
  • 五王反
  • 第三章 八王之乱
  • 三王战齐王
  • 争夺巴蜀
  • 诸王混战
  • 乱世可称王
  • 第四章 刘渊乱晋
  • 刘渊称帝
  • 石勒割据河北
  • 刘聪攻陷洛阳
  • 长安之战
  • 第五章 群雄并起亡西晋
  • 南征败
  • 占幽州
  • 王敦与陶侃
  • 西晋亡
  • 第六章 北地战事纷争
  • 后宫的阴谋
  • 祖逖北伐
  • 汉国分裂
  • 慕容部的兴起
  • 第七章 东晋乱纷纷
  • 王敦叛乱
  • 平叛
  • 小人庾亮
  • 联兵平乱
  • 第八章 北方二雄主
  • 后赵灭前赵
  • 夺帝位
  • 一统辽东
  • 第九章 中原之乱
  • 东晋西征
  • 四国闹中原
  • 身死国灭
  • 第十章 晋燕争雄
  • 政治斗争
  • 王者苻坚
  • 燕晋中原之争
  • 第十一章 壮丽的前秦
  • 失败的北伐
  • 前秦灭燕
  • 强大的前秦
  • 第十二章 十国争北地
  • 淝水之战
  • 前秦裂数国
  • 北方十国的混战
  • 第十三章 英雄称霸忙
  • 北魏的崛起
  • 后燕分,凉州裂
  • 后秦东征惨败
  • 第十四章 东晋的权杖
  • 争权
  • 桓玄称帝
  • 东晋复国
  • 第十五章 刘裕的崛起
  • 战略上的较量
  • 刘裕专权
  • 战长安,灭后秦
  • 第十六章 南北朝的开端
  • 刘裕称帝
  • 拉锯战
  • 北方四国的灭亡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1
8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大一统的制度优越性

    中华民族大一统朝代有九个:秦汉晋隋唐宋元明清,最没有存在感的应该就是晋朝, 因为乱纷纷,两晋 155 年从头杀到尾,从三国开始就是门阀大族相互厮杀,到八王之乱就是司马家自己杀,杀到国力衰弱时,一直借兵的蛮夷胡人乘虚而入,五胡乱华,传统中华大族从中原衣冠南渡,依靠长江天险南北对峙,北方游牧民族各部族杀得天昏地暗,北方人口锐减退化回畜牧状态,本书还是传统的《资治通鉴》白话翻译,梳理了皇位更替和大事记,没有从文化,地理和人口等方面讲述为何如此?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中央制的国家并延续了 2 千年的国家,世界其他地区和民族,分裂才是常态,把欧洲三十年战争(1618)和魏晋对比,当人口增长到相邻时自然会为了争夺资源开战,战争是残酷的,但也因竞争带来了科技进步和人口种族的融合,这个过程会长达 400 年。如果没有竞争并不一定是好事,极端的例子是位于澳大利亚的塔斯马尼亚岛原住民,当最早的欧洲探险家在 18 世纪末接触到塔斯马尼亚人时,他们发现这些狩猎采集者配备的工具是他们所见过的最简单的工具。他们在打猎和战斗时,能使用的工具只有一支长矛、棍棒或石块。凉爽的海洋性气候使塔斯马尼亚人仅需把小袋鼠皮披在肩上、给暴露在外的皮肤抹上油脂。他们使用头骨喝酒,甚至还有可能失去了生火的能力。直到 1.2 万年前,塔斯马尼亚岛还与澳大利亚其他领土连在一起的时候。随着海平面的上升,海水淹没了交界之地,形成了巴斯海峡,将作为澳大利亚半岛一部分的塔斯马尼亚地区被隔离成了一座岛屿。直到被分隔之前,人们无法从复杂性上分辨澳大利亚地区出土的哪些考古遗物是塔斯马尼亚人遗留下来的。在他们被分隔开来后,塔斯马尼亚人就逐渐开始失去这些复杂的工具。骨制工具的数量一直在逐年下降,而到了 3500 年前就彻底消失了,岛的面积相当于 80% 的爱尔兰,相当于斯里兰卡的面积,这样的 “桃花源” 因为没有交流和竞争,退化了。东晋末年,刘裕篡夺了皇位,最初东晋末代皇帝交出位子,其实心情挺轻松,反正之前有先例对末代皇帝都是给于善终的,结果没想到刘裕年纪大了,觉得自己活不了多久,万一他死之后,再有谁把这皇帝捞起来,他全家可就要倒大霉了,于是就派人,偷偷害死了东晋这位末代皇帝。当时他还伪装了一番,好像这个伦理没被破坏一样:给这个被他害死的皇帝又是修陵墓,又是上谥号,还带着文武百官,去陵前哭祭。但纸是包不住火的。从此之后,中国差不多每个新朝代建立,都会把前朝皇帝和他的家人杀掉:南朝齐的末代皇帝,被南朝梁杀掉,南朝梁呢,则是被南朝陈杀掉,这是感叹政治伦理的底线不能突破,只有经历过的民族才懂得珍惜,清朝的和平逊位和对末代皇帝的善待,写这条是感叹最近莫斯科的恐怖袭击和锡安的轰炸,打红了眼就越来越没有底线。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驰骋的英雄,可怜的百姓

      晋朝虽在名义上结束了三国前后长达近百年的割据局面,但实际上仅是一个统一的表象。在这层表象之下,割据与纷争始终未曾停歇。无论是西晋还是东晋,除了晋武帝司马炎灭吴后那短暂的十年和平时期外,再无真正的安宁之日。其后,便是连绵不断的战争、血拼、权力斗争、欲望膨胀与仇恨交织。晋朝的历史,无疑是一部波澜壮阔的战争史诗,记录着群雄逐鹿、问鼎中原的种种纷争。在这一时期,英雄、枭雄、奸雄等各类人物层出不穷,亦不乏碌碌无为者。在这长达一百多年的岁月里,七十多个割据势力、近两百名首领参与了这场历史大戏。其中,称王称帝者竟有一百多名君主,分别来自二十余个不同的国家。当时,“天下” 成为每个人心中的终极目标。十六国的开国君主,无一不怀揣着 “统治天下” 的雄心壮志。然而,在一百多年的智谋、胆识与权谋的较量中,却无人能够真正实现这一宏伟愿景。中国历史中,长期割据的时代屡见不鲜。其原因大致可划分为二。要么是因为英雄辈出,相互制衡,难以一统天下;要么是因为各方势力能力有限,只能各自占据一方,成为诸侯。晋朝则兼具这两种情况,时而英雄云集、人才济济,时而昏庸无能之辈充斥朝野。因此,晋朝虽历经多次分分合合,却始终未能实现真正的统一。然而,正是在这乱世之中,我们也才得以见识到众多英雄的本色。是英雄还是庸才,在乱世之中自然能够一目了然。最终,北魏结束了北方的混乱局面,刘宋则巩固了南方的统治,这场波澜壮阔的历史大戏才得以暂时落幕。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海南出版社

      海南出版社的前身海南人民出版社(专业性出版社)成立于1984年。1990年3月,以“海南出版社”名称完成工商注册登记,同年9 月取得国家新闻出版署颁发的“综合性出版社资质”。公司是海南省规模最大最大的综合性出版企业,被誉为国内极具创意和活力的出版社。 公司出版了《故宫珍本丛刊》《世界百科全书》等一批在积累文化方面有重要意义的高品位图书;出版了《海南地方志丛刊》《黎族藏书》《黎族传统织锦》等一批介绍海南历史、文化的图书。引进版图书以“时效快、品种新、成系列”为三大特色,并产生品牌效应。如《数字化生存》给尚处于数字化边缘的中国带来了世界数字化发展的前沿信息,中央政治局要求所有委员人手一本学习。《次第花开》《大外交》《魔鬼出没的世界》《日本史》《证券分析》《网络为王》等也都受到全国各行各业各层次读者的欢迎和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