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深入剖析Photoshop技巧,实质与精髓,举例讲解。

内容简介

本书以独特的视角和体裁,深入剖析了Photoshop中许多令读者困惑的问题,指出选择是Photoshop的实质和精髓,对Photoshop中最重要的通道、混合模式、图层、蒙版做了深入剖析,并列举了大量相关实例,有助于读者更深入理解和把握Photoshop的实质。

目录

  • 封面
  • 扉页
  • 版权信息
  • 目录
  • 内容提要
  • 其他
  • 第1章 初识Photoshop
  • 1.1 Photoshop概述
  • Photoshop的来历
  • 1.2 Photoshop的版本与安装
  • Adobe Creative Suite
  • Adobe Creative Cloud
  • Photoshop安装
  • 1.3 像素
  • Photoshop的工作基础
  • 从观察像素开始
  • 像画家一样思考
  • 借助图层摆脱像素的包围
  • 1.4 界面与布局
  • 软件界面
  • 界面布局
  • 1.5 “文件”菜单
  • 庞杂的“文件”菜单
  • “打开”和“存储”命令组
  • “导入”命令组
  • “置入”命令组
  • “导出”命令组
  • 快速导出功能
  • 导出画板和图层
  • 其他“导出”命令
  • 生成图像资源
  • 在Behance上共享
  • 搜索Adobe Stock
  • “自动”命令组
  • “脚本”命令组
  • 文件简介
  • 1.6 “编辑”菜单
  • “还原”命令组
  • 形单影只的“渐隐”命令
  • “拷贝和粘贴”命令组
  • “搜索与拼写检查”命令组
  • “填充和描边”命令组
  • “变换”命令组
  • 自动对齐和混合图层
  • “定义”命令组
  • “清理”命令组
  • “颜色设置”命令组
  • “预设”命令组
  • 环境与布局
  • 1.7 “图像”菜单
  • 最重要的菜单
  • “模式”命令组
  • “调整”命令组
  • “自动调整”组命令
  • “图像”菜单中的选择工具
  • 一些修改图像尺寸的辅助命令
  • 数据驱动图形
  • “陷印”命令
  • “分析”命令组
  • 1.8 “图层”菜单
  • 图层的特点
  • 通过“图层面板”观察图层
  • 众多的图层混合模式
  • “图层组”的引入
  • 强大的图层样式
  • “填充图层”和“调整图层”
  • 无所不在的蒙版
  • 智能对象
  • 画板的引入
  • “排列”图层
  • 图层的合并
  • “修边”命令组
  • 1.9 “文字”菜单
  • 1.10 “选择”菜单
  • 什么是选择
  • 选择的艺术
  • 为选择服务的“通道”
  • 选择不能依赖“选择”菜单
  • Photoshop的刀功和火候
  • 另类的“色彩范围”
  • “选择并遮住”命令
  • “修改”命令组
  • 有趣的“羽化”
  • 选区变换
  • 图层的选择
  • 1.11 “滤镜”菜单
  • “滤镜”名称的来历
  • 滤镜的分类
  • 智能滤镜
  • 学习滤镜应该注意的问题
  • 1.12 辅助的菜单
  • “视图”菜单
  • 锁定和清除切片
  • “窗口”菜单
  • 工作区
  • 文档窗口
  • “帮助”菜单
  • 复活节彩蛋
  • 第2章 工具与环境设置
  • 2.1 工具箱
  • 种类繁多的工具
  • 工具的变迁历程
  • 工具选项栏和画笔面板
  • 工具大盘点
  • 2.2 选择、移动和裁剪工具
  • 移动工具组
  • 选框工具组
  • 网格的两个用途
  • 套索工具组
  • 魔棒工具组
  • 选择并遮住
  • 裁剪工具组
  • 2.3 修饰与绘画工具
  • 图章工具组
  • 修饰工具组
  • 画笔工具组
  • 喷枪
  • 历史记录画笔工具组
  • 橡皮擦工具组
  • 填充工具组
  • 聚焦工具组
  • 反差工具组
  • 2.4 矢量工具
  • 钢笔工具组
  • 路径选择工具组
  • 形状工具组
  • 文字工具组
  • 2.5 辅助和控件工具
  • 信息工具组
  • 使用标尺纠正图像偏斜
  • 抓手工具组
  • 缩放工具
  • 切换控件
  • 2.6 工作区与面板
  • 工作区
  • 面板
  • 浮动式面板的结构特点
  • 面板的组织与管理
  • 调整类面板
  • 信息类面板
  • 资源类面板
  • 记录类面板
  • 工具类面板
  • 管理类面板
  • 文字类面板
  • 动画类面板
  • 显示类面板
  • 各种缩放工具的配合
  • 状态信息
  • 2.7 首选项
  • 什么是“首选项”
  • “常规”首选项
  • 拾色器的设置
  • 图像插值的设置
  • “界面”首选项
  • “工作区”首选项
  • “工具”首选项
  • “历史记录”首选项
  • “文件处理”首选项
  • “导出”首选项
  • “性能”首选项
  • 历史记录与高速缓存
  • “暂存盘”首选项
  • “光标”首选项
  • “透明度与色域”首选项
  • “单位与标尺”首选项
  • 派卡和点的关系
  • “参考线、网格和切片”首选项
  • 增效工具首选项
  • “文字”首选项
  • “3D”首选项
  • “技术预览”首选项
  • 恢复Photoshop的默认设置
  • 第3章 选择与路径
  • 3.1 选择与选区
  • 如何进行选择
  • 轮廓选区和范围选区
  • 蚁行线不是判断选区是否存在的依据
  • 建立范围选择的概念
  • 3.2 轮廓选区
  • 选区的创建
  • 选区的精确定位
  • 参考点是变换的基准
  • 辅助定位选项
  • 选区的移动
  • 将选区存储到通道
  • 通道的命名
  • 选区的布尔运算
  • 布尔运算的场所
  • 利用选区改变通道
  • 载入选区
  • 从通道回到图层
  • 3.3 变形与变换
  • 常规变换
  • 自由变换
  • 奇妙的变换复制
  • 变形
  • 操控变形
  • 透视变形
  • 其他变形与变换
  • 3.4 选择工具的选项
  • 容差的困扰
  • 灰度图像的容差
  • 彩色图像的容差
  • 平滑边缘转换(消除锯齿)
  • 羽化和高斯模糊
  • 套索工具的选项说明
  • 3.5 通道与蒙版
  • “变换选区”命令修改选区
  • 在通道中修改一个选区
  • 利用“快速蒙版”修改选区
  • “蒙版”的由来
  • 图像处理的两个任务
  • 3.6 矢量与路径
  • 绘图与绘画的区别
  • 形状(矢量图形)的特点
  • 路径如何在Photoshop中发挥作用
  • 3.7 路径基础知识
  • 钢笔工具
  • “橡皮带”选项
  • 创建直线路径
  • 路径的删除
  • 工作路径
  • 黑箭头与白箭头
  • 路径的复制和粘贴
  • 路径和子路径
  • 路径的连接
  • 创建曲线路径
  • 贝塞尔曲线的构成
  • 绘制曲线拐点
  • 创建直线和曲线连接的路径
  • 使用路径快捷键提高工作效率
  • 路径的修改
  • 3.8 路径的其他操作
  • 路径转换为选区
  • 选区转换为路径
  • 填充与描边路径
  • 填充路径
  • 填充路径时依据的规则
  • 填充子路径
  • 描边路径
  • 路径描边的丰富内涵
  • 用虚线笔刷给路径描边
  • 虚线形状描边
  • 3.9 导入和导出路径
  • 与外部程序交换路径
  • 通过剪贴板交换路径
  • 导出路径到Illustrator
  • 通过“剪贴路径”导出
  • 建立“剪贴路径”的过程
  • “展平度”的设置及其对打印的影响
  • 第4章 颜色理论
  • 4.1 颜色的奥秘
  • 感知颜色的3个要素
  • 光波
  • 杆状和锥状细胞
  • 三原色学说
  • 对比色学说
  • 阶段学说
  • 4.2 颜色模式
  • 什么是颜色模式
  • Photoshop中的颜色模式
  • 三原色、次混合色和互补色
  • 4.3 RGB颜色模式
  • 熟悉颜色面板
  • 用颜色滑标创建颜色
  • “色板”面板
  • 从颜色面板观察减色过程
  • 4.4 CMYK模式
  • 减色模式
  • 为什么是四色印刷
  • CMYK模式下的颜色面板
  • 颜色轮
  • 借助颜色轮创建颜色
  • 色域
  • 用颜色面板识别超出色域的颜色
  • 屏幕颜色与打印颜色
  • 颜色模式练习
  • “色域警告”和“校样颜色”
  • 4.5 HSB颜色模式
  • 没有出现在“模式”中的颜色模式
  • HSB颜色面板
  • 用HSB模式建立红色
  • 用HSB描述RGB与CMYK差别
  • 4.6 Lab颜色模式
  • 什么是Lab
  • Lab模式的颜色面板
  • 三原色和三混合色颜色的明暗对比
  • 4.7 拾色器
  • 拾色器的结构
  • Web安全色
  • 对色区的进一步理解
  • 定制颜色
  • 颜色匹配系统
  • 用“色板”面板存储与删除颜色
  • 第5章 修饰与绘画
  • 5.1 修饰与绘画工具
  • 设置界面和画笔光标
  • 工具不是Photoshop的全部
  • 修饰与绘画工具的分类
  • 5.2 画笔面板
  • 画笔面板的结构
  • 画笔预设面板
  • 基本画笔
  • 画笔笔尖形状
  • 画笔涂抹和路径描边
  • 形状动态
  • 制作笔刷
  • 散布
  • 存储画笔预设
  • 纹理
  • 自定义图案
  • 定义画笔
  • 双重画笔
  • 用“双重画笔”制作虚线
  • 颜色动态
  • 传递
  • 杂色、湿边、建立、平滑、保护纹理
  • 画笔和喷枪的区别
  • 新型画笔
  • 硬毛刷笔
  • 侵蚀笔
  • 喷枪笔
  • 画笔笔势
  • 国画画笔
  • 国画笔触探索
  • 5.3 画笔工具组
  • 不断丰富的画笔设置
  • 画笔和铅笔的异同
  • 铅笔工具的用途
  • 混合器画笔
  • 5.4 修饰工具
  • 仿制图章工具
  • 修饰工具的选项
  • “仿制源”面板
  • 仿制图章工具的用途
  • 图案图章工具
  • 修图的质量和效率
  • 渐成鸡肋的图像修复工具
  • 污点修复画笔工具
  • 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内容识别”
  • 内容感知移动工具
  • 5.5 聚焦工具
  • 模糊和锐化的目的
  • 聚焦工具的选项栏
  • 模糊工具
  • 锐化工具
  • 复制图层与建立快照
  • 涂抹工具
  • 5.6 反差工具
  • 关于色调的一些术语
  • 减淡工具
  • 加深工具
  • 海绵工具
  • 颜色饱和度与溢色
  • 应不应该完全信赖计算机
  • 5.7 历史记录面板与画笔
  • 历史记录面板
  • 快照
  • 不能在不同颜色模式之间恢复
  • 从任意历史记录状态恢复
  • 为什么要保留状态
  • 如何建立快照
  • 非线性历史记录
  • 删除历史记录
  • 历史记录画笔
  • 历史记录艺术画笔
  • 5.8 填充工具
  • 渐变
  • 渐变编辑器
  • 两色渐变
  • 不透明度色标
  • 颜色色标
  • 渐变编辑与吸管工具
  • 三色渐变
  • 不透明度渐变
  • 多色渐变
  • 平滑度和渐变类型
  • 杂色渐变
  • 渐变方式
  • “仿色”和“透明区域”
  • 油漆桶工具
  • 第6章 颜色模式
  • 6.1 RGB颜色模式
  • 颜色模式转换
  • RGB颜色通道
  • 观察颜色通道
  • 彩色显示通道的利弊
  • 颜色通道的编辑
  • 6.2 CMYK颜色模式
  • 转换丢失颜色
  • RGB到CMYK的内部转换
  • “油墨颜色”和“分色”选项
  • 印刷灰平衡与灰色色谱图
  • 灰色替换
  • GCR和UCR
  • 底层颜色添加量(UCA)
  • “油墨总量限制”和“黑色油墨限制”
  • 灰色替换演示
  • 色域警告
  • 手工修改超出打印范围的颜色
  • 在新窗口中观察图像
  • 校样颜色
  • CMYK颜色通道
  • 6.3 索引颜色模式
  • 索引颜色模式
  • 索引颜色选项
  • 颜色表
  • 用“黑体”颜色表创建特殊效果
  • 编辑“自定颜色表”
  • 6.4 灰度模式
  • 灰度模式转换
  • 6.5 双色调模式
  • 什么是双色调
  • 双色调模式转换
  • “双色调”的设置
  • 油墨密度变化
  • 使用双色调曲线框控制油墨分布
  • 使用预设双色调曲线
  • 用多通道模式查看双色调油墨分布
  • 6.6 位图模式
  • 位深度
  • 位图模式的一些术语
  • 用位图模式生成金属版图像
  • 6.7 从灰度转换到彩色模式
  • 图像的原始质量
  • 选择着色区域
  • 用“颜色”模式为灰度图像上色
  • 使用“色相/饱和度”命令上色
  • 6.8 Lab模式
  • Lab颜色通道
  • Lab模式在图像编辑上的用途
  • 单独编辑“明度”通道
  • 单独编辑颜色通道
  • 第7章 混合模式
  • 7.1 什么是混合模式
  • 像素和透明像素
  • 基色、混合色和结果色
  • 有多少种颜色混合模式
  • 制作一张“试纸”
  • 一些约定
  • 7.2 “正常”模式组
  • “正常”模式
  • “溶解”模式
  • “背后”和“清除”模式
  • 7.3 “变暗”模式组
  • “变暗”模式
  • “正片叠底”模式
  • “颜色加深”模式
  • “线性加深”模式
  • 7.4 “变亮”模式组
  • “变亮”模式
  • “滤色”模式
  • “颜色减淡”模式
  • “线性减淡”模式
  • “深色”和“浅色”模式
  • 7.5 “叠加”模式组
  • “叠加”模式
  • “马太效应”
  • “强光”模式
  • “叠加”与“强光”的关系
  • “柔光”模式
  • “亮光”模式
  • “线性光”模式
  • “点光”模式
  • “实色混合”模式
  • 7.6 “差值”模式组
  • “差值”模式
  • “排除”模式
  • “减去”模式
  • “划分”模式
  • 7.7 色调分离模式
  • 7.8 混合模式的几个实例
  • 用“变亮”模式为文字增加渐变
  • 增加黑色背景
  • “消隐”与混合模式
  • 改变混合模式制作柔焦照片
  • “颜色减淡”与线描效果
  • “点光”制作泥土纹理
  • 第8章 选择与通道解析
  • 8.1 传统选择方式
  • 常用的轮廓选择工具
  • “色彩范围”命令
  • 取样颜色
  • 本地化颜色簇
  • 用“色彩范围”选择
  • 从轮廓选择进入范围选择
  • 8.2 部分选择
  • 好人与坏人
  • 部分选择问题
  • “色彩范围”与部分选择
  • 在选区的保护下去除图像背景
  • 为适应不同的需要修改通道
  • 8.3 颜色通道的研究
  • 各种通道图像的比较
  • 不要在颜色通道上直接操作
  • 通道操作的实质是图像处理问题
  • CMYK模式颜色通道提供的选择
  • 8.4 通道与蒙版
  • 无处不在的通道和蒙版
  • 选择、蒙版和通道之间的关系
  • 8.5 强大的“计算”命令
  • “计算”命令的功能为什么强大
  • 回顾像素的概念
  • “计算”命令对话框
  • 计算的过程
  • “计算”命令的用途
  • 8.6 “变暗”模式组的计算
  • “正片叠底”模式混合
  • “正片叠底”计算过程分析
  • 用“色阶”命令模拟“正片叠底”效果
  • “正片叠底”模式的用途
  • 8.7 中间色调的选取
  • 什么是中间色调
  • 利用“正片叠底”混合得到中间色调
  • 中间色调的选取原理分析
  • “变暗”模式组的中间调
  • “变暗”模式组选择高光
  • 使用“色阶”命令调整“马太效应”
  • 8.8 “变亮”模式组的计算
  • “变亮”模式组选择暗调
  • “滤色”模式原理分析
  • “填充灰度”消除“马太效应”
  • 众多的可能性有待探索
  • 8.9 “叠加”模式组的应用
  • “叠加”类模式对选择的意义
  • “叠加”类模式生成特殊效果例1
  • 用叠加类模式生成特殊效果例2
  • 8.10 “相加”和“减去”模式
  • 颜色混合和化学反应非常相似
  • “相加”和“减去”混合模式分析
  • “相加”和“减去”模式的用途举例
  • 不同通道之间的“减去”混合
  • 精心打造完美的选择通道
  • 不同通道之间的“相加”混合
  • 8.11 “差值”和“排除”模式
  • 差值模式分析
  • “差值”模式的应用举例
  • “计算”的“蒙版”选项
  • “排除”模式分析
  • 关于“应用图像”命令的说明
  • 第9章 滤镜
  • 9.1 滤镜概述
  • 内置滤镜和外挂滤镜
  • 老资格的滤镜
  • 滤镜的安装位置
  • 滤镜使用的注意事项
  • 滤镜库
  • 智能滤镜
  • 9.2 “模糊”和“模糊画廊”滤镜组
  • 模糊滤镜要和选区配合使用
  • “模糊”与“进一步模糊”滤镜
  • “高斯模糊”滤镜
  • “动感模糊”滤镜
  • “径向模糊”滤镜
  • “特殊模糊”滤镜
  • “表面模糊”滤镜
  • “方框模糊”滤镜
  • “形状模糊”滤镜
  • “平均”滤镜
  • “镜头模糊”滤镜
  • “模糊画廊”滤镜
  • 9.3 “杂色”滤镜组
  • “添加杂色”滤镜
  • “添加杂色”消除莫尔条纹
  • “减少杂色”滤镜
  • “去斑”滤镜
  • “蒙尘与划痕”滤镜
  • “中间值”滤镜
  • 9.4 “锐化”滤镜组
  • 3个最早的锐化滤镜
  • “USM锐化”滤镜
  • “智能锐化”滤镜
  • 锐化的本质
  • “移去”中的锐化方法
  • 选择与锐化
  • “防抖”滤镜
  • 9.5 “渲染”滤镜组
  • “云彩”和“分层云彩”滤镜
  • “纤维”滤镜
  • “镜头光晕”滤镜
  • “光照效果”滤镜
  • “光照效果”滤镜中的通道
  • “火焰”滤镜
  • “图片框”滤镜
  • “树”滤镜
  • 9.6 “像素化”滤镜组
  • “彩块化”滤镜
  • “彩色半调”滤镜
  • “点状化”滤镜
  • “晶格化”滤镜
  • “马赛克”滤镜
  • “铜版雕刻”滤镜
  • “碎片”滤镜
  • 9.7 “风格化”滤镜组
  • “扩散”滤镜
  • “拼贴”滤镜
  • “曝光过度”滤镜
  • “凸出”滤镜
  • “查找边缘”和“照亮边缘”滤镜
  • “等高线”滤镜
  • “风”滤镜
  • “浮雕效果”滤镜
  • “油画”滤镜
  • 9.8 “扭曲”滤镜组
  • “置换”滤镜
  • “扩散亮光”滤镜
  • “玻璃”滤镜
  • “挤压”滤镜
  • “极坐标”滤镜
  • “球面化”滤镜
  • “切变”滤镜
  • “旋转扭曲”滤镜
  • 产生波纹效果的一些滤镜
  • 9.9 “其他”滤镜组
  • “自定”滤镜
  • “高反差保留”滤镜
  • “最小值”“最大值”和“位移”滤镜
  • “HSL/HSB”滤镜
  • 9.10 真正的其他滤镜
  • “视频”滤镜
  • 被取消的“Digimarc”滤镜
  • 第三方提供的滤镜
  • 9.11 “滤镜库”中的滤镜
  • “滤镜库”中滤镜的由来
  • “艺术效果”滤镜组简介
  • “画笔描边”滤镜组简介
  • “素描”滤镜组简介
  • “纹理”滤镜组简介
  • 9.12 复合滤镜
  • “自适应广角”滤镜
  • “镜头校正”滤镜
  • 自动校正图像透视和镜头缺陷
  • 手动校正图像透视和镜头缺陷
  • “KPG”滤镜
  • “液化”滤镜
  • 扭曲工具
  • 被取消的扭曲工具
  • 扭曲工具选项
  • 蒙版工具与蒙版选项
  • 重建工具与重建选项
  • 视图与网格选项
  • 人脸识别
  • “消失点”滤镜
  • “消失点”的操作
  • 第10章 图层与样式
  • 10.1 图层概述
  • 什么是图层
  • 图层面板
  • 图层组
  • 穿透
  • 图层面板上的图标
  • “不透明度”和“填充”选项的区别
  • 观察、选择和标记图层
  • “图层复合”面板
  • 图层过滤
  • 图层与存储空间
  • 10.2 图层的建立与管理
  • 背景图层
  • 图层的移动
  • 从普通图层建立背景图层
  • 建立、复制图层或图层组
  • 通过拷贝(剪切)的图层
  • 盖印图层
  • 合并图层
  • 现用图层
  • “自动选择”选项
  • “显示变化控件”选项
  • 链接图层
  • 对齐图层
  • 分布图层
  • 锁定图层
  • 图层顺序
  • 将图层转换为图层组
  • 自动对齐和混合图层
  • 10.3 画板
  • 画板的实质
  • 建立画板
  • 添加画板
  • 编辑画板
  • 画板锁定选项
  • 自动嵌套
  • 导出画板
  • 10.4 图层混合
  • 什么是图层混合
  • 图层的基色、混合色和结果色
  • 同源图层混合
  • 异源图层混合
  • 10.5 图层的蒙版
  • 图层蒙版
  • 添加图层蒙版
  • 用工具修改蒙版
  • 图层蒙版的其他一些操作
  • 从选区到图层蒙版
  • 为什么使用蒙版
  • 编辑图层还是编辑蒙版
  • 快速蒙版和图层蒙版
  • 矢量蒙版
  • 为什么使用矢量蒙版
  • 矢量蒙版的其他操作
  • 剪贴蒙版
  • 混合颜色带
  • “混合颜色带”滑块
  • 颜色通道色阶值
  • 拆分滑块平滑混合
  • 动态蒙版
  • 使用蒙版的目的
  • 假如几种蒙版同时存在
  • 10.6 调整和填充图层
  • 图层中的颜色调整命令
  • Photoshop的危机
  • 调整图层的优势
  • 调整图层上到底有什么
  • 调整图层有多大
  • 填充图层
  • 形状图层
  • 10.7 智能对象
  • 为什么使用智能对象
  • 非破坏性变换
  • 编辑智能对象
  • 智能滤镜
  • 嵌入和链接智能对象
  • 非破坏性编辑
  • 10.8 样式效果
  • 没有样式效果之前
  • 样式面板
  • “图层样式”对话框
  • 颜色叠加样式
  • 投影样式
  • 全局光
  • 杂边
  • 等高线编辑器
  • 输入和输出
  • “边角”复选项
  • “消除锯齿”和“杂色”
  • 图层挖空投影
  • 内阴影样式
  • “外发光”样式
  • “内发光”样式
  • 斜面和浮雕样式
  • 光泽等高线
  • “光泽”样式
  • “渐变叠加”样式
  • 描边样式
  • 描边浮雕
  • 10.9 高级混合
  • 填充不透明度
  • 透明形状图层
  • 将内部效果混合成组
  • 蒙版隐藏效果
  • 将剪贴图层混合成组
  • 挖空
  • 限制混合通道
  • 第11章 文字
  • 11.1 文字和文字工具
  • 关于文字
  • 文字工具
  • 创建文字图层
  • 11.2 字符格式化
  • 字体与工具选项栏
  • 11.3 “字符”面板
  • 字符面板
  • 选择字符
  • 水平缩放、垂直缩放和比例间距
  • 定界框和em框
  • 字距调整
  • 字距微调
  • “度量标准”和“视觉”
  • 基线偏移和设置行距
  • 字符组成奥运五环
  • 仿粗体
  • OpenType字体
  • 拼写检查
  • “多个”选项
  • “字符”面板菜单
  • 标准垂直罗马对齐方式
  • 直排内横排
  • “字符样式”面板
  • 11.4 “段落”面板
  • 点文字和段落文字
  • “段落”面板
  • “避头尾法则”和“间距组合”
  • 连字
  • Adobe书写器
  • 无间断
  • 编辑段落文字时的定界框
  • 点文字和段落文字的转换
  • “罗马式溢出标点”和“中文溢出标点”
  • “段落样式”面板
  • 11.5 文字图层与文字菜单
  • 文字图层的特点
  • 文字转换为路径或形状
  • 在路径上创建文本
  • “文字”菜单
  • 从Typekit 添加字体
  • “字形”面板
  • 使用SVG字体
  • 匹配字体
  • 解析和替换缺失字体
  • 粘贴Lorem Ipsum
  • 第12章 颜色调整(一)
  • 12.1 颜色调整概述
  • 颜色调整的目的
  • 刀功与火候
  • 建议和忠告
  • RGB还是CMYK
  • 12.2 观察和分析图像
  • 直方图是一个数量统计图
  • 色调分离
  • “亮度/对比度”的“旧版”与“新版”
  • 色调分离的控制
  • 模拟“色调分离”的滤镜
  • 依靠直方图识别各种色调图像
  • 不能痴迷于图像本身
  • 直方图的改进
  • 直方图面板
  • “颜色”直方图
  • “明度”直方图
  • 直方图下方统计值的含义
  • 直方图高速缓存
  • 直方图中的“起皱”现象
  • “颜色取样器”的作用
  • “信息”面板
  • 12.3 “色阶”命令
  • 被取消的“变化”命令
  • “色阶”对话框
  • 色阶映射
  • 反差减小的映射
  • 反差增大的映射
  • 中间色调的映射
  • 避免细节丢失
  • 使用选区配合色阶调整
  • 黑场和白场
  • “自动”和“选项”按钮
  • “阈值”法寻找黑场和白场
  • 12.4 “曲线”命令
  • “曲线”对话框
  • “曲线”对话框的改进
  • “曲线”与“色阶”命令的联系
  • 控制点(锚点)
  • 增加反差的“S形曲线”
  • 用“随意模式”创建特殊效果
  • “曲线”与“等高线”
  • 12.5 自动调整颜色
  • 自动颜色校正选项
  • 用自动调整命令校正偏色
  • 12.6 “色彩平衡”命令
  • 高光、阴影和中间调的影响范围
  • “保持亮度”复选项
  • 不勾选“保持亮度”复选项的情形
  • RGB如何变成灰色
  • 勾选“保持亮度”复选项的情形
  • 用“色彩平衡”命令调整图像饱和度
  • RGB模式下校正偏色
  • Lab模式下校正偏色
  • 12.7 “色相/饱和度”和“替换颜色”命令
  • “明度”滑块
  • “色相/饱和度”里的蒙版
  • 使用分色模式调整颜色
  • “色相/饱和度”校正偏色
  • “自然饱和度”命令
  • “替换颜色”命令
  • 12.8 “可选颜色”命令
  • 颜色和颜色成分
  • 用“色彩范围”命令识别颜色区域
  • 可选颜色调整颜色
  • 12.9 “渐变映射”命令
  • 渐变条替换色阶条
  • 从颜色通道得到需要的选区
  • “紫色、绿色、橙色”渐变得到的选区
  • 自制“红、绿、蓝”渐变
  • 最有用的“渐变映射”选择
  • “渐变映射”选择的日常生活解释
  • “渐变映射”用于调色
  • 12.10 “通道混合器”命令
  • “通道混合器”的用途
  • “通道混合器”的原理
  • “常数”滑块
  • “单色”复选项
  • 用“通道混合器”制作通道
  • 12.11 对图像应用特殊效果
  • 去色
  • 反相
  • 色调均化
  • 阈值
  • 色调分离
  • 第13章 颜色调整(二)
  • 13.1 “阴影/高光”命令
  • 重拾图像处理
  • “阴影/高光”命令
  • 13.2 “匹配颜色”命令
  • 匹配颜色
  • 校正偏色
  • 13.3 “照片滤镜”命令
  • 色温
  • “照片”滤镜
  • 13.4 “黑白”命令
  • 彩色转换为灰度
  • “黑白”预设效果
  • “黑白”与“自然饱和度”
  • 13.5 高动态范围图像(HDR)
  • HDR(高动态范围图像)简介
  • 合并到HDR Pro
  • HDR 图像预览
  • “曝光度”命令
  • HDR 图像的用途
  • HDR 图像转换
  • 使用Adobe Camera Raw调整
  • “HDR色调”命令
  • 13.6 “颜色查找”命令
  • 颜色查找表(LUT)
  • “颜色查找”命令
  • 导出颜色查找表
  • 13.7 Camera Raw概述
  • 什么是Camera Raw
  • Camera Raw对话框
  • “胶片”窗格
  • “预览视图”窗格
  • Camera Raw工具
  • “功能”窗格
  • 直方图与色阶溢出
  • 13.8 基本调整
  • “基本”选项卡
  • 白平衡调整
  • 使用白平衡校正偏色
  • 明暗色调调整
  • 细节与饱和度调整
  • “清晰度”选项的内涵
  • 13.9 色调微调
  • 色调曲线
  • “参数”选项卡
  • 13.10 细节与杂色
  • “细节”选项卡
  • 锐化
  • 减少杂色
  • 13.11 分色调整与灰度转换
  • “HSL/灰度”选项卡
  • 分色微调
  • 转换为灰度
  • 13.12 特殊色调与效果
  • “分离色调”选项卡
  • “效果”选项卡
  • 13.13 镜头校正与相机校准
  • 镜头校正
  • 透视畸变
  • “变换”选项卡
  • 色差
  • 相机校准
  • 处理版本
  • 13.14 局部调整
  • 污点去除
  • 局部调整中的蒙版
  • 13.15 Camera Raw的设置
  • Camera Raw首选项设置
  • 常规
  • 数字负片(DNG)格式
  • DNG文件处理
  • 默认图像设置
  • JPEG和TIFF处理
  • 使用Camera Raw自动完成图像处理
  • “工作流程”选项
  • 不要神话Camera Raw
  • 第14章 打印
  • 14.1 半调图像
  • 连续色调图像与半调图像
  • 为什么使用半调印刷方式
  • 半调网屏
  • PostScript语言和PostScript打印
  • 网点补正
  • 14.2 打印设置
  • “打印”对话框
  • 打印样张的标准图样
  • 打印标记
  • 函数
  • PostScript选项
  • 14.3 分色
  • 商业打印分色过程
  • 四色印刷分色过程
  • 颜色陷印
  • 双色调模式图像的分色过程
  • 压印颜色
  • 14.4 专色
  • 专色通道
  • 创建专色通道
  • 挖空专色通道
  • 14.5 打样
  • 打样
  • 14.6 打印
  • 从Photoshop直接打印
  • 借助其他应用程序打印
  • 第15章 输入与输出
  • 15.1 新建与打开
  • 剪贴板带来的困惑
  • 为什么要“打开为”
  • Adobe Bridge
  • 高速缓存
  • 元数据
  • 15.2 输入与存储
  • 一些有关扫描仪的知识
  • 如何判断扫描仪的质量
  • 扫描仪的使用
  • lpi、ppi和dpi分辨率
  • 像素有多大
  • 图像分辨率和打印分辨率
  • 网频(lpi)与扫描分辨率(ppi)
  • “存储”和“存储为”
  • “签入”和Adobe Drive
  • 15.3 图像格式
  • 为什么图像格式如此众多
  • 图像压缩
  • PSD格式
  • PSB格式
  • EPS格式
  • DCS格式
  • RAW格式
  • JPEG格式
  • JPEG 2000格式
  • TIFF格式
  • PDF格式
  • 一些过时的格式
  • 用于网络和通信的格式
  • Mac的自定义图像格式
  • 几种曲高和寡的格式
  • 15.4 图像信息和注解
  • XMP平台
  • EXIF数据
  • 为图像添加文字注解
  • 第16章 颜色管理
  • 16.1 颜色空间
  • 定量描述颜色
  • 从“色谱渐变”开始
  • 圆形的色彩空间图
  • 16.2 色彩标准化历程
  • 色彩空间(色立体)
  • 显色色立体
  • 显色色立体的架构
  • 色立体的用途
  • 颜色匹配实验
  • 色度图
  • 色度图的修正
  • 16.3 不同的颜色空间
  • 不同的RGB空间
  • 依赖设备的颜色模式
  • 观察颜色空间
  • 不同设备的不同颜色外观
  • 16.4 更高级的模式转换
  • 不同以往的颜色模式转换方式
  • 固定航线的局限
  • 最详尽的航线图
  • 保持颜色外观
  • 配置文件——图像的颜色身份证
  • 如何颁发身份证
  • 16.5 颜色管理
  • 为什么要进行颜色管理
  • 实行颜色管理之初遇到的困难
  • 工作空间
  • 无标记图像的检查和处理
  • 有标记图像的检查和处理
  • 图像之间的粘贴
  • 色彩管理方案
  • 选择和定制方案
  • 转换选项和高级控制
  • 16.6 自定义CMYK设置
  • 自定义CMYK配置文件
  • 存储和载入CMYK颜色配置文件
  • 带配置文件图像的存储
  • 16.7 显示器的校准
  • 让显示器更准确地显示颜色
  • 影响颜色显示的因素
  • 实用校准程序
  • 基本颜色设置
  • 调整伽玛
  • 调整亮度
  • 调整对比度
  • 调整颜色平衡
  • 查看与应用校准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人民邮电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的大型专业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10月1日。人民邮电出版社坚持“立足信息产业、面向现代社会、传播科学知识、服务科教兴国”,致力于通信、计算机、电子技术、教材、少儿、经管、摄影、集邮、旅游、心理学等领域的专业图书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