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5.9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12千字
字数
2019-10-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双面”康有为、“另类”慈禧,还原戊戌变法细节。
内容简介
本书共有五章。
第一章为序论,最后一章为结论。
第二章朝鲜问题与中日甲午战争,叙述甲午战争导火线————朝鲜问题,甲午战争之经过与马关条约的签订,以及清廷朝野对战败的反应。
第三章百日维新,讨论康有为与谭嗣同二人的思想。
第四章戊戌变法,介绍百日维新后期出现的“借才”与“合邦”之议,以及戊戌变法前后的详细情形。对戊戌变法发生的原因、经过与影响,以及当时中国在国际外交上所面对的处境,得到更清晰的认识。
目录
- 版权信息
- 自序
- 第一章 序论
- 第二章 朝鲜问题与中日甲午战争
- 一、战争导火线:朝鲜问题
- 二、战争之经过与马关条约的签订
- 三、朝野对战败的反应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百日维新
- 一、急于求成:康有为与谭嗣同的思想
- 二、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
- 三、新政的推展与阻碍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戊戌政变
- 一、“借才”与“合邦”之议
- 二、政变前后
- 三、政变的得与失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附录一
- 一、洪汝冲《呈请代奏变法自强当求本原大计条陈三策疏》
- 二、《掌广西道监察御史杨崇伊折》
- 三、《山东道监察御史杨深秀折》
- 四、《掌山东道监察御史宋伯鲁折》
- 附录二 《大东合邦论》与《大东合邦新义》互校记——兼论晚清“合邦论”在中国的发展
- 一、前言
- 二、《大东合邦论》与《大东合邦新义》之比较
- 三、《大东合邦论》与《大东合邦新义》的出版背景
- 四、晚清“合邦”论的发展
- 五、结论
- 附录三 戊戌政变前夜“合邦策”的再思考:回复宫古文寻氏的批评
- 一、前言
- 二、康有为与矢野文雄的“两国合邦大会议”
- 三、洪汝冲、杨深秀、宋伯鲁的“合邦(联邦)策”
- 四、结语
- 征引书目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上海辞书出版社
上海辞书出版社是一家以工具书出版为主的综合性出版社,它的前身是成立于1958年8月的中华书局辞海编辑所,1978年1月改称现名。主要出版各类综合性辞典、语文辞典、专科辞典、方志、年鉴等,以及各类学术与大众读物。编辑出版辞书学专业期刊《辞书研究》,以及时尚住房装潢类杂志《家居主张》。《辞海》是上海辞书出版社标志性的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