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是对外汉语写作教学领域极具参考价值的著作。

内容简介

汉语“动趋式”的语义结构是相当精细、复杂而且多变,也是汉语语法研究的难题之一。所谓的趋向动词在补语位置上,实际上已经发生了许多微妙的变化,语义从具体的位移,一步一步虚化,有的甚至于变得非常抽象。这本《汉语驱动式的认知研究》的最大的特色就是从“动趋式”这一句法结构入手,紧紧抓住语义分析,寻找形式验证,试图建立一个认知模式来进行解释,并且进行了语义双向选择分析,从而将动趋式这一句法构式置于致使语义范畴的连续统中,运用基于图式的范畴化、隐喻、转喻、主观化和语义泛化、虚化等理论方法,对动趋式的认知语义类别、动词小类、语义演变、语义对称与不对称、动趋式的共性与个性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进一步的解释。

本书的最大的特色就是从“动趋式”这一句法结构入手,紧紧抓住语义分析,寻找形式验证,试图建立一个认知模式来进行解释,并且进行了语义双向选择分析,从而将动趋式这一句法构式置于致使语义范畴的连续统中,运用基于图式的范畴化、隐喻、转喻、主观化和语义泛化、虚化等理论方法,对动趋式的认知语义类别、动词小类、语义演变、语义对称与不对称、动趋式的共性与个性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进一步的解释。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一
  • 序二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汉语动趋式研究现状
  • 2 本书的研究目标与意义
  • 3 本书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4 本书的研究理论和方法
  • 5 本书的语料来源
  • 第二章 动趋式致使性的认知语义基础
  • 第一节 动趋式源于驱动—路径图式
  • 1 驱动—路径图式的建立
  • 2 驱动—路径图式的认知经验基础
  • 3 驱动—路径图式的构成要素及关系
  • 4 驱动—路径图式的隐喻扩展
  • 5 小结
  • 第二节 致移情景的语义结构与条件
  • 1 原型驱动—路径图式表达致移情景
  • 2 致移复合事件到动趋式的投射过程
  • 3 致移情景的构成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
  • 4 趋向动词的判定标准
  • 5 小结
  • 第三章 动趋式致使性的句法语义框架
  • 第一节 动趋式致使性的句法语义连续统
  • 1 客观变量与动趋式的句法语义类型
  • 2 主观变量与动趋式的句法语义类型
  • 3 动趋式致使性的强弱程度及其制约因素
  • 4 小结
  • 第二节 动趋式致使性语义泛化与虚化研究思路
  • 1 简单趋向补语的标量类型
  • 2 简单趋向补语的向量类型
  • 3 语义演变、认知域与句法验证
  • 4 语义泛化、虚化研究思路
  • 5 动趋结构产生的判断依据
  • 6 小结
  • 第四章 动趋式致使性的语义泛化与虚化(上)
  • 第一节 动趋式“V+到”的致使性泛化与虚化
  • 1 引言
  • 2 动趋式“V+到”的认知域、语义类别及动词小类
  • 3 动趋式“V+到”的语义演变路径
  • 4 小结
  • 第二节 动趋式“V+上”的致使性泛化与虚化
  • 1 引言
  • 2 动趋式“V+上”的认知域、语义类别及动词小类
  • 3 动趋式“V+上”的语义演变路径
  • 4 小结
  • 第三节 动趋式“V+来”的致使性泛化与虚化
  • 1 引言
  • 2 动趋式“V+来”的认知域、语义类别及动词小类
  • 3 动趋式“V+来”的语义演变路径
  • 4 小结
  • 第四节 动趋式“V+进”的致使性泛化
  • 1 引言
  • 2 动趋式“V+进”的认知域、语义类别及动词小类
  • 3 动趋式“V+进”的语义演变路径
  • 4 小结
  • 第五节 动趋式“V+回”的致使性泛化
  • 1 引言
  • 2 动趋式“V+回”的认知域、语义类别及动词小类
  • 3 动趋式“V+回”的语义演变路径
  • 4 小结
  • 第五章 动趋式致使性的语义泛化与虚化(下)
  • 第一节 动趋式“V+过”的致使性泛化与虚化
  • 1 引言
  • 2 动趋式“V+过”的认知域、语义类别及动词小类
  • 3 动趋式“V+过”的语义演变路径
  • 4 小结
  • 第二节 动趋式“V+下”的致使性泛化与虚化
  • 1 引言
  • 2 动趋式“V+下”的认知域、语义类别及动词小类
  • 3 动趋式“V+下”的语义演变路径
  • 4 小结
  • 第三节 动趋式“V+出”的致使性泛化
  • 1 引言
  • 2 动趋式“V+出”的认知域、语义类别及动词小类
  • 3 动趋式“V+出”的语义演变路径
  • 4 小结
  • 第四节 动趋式“V+去”的致使性泛化
  • 1 引言
  • 2 动趋式“V+去”的认知域、语义类别及动词小类
  • 3 动趋式“V+去”的语义演变路径
  • 4 小结
  • 第五节 动趋式“V+起”的致使性泛化与虚化
  • 1 引言
  • 2 动趋式“V+起”的认知域、语义类别及动词小类
  • 3 动趋式“V+起”的语义演变路径
  • 4 小结
  • 第六节 动趋式“V+开”的致使性泛化与虚化
  • 1 引言
  • 2 动趋式“V+开”的认知域、语义类别及动词小类
  • 3 动趋式“V+开”的语义演变路径
  • 4 小结
  • 第六章 动趋式致使性的对称与不对称现象分析
  • 第一节 简单动趋式致使性的对称与不对称分析
  • 1 动趋式“V+上”与“V+下”
  • 2 动趋式“V+起”与“V+上/下/开”
  • 3 动趋式“V+进”与“V+出”
  • 4 动趋式“V+来”与“V+去”
  • 5 小结
  • 第二节 复合动趋式致使性的对称与不对称分析(上)
  • 1 动趋式“V+上来”与“V+上去”
  • 2 动趋式“V+进来”与“V+进去”
  • 3 动趋式“V+回来”与“V+回去”
  • 4 动趋式“V+过来”与“V+过去”
  • 5 小结
  • 第三节 复合动趋式致使性的对称与不对称分析(下)
  • 1 动趋式“V+下来”与“V+下去”
  • 2 动趋式“V+出来”与“V+出去”
  • 3 动趋式“V+起来”与“V+起去”
  • 4 动趋式“V+开来”与“V+开去”
  • 5 小结
  • 第四节 简单动趋式与复合动趋式致使性的对称与不对称分析
  • 1 空间域中的简单动趋式与复合动趋式
  • 2 时间域中的简单动趋式与复合动趋式
  • 3 状态域中的简单动趋式与复合动趋式
  • 4 简单动趋式与复合动趋式的使用频率
  • 5 小结
  • 第七章 动词的方向性特征及其小类研究
  • 第一节 趋向补语的方向性
  • 1 趋向补语的空间方向
  • 2 趋向补语的时间方向
  • 3 趋向补语的状态方向
  • 4 小结
  • 第二节 动词方向性特征的提取
  • 1 动词的方向性特征
  • 2 框架语义学的借鉴
  • 3 动词方向性特征的呈现
  • 4 小结
  • 第三节 动词的空间方向特征及小类
  • 1 上向动词和下向动词
  • 2 接近向动词和离开向动词
  • 3 经过向动词
  • 4 内向动词和外向动词
  • 5 聚拢向动词和延展向动词
  • 6 依附向动词和分离向动词
  • 7 泛方向位移动词
  • 8 无空间向动词
  • 9 小结
  • 第四节 动词/形容词的状态方向特征及小类
  • 1 领属变化动词
  • 2 比较变化动词
  • 3 产生义动词和消失义动词
  • 4 显现义动词和隐藏义动词
  • 5 确定义动词
  • 6 正向生理/心理状态动词和负向生理/心理状态动词
  • 7 价值变化动词
  • 8 上向性质形容词和下向性质形容词
  • 9 小结
  • 第八章 动趋式特殊构式的表达功用分析
  • 第一节 “V上去/起来/来+AP/VP”构式的表达功用
  • 1 引言
  • 2 “V上去/起来/来+AP/VP”构式的致使性语义基础
  • 3 “V上去/起来/来+AP/VP”构式的语义类别
  • 4 “V上去/起来/来+AP/VP”构式的语料统计及功用分析
  • 5 “V上去/起来/来+AP/VP”构式的历时考察
  • 6 小结
  • 第二节 “V来V去”构式的反复性特征
  • 1 引言
  • 2 “V来V去”构式的认知根源
  • 3 “V来V去”构式的认知域和语义类型
  • 4 “V来V去”构式的语篇依附性连续统
  • 5 “V来V去”构式的历时演变
  • 6 “V来V去”构式与“V过来V过去”构式的比较
  • 7 小结
  • 第三节 “话(又,再)说回来”构式的表达功用
  • 1 “话(又,再)说回来”构式的语义背景
  • 2 “话(又,再)说回来”构式的形式与功能变体
  • 3 “话(又,再)说回来”构式的转折特征与语境类型
  • 4 “话(又,再)说回来”构式的产生
  • 5 小结
  • 第九章 结语
  • 1 本书的创新点
  • 2 本书的主要研究成果
  • 3 本书的不足及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汉语动趋式研究述评
  • 1 引言
  • 2 动趋式的性质、范围与类别
  • 3 趋向补语的意义归纳
  • 4 动趋式的句法、语义和功能研究
  • 5 动趋式特殊构式研究
  • 6 动趋式的多角度研究
  • 7 动趋式的语义演变
  • 8 结语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成立于1951年,全国著名综合出版社之一,主要出版哲学、社会科学、政治、法律、财经、管理、历史等学术专著和大众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