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书籍聚焦社会工作政策分析及发展,探讨专业化与本土化路线,关注老人、儿童、社区服务及社会治理创新。

内容简介

该书是作者近7年来所写的宣传社会工作知识、分析和倡导社会工作政策、“鼓吹”我国社会工作和社会政策发展、阐释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的短文的文集,也包含了作者为该书所写的专门文章。该书的内容主要分为如下部分: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道路,社会工作专业化和本土化问题,我国社会政策的发展,社会服务与社会治理创新,以及社会工作研究方面的思考。上述篇章主要阐述了我国社会工作必须走专业化之路,认为这是我国走向现代化、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的客观要求。同时指出,作为一种服务型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不能脱离本国实际,因此要走专业化与本土化相结合之路,该书对我国社会工作的本土经验也给予了应有关注。作者认为,社会工作是在一定的社会政策下展开的,所以推动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必须关注社会政策。在社会服务方面,关注了老人服务、儿童服务、社区服务等。文集对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治理创新给予了重要关注,阐述了“服务型治理”的基本观点和内涵,以及参与的途径与方法。 这些文章(除了专门为本书专门撰写的几篇)外,都是针对社会转型(包括新常态进程)中的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有感而发,有比较强的针对性。由于作者及时地关注国家的相关政策,所以观点具有一定新意,因所写文章又较短,所以易于实际工作者阅读,一些文章也在民政系统(社会工作相关部门)的各级行政人员中产生了一定影响,影响了社会政策特别是社会工作政策的制定和发展。该书所载文章是以学术为基础的,是以专业学术的方式宣传社会工作和社会政策的一种努力。

目录

  • 版权信息
  • 快乐并充实着(序一)
  • 实施社会工作知识普及工程(序二)
  • 前言
  • 社会工作之真善美
  • 我与社会工作的缘分
  • 走向学术?
  • 一 发展专业社会工作
  • 中国社会工作要走专业化道路
  • 怎样理解助人自助
  • 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基本结构
  • 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几个着眼点
  • 从战略高度看社会工作的发展
  • 充满信心迎接社会工作的新发展
  • 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新前景
  • 正确使用“社会工作”概念
  • “社会工作”概念散说
  • 回归对社会工作职能的恰适定位
  • 用发展的眼光看社会工作
  • 社会工作的专业化与专业自律
  • 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与制度建设
  • 社会工作新定义的时代特征
  • 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大势积极发展社会工作
  • “十三五”,社会工作应该有更大发展
  • 发展专业社会工作是正道
  • 社会工作的拓展及“跨界”
  • 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季节
  • 增强社会工作发展定力
  • 二 社会工作的发展模式
  • 中国社会工作模式还需积极探索
  • 扎实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 建设宏大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路径
  • 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时序模式
  • 专业社会工作的嵌入性发展
  • 教育先行及其对发展我国社会工作的意义
  • 社会工作教育:以责任应对挑战
  • 社会工作教育界要勇于承担历史责任
  • 社会工作的专业对口与素质教育
  • 从建构视角看社会工作
  • 政府要协力推动社会工作的发展
  • 发展社会工作要积极争取政府的支持
  • 通过制度安排推动社会工作的发展
  • 社会工作发展的基本方向及特点
  • 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服务意义重大
  • 凝聚共识推动社会工作发展
  • 积极达成发展社会工作的共识
  • 社会工作发展中的“快一步”与“慢半拍”
  • 制度创新推动我国社会工作发展
  • 发展社会工作的政策仍需积极落实
  • 靠有效制度建设优良的社会工作队伍
  • 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结构
  • 加强社会工作教育界与实务界的交流合作
  • 积极回应新时代对发展社会工作的要求
  • 三 社会工作的本土化
  • 重视社会工作的本土经验
  • 促进专业社会工作与本土经验的互动
  • 重视社会工作实践及其经验的总结
  • 我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本土实践之意涵
  • 社会工作要充分考虑文化因素
  • 丰富生活经验做好社会工作
  • 熟人社会与社会工作
  • 社会现代化与社会工作本土化的议题
  • 发展专业社会工作要处理好与现有在岗人员的关系
  • 加大社会工作专业培训力度
  • 加强培训促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 促进社区工作者的专业转化
  • 群众路线教育与社会工作的融入
  • 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
  • 群团工作改革与社会工作的机遇及挑战
  • 社会工作要增强协调能力
  • 社会工作要更多地介入发展领域
  • 留守儿童需要政府和全社会的关怀
  • 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中的社会工作参与
  • 积极发展农村社会工作
  • 社会工作要增强参与反贫困的能力
  • 四 社会工作与社会服务
  • 专业社会工作如何促进社会服务
  • 社会工作评价的视角
  • 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
  • 购买岗位还是购买项目
  • 社会工作要注重效果
  • 社会工作与好事做好
  • 购买服务还是委托服务
  • 政府购买服务中社会工作的主体性
  • 政府购买服务与加强社会服务评估
  • 社会工作者要善于合作
  • 发挥社会工作在发展社会服务业中的作用
  • 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多重效果
  • 从消极生产性老年到积极生产性老年
  • 改善民生促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 如何理解“三社联动”
  • 优势主导的“三社联动”
  • “优势主导的三社联动”模式
  • “三社联动”的逻辑与类型
  • 从经济发展新常态到社会建设新常态
  • 五 社会工作与社会治理
  • 社会工作如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 社会工作如何促进社会管理
  • 社会工作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地位
  • 社会管理创新应以强化服务为要
  • 社会管理思维与社会工作的发展
  • 社会工作对社会管理的协同作用
  • 建设服务型政府要发展社会工作
  •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强化服务
  • 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中的公平性问题
  • 关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中的公正性
  • 政府购买服务中的创新和陷阱
  • 警惕政府购买社会服务中的目标偏离
  •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有效性与目标偏离
  • 深刻认识建设社会治理体制的意义
  • 社会治理体制建设视角下社会工作的发展
  • 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促进社会治理
  • 发挥社会工作在促进依法治国中的积极作用
  • 社会治理创新与社会工作的服务型治理
  • 发展转型与社会工作的服务型治理
  • 服务型治理: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治理的基本角色
  • 社会工作对社会治理创新的贡献
  • 社会工作在构建共建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中的作用
  • 积极拓展社会工作发展新空间
  • 发展社会工作增强获得感
  • 六 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
  • 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实施
  • 重视制度在社会工作中的作用
  • 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救助的角色和作用
  • 《社会救助暂行办法》意义再思考
  • 更加全面地理解社会工作在社会救助中的作用
  • 社会政策托底与社会工作发展
  • 社会工作在社会托底工作中要发挥重要作用
  • 《慈善法》将有力促进社会工作事业发展
  • 协调慈善事业与社会工作的关系
  • 社会工作在慈善事业发展中的适应性发展
  • 社会工作要积极和创造性地参与脱贫攻坚行动
  • 新时代的民生发展与制度建设
  • 走向新时代的获得感与可持续获得
  • 七 社会工作研究与实践
  • 加快社会工作学科体系建设
  • 行动研究:社会工作的新视域
  • 加强社会工作研究
  • 体味真知:地震救灾及重建的社会工作实践
  • 走进应该留意的历史
  • 从历史走向现实
  • 从薪火相传到层林尽染
  • 团结奋进,发展社会工作事业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