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69千字
字数
2020-07-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综合运用区域经济学与产业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及分析方法,对区域产业经济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
内容简介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在不断推进过程中,形成了诸多既具有一定区域性、又具有一定产业特征的经济问题,即区域产业经济问题。
区域产业经济问题主要包括区域产业转移、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区域产业集聚、区域产业竞争力提升、区域创新网络与产业发展、区域产业全球价值链嵌入、区域产业政策理论与方法等。
本书综合运用区域经济学与产业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及分析方法,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从而构建起一个系统分析区域产业经济的理论框架。本书不仅具有较鲜明的理论创新意义,而且其主要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对政府及实际经济部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目录
- 版权信息
-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出版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内涵界定
- 一、研究背景
- 二、区域产业经济的基本内涵
- 第二节 区域产业经济分析的现实基础与内容体系
- 一、区域产业要素集聚与增长
- 二、区域产业结构
- 三、区域产业创新
- 四、区域产业组织
- 五、区际产业分工与联系
- 六、区域产业政策
- 第三节 区域产业分析方法
- 一、经济计量方法
- 二、空间分析与指数构建方法
- 三、系统科学方法
- 四、案例研究与比较分析方法
- 第二章 区域产业转移的机制与路径
- 第一节 区域产业转移的理论分析
- 一、区域产业转移的内涵及基本理论
- 二、区域产业转移的动因
- 第二节 区域产业转移的机制
- 一、区域产业转移的市场拉动机制
- 二、区域产业转移的政府推动机制
- 三、区域产业转移的企业区位选择机制
- 第三节 中国区域产业转移现状、问题与路径
- 一、中国区域产业转移的历程、现状与趋势
- 二、中国区域产业转移的制约因素
- 三、中国区域产业转移的推进路径
- 第三章 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第一节 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内涵与动因
- 一、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内涵
- 二、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动因
- 第二节 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评价标准与方法
- 一、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判断基准
- 二、区域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判断基准
- 三、区域产业结构高效化的评价标准
- 第三节 案例:上海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评价与特征
- 一、三次产业结构评价与演进特征
- 二、工业内部结构的演进与特点
- 三、服务业内部结构的演进与特点
- 四、小结
- 第四章 区域产业集聚分析
- 第一节 区域产业集聚的基本问题
- 一、区域产业集聚的概念界定
- 二、区域产业集聚的基本特征分析
- 三、区域产业集聚与经济发展
- 第二节 区域产业集聚的动力因素
- 一、开放的市场经济系统
- 二、不断延伸的产业价值链
- 三、逐步降低的企业交易成本
- 四、非线性的创新模式
- 五、独具特色的企业家精神
- 六、日益增强的信任机制
- 七、日趋完善的政府和公共服务体系
- 第三节 区域产业集聚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 一、英国剑桥生物技术产业集聚的经验及启示
- 二、印度班加罗尔信息产业集聚的经验及启示
- 第五章 区域产业竞争力评价
- 第一节 区域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构建
- 一、竞争力相关理论与方法
- 二、竞争力评价的研究现状
- 三、区域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 第二节 中国区域工业竞争力评价
- 一、区域产业现实竞争力
- 二、区域工业要素竞争力
- 三、区域工业创新竞争力
- 四、区域工业市场竞争力
- 五、区域工业效率竞争力
- 六、小结
- 第三节 中国区域服务业竞争力评价
- 一、区域服务业要素竞争力
- 二、区域服务业创新竞争力
- 三、区域服务业市场竞争力
- 四、区域服务业效率竞争力
- 五、小结
- 第四节 中国区域产业竞争力差异性分析
- 一、基于泰尔指数的差异性分析方法
- 二、四大经济板块产业竞争力差异性分析
- 三、区域产业竞争力差异性的分解
- 第六章 区域创新网络与产业发展
- 第一节 区域创新网络的内涵与特征、载体与平台
- 一、区域创新网络的内涵与特征
- 二、区域创新网络的载体与平台
- 第二节 区域创新网络与产业发展
- 一、区域创新网络发展环境分析
- 二、知识及技术创新网络与产业发展
- 三、金融创新网络、服务创新网络与产业发展
- 第三节 国内外典型区域创新网络经验借鉴
- 一、坚持政府作用和市场作用相结合
- 二、选择适合区域特色的多样化模式
- 三、形成以中小企业为网络节点的开放性和柔性网络体系
- 四、以研究型高校为核心建立技术转让系统与创业中心
- 五、产、学、研、用紧密合作,创新范式以合作创新为主
- 六、培育基于创新群落的开放型文化
- 第四节 中国环渤海区域创新资源与创新网络发展对策
- 一、环渤海区域创新资源现状
- 二、环渤海区域创新网络发展绩效评价
- 三、中国环渤海区域构建创新网络的对策与建议
- 第七章 区域产业全球价值链嵌入
- 第一节 全球价值链理论概述及内容体系
- 一、全球价值链的思想起源
- 二、全球价值链的提出及其核心内容体系
- 第二节 区域产业与全球价值链的关系
- 一、区域产业的全球价值链考察视角
- 二、区域产业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动力来源
- 三、区域产业与全球价值链的关系结构
- 第三节 中国区域产业嵌入全球价值链的程度与效果
- 一、中国区域产业全球价值链嵌入的总体现状
- 二、区域产业全球价值链嵌入程度的量化测度——基于投入产出的分析
- 三、区域产业嵌入全球价值链的效应
- 第四节 中国区域产业价值链高端攀升的嵌入策略设计——以天津航空航天产业为例
- 一、中国区域产业价值链高端攀升的嵌入策略
- 二、天津航空航天产业高端嵌入全球价值链的策略
- 三、天津航空航天产业价值链攀升的具体路径
- 第八章 区域产业政策理论与方法
- 第一节 区域产业政策的理论基础
- 一、新古典理论:外部性与市场失灵
- 二、结构主义理论:要素禀赋与后发优势
- 三、区域发展中的非均衡增长与产业政策的作用
- 四、区域产业政策的具体理论
- 第二节 区域产业政策的分类和国际经验
- 一、区域产业组织政策
- 二、区域产业创新政策
- 三、区域产业结构政策
- 四、区域产业布局政策
- 第三节 区域产业政策评价体系与方法
- 一、区域产业政策评价的内涵
- 二、区域产业政策评价的标准
- 三、区域产业政策评价的方法
- 第四节 中国区域产业政策的现实需求与演进脉络
- 一、区域产业政策的目标
- 二、区域产业政策的作用
- 三、区域产业政策的发展历程
- 参考文献
- 关键术语索引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建立后成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时光在文字与光阴中驻足,我们在积聚书香与赓续文脉之时,也有一点小小的向往,在徜徉中拢住自我与他者的目光,给天下读书人一点点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