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总论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72千字
字数
2008-12-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系统梳理对外报道变革与实践策略
内容简介
本书在系统梳理我国对外报道业务变革历程的基础上,对我国对外报道机构及其规制、对外报道的外部环境进行理论分析;并从实务操作层面探讨对外报道的方式、策略,内容采集与制作,信息加工与整理,对外报道的策划与组织,对外报道的受众策略及效果评价,网络时代对外报道业务的演进与变革等问题。本书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以及报道策略与技巧的全面展示,既可作为新闻传媒院校本科生、研究生教材,也可以作为对外报道从业人员业务学习与培训之用。
目录
- 版权信息
- 总序
- 第一章 对外报道概述
- 第一节 对外报道的涵义、特征、理念
- 一、对外报道的涵义
- 二、对外报道的特征
- 三、对外报道的理念
- 第二节 对外报道发展现状及研究价值
- 第三节 对外报道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 一、我国对外报道研究现状及成果综述
- 二、我国对外报道研究的问题、趋势及前景
- 第二章 对外报道机构及其规制
- 第一节 对外报道机构设置及演变
- 一、(1937.7~1949.10)中国共产党对外报道机构初创期
- 二、(1949.10~1966.5)中国对外报道事业全面开展期
- 三、(1966.5~1976.10)中国对外传播事业停滞期
- 四、(1976.10~)全方位对外传播大格局
- 第二节 对外报道机构的运行机制
- 第三节 我国主要对外报道媒体的组织管理与经营状况
- 一、我国主要对外报道媒体概况
- 二、我国对外报道媒体经营现状及对策分析
- 第三章 对外报道的媒介环境分析
- 第一节 对外报道的政治环境
- 一、国际政治环境的演变
- 二、国内政治环境的变迁
- 第二节 对外报道的经济环境
- 一、经济全球化
- 二、国内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 三、媒介产业化、市场化进程
- 第三节 对外报道的文化与传播环境
- 一、对外报道的国际文化环境
- 二、对外报道的全球传播环境
- 第四章 对外报道受众定位及传播
- 第一节 对外报道受众群体特征
- 一、大众传播受众的群体特征
- 二、对外报道受众特殊的群体特征
- 三、对外报道受众的共性
- 第二节 对外报道受众定位策略
- 一、充分考虑对外报道功能的特殊性
- 二、客观需要与主观愿望相结合
- 三、细分受众市场
- 第三节 对外报道传播效果评估
- 一、对外报道传播效果评估的现状
- 二、对外报道传播效果的评估体系
- 三、对我国对外报道媒体受众定位及传播效果的评价
- 第四节 对外报道传播效果提升
- 一、立足中国,放眼世界
- 二、“联合起来,一致对外”
- 三、求同寻异
- 四、“软硬兼施,情理并重”
- 五、对外报道突发性事件的案例分析
- 第五章 对外报道的选题与策划
- 第一节 对外报道选题与策划的原则
- 一、“有效传播”:对外报道选题与策划的核心指标
- 二、自信:对外报道选题与策划的必要心态
- 第二节 对外报道选题
- 一、“以正面报道为主”不应作为对外报道的选题原则
- 二、从“以我为主”与“有的放矢”的结合部找选题
- 三、从硬实力与软实力两方面选题材
- 第三节 对外报道策划
- 一、策划有助于提升报道的传播效果
- 二、突发性事件的报道策划
- 三、常规性新闻的报道策划
- 第六章 对外报道的采写
- 第一节 对外报道的采写原则
- 一、内外有别的原则
- 二、平衡公正的原则
- 三、事实与观点分离的原则
- 第二节 对外报道的采写技巧
- 一、运用好新闻背景
- 二、更新报道方式有效传播新闻
- 三、以讲故事的形式处理好软新闻
- 第三节 对外报道中的“说话”策略
- 一、营构客观性语境
- 二、选取合适的叙事框架
- 第七章 对外报道的编辑与内容制作
- 第一节 对外报道编辑理念
- 一、对外报道的编辑方针
- 二、对外报道的报道原则
- 第二节 对外报道的信息加工与编辑制作
- 一、对外报道的信息来源与取舍
- 二、对外报道的内容选择
- 三、对外报道的编辑制作
- 第八章 数字化环境下的策略
- 第一节 数字化时代对外报道的特征与优势
- 一、集成式的信息传播平台丰富了国家形象的表现形式
- 二、网络媒体的实时性、开放性和信息传递的无界限(时间和空间)性
- 三、网络的互动性增强了对外报道的贴近性和传播效果
- 第二节 数字媒体对外报道的途径与策略
- 一、利用网络新闻专题充分发挥媒介议程设置功能
- 二、重大事件报道抓“第一时间”,集海量信息,构筑权威信息平台
- 三、借“平等传播”之契机,发挥地方对外报道媒体特色,加强地方对外报道媒体影响力
- 四、增强互动性
- 五、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优势,达到理想传播效果
- 第三节 网络媒体对外报道个案解析
- 一、文字报道议题比例分析:“硬”新闻软处理,在海量信息中寻求理性平衡
- 二、视、音频报道:全方位海量直播、多角度深度策划,视角新颖而不失厚重
- 三、其他特色报道样式:小主题切入,多角度解读
- 四、互动样式:新颖互动产品层出不穷,网站专题间合作与联动加强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的前身是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成立于1985年,是改革开放后最早成立的大学出版社之一。其上级主管单位是中国传媒大学,业务上受国家教育部社科司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指导。2004年9月改称现名。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现有播音主持、语言艺术、新闻传播、影视艺术、媒体管理、编校译中心等六个编辑部,以及市场中心、出版部、行政与总编办公室、财务部、数字出版部、经营中心等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