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本书了解大英帝国的前世今生,资本转移、离岸外包、避税天堂……

内容简介

本书讲述了大英帝国结束后,一群富有的英国知识分子、政治家、会计师和律师如何将他们的资本转移出国、冻结资产、脱手债务的故事。这造成了全球范围内极度的不平等现象。

由于无情的资本家不断获利,而英国在非洲、亚洲和加勒比地区的前殖民地的平民陷入了极度贫困。然而,资本主义在世界各地造成的伤害如今也反弹回英国自身,这让许多英国人感到困惑:他们自己的主权和繁荣去哪儿了?

“去殖民化”不仅仅是一个时髦的流行语,而是过去百年来全球发生的巨大变化之一,但英国——这场混乱戏剧中的主角居然忘了它的存在。本书揭露了英国在帝国崩溃之后对独立国家进行压迫的丑闻,作者认为,英国在过去几十年中做过的决定,正是如今导致英国崩溃的根源。

目录

  • 版权信息
  • 引言 见证历史的回响
  • 历史的回旋镖效应
  • 否定与“去殖民化”
  • 走进新世界
  • 帝国的来世之旅
  • 第一章 家国
  • 帝国的消散
  • 鲍威尔与“遗忘”
  • 被分离的国度
  • 外包国家
  • 外包帝国
  • 公众之上的私企
  • 外包国家的回旋镖
  • 主权的回归
  • 第二章 公司
  • 殖民主义与商业公司的诞生
  • 处于国家世界中的公司
  • 政变
  • 主权时代
  • 变革之风
  • 公司与“去殖民化”
  • 财产的力量
  • 公司化的回旋镖
  • 新等级体系
  • 第三章 边界
  • 民族国家与福利国家
  • 新英国臣民
  • “血河”
  • 经济事务研究所
  • 固定汇率
  • 充满变数的生活
  • 边界的回旋镖效应
  • 21世纪的“疾风号”
  • 第四章 债务
  • 第三世界
  • 国际经济新秩序之梦
  • 撒切尔的崛起
  • 第三世界的终结
  • 负债累累的第三世界
  • 债务的回旋
  • 资本的自由
  • 发展中的世界与资本主义边界
  • 第五章 税务
  • 英国的离岸属地
  • 离岸公司
  • “去殖民化”与资本外逃
  • 另辟蹊径的开曼群岛
  • 欧洲美元的诞生
  • 伦敦金融城
  • 离岸英国的新角色
  • 《普通法》与离岸领土
  • 离岸世界的回旋
  • 第六章 城市
  • 泰晤士河畔的新加坡
  • 英国与“狮城”
  • 全球化城市
  • 全球化城市的回旋
  • 脱欧与“国家俘获”
  • 结语 另有选择
  • 潜在的健康问题
  • 民族主义愿景的回旋
  • 帝国之后的世界
  • 另有选择
  • 致谢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这个作者还算是爱国的

    这本书不像传统历史书那样堆砌年份和战役,反而像在听一位老练的导游讲述帝国最后的黄昏。作者科乔・柯朗(Kweku Korang)是英国学者,研究殖民史出身,但他笔下的帝国衰落没有停留在政治经济分析上,而是从市井街巷、普通人的日记甚至殖民地的民歌里挖出了鲜活的故事。比如书中提到,某个非洲小城的咖啡摊主如何在殖民政权更迭时,用一杯咖啡的价格波动,折射出整个帝国的经济崩盘 —— 这种细节比任何数据都更有冲击力。翻译方面,冯勇的译本读起来很顺溜,没有翻译腔的别扭。比如书中形容殖民官员 “像褪了色的挂毯,华丽却爬满蛀洞”,这种接地气的比喻让人瞬间联想到那些徒有其表的官僚体系。不过有些非洲本土语言的俚语直接音译,可能需要读者多琢磨两下,比如 “阿萨玛”(意为 “破碎的承诺”)这类词汇,反倒成了阅读时的小趣味。书里最有意思的,是对 “日落” 二字的诠释。它不仅是帝国的终结,更是普通人如何在动荡中重新定义自我。有个章节写印度孟买一家老照相馆的老板,在英军撤离后,把殖民时期拍的贵族肖像全部换成普通市民的全家福。他说:“过去我们总在镜头前扮演别人,现在终于能当自己了。” 这种从宏大叙事切换到个体命运的手法,让历史的沉重感变得具体可感。在阅读过程中,感觉作者对殖民这件事,还是不反感。如在书中对殖民者的心理描写过于细腻,甚至带点同情,比如某个英国军官在焚烧机密文件时,特意留下了一封给原住民仆人的感谢信。这种复杂性或许是本书的价值 —— 它拒绝非黑即白的评判,而是展现人性在时代巨轮下的挣扎。但被殖民者的苦难,却被作者很自然地忽略了。毕竟作者本身就是英国人,若把自己的国家批评的体无完肤,这个人的立场也就相当是叛国了。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观点。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中译出版社

    中译出版社有限公司是原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的出版板块。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是1973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国家级翻译出版机构,先后隶属于国家出版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国出版集团公司。经过四十余年的发展,中译出版社业务由单一出版联合国读物发展到译介出版世界各国的优秀作品,由出版语言翻译类著作发展到出版各类综合性书籍,逐步形成了以中译国际、中译外语、中译少儿、中译社科、中译财经为主要内容的出版格局。年出版新书500余种,输出版权160余种。 中译出版社立足于国际化定位,全面推动文化繁荣和出版“走出去”战略。出版社秉承高标准与高品质的宗旨,积累了大量蜚声海内外的知名翻译家、语言学家、作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优质作者资源,策划出版了一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精品力作,为沟通中外,实现东西方文化的交融,架起了文化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