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构建六力博弈模型,展示职业教育生态全貌。

内容简介

本书立足于新质生产力的时代背景,呼应“教育强国”战略目标,提出“职业教育六力博弈模型”,从科技的力量、政府的力量、产业和企业的力量、生态玩家的力量、学校的力量、学习者的力量六个维度,深度描述职业教育生态的内在竞合关系和未来发展趋势。

本书借鉴和融合人工智能连接主义、博弈论、结构洞等理论,引述不同领域的案例,解读传统职业教育实践中的矛盾与难点,并提出大量创新观点。希望本书能为广大职业教育从业者的教育实践和创新提供理论支持与思路启发,更能为职业教育制度变革新思路和新方法。

目录

  • 版权信息
  • 推荐序 与时俱进的职业教育
  • 自序 外显内驱,多元合一
  • 第一章 纠缠 ——职业教育的时代境遇
  • 第一节 新质生产力:连接主义下的结构洞
  • 新质生产力:连接主义下的结构洞
  • 新质·职业教育
  • 第二节 职业教育,不是教育
  • 天生就是矛盾体质
  • 现世的危与机
  • 职业教育,不是教育
  • 第三节 超越困境的工具:六力博弈模型
  • 成功的标志——超越歧视
  • 以专为本vs.以人为本
  • 新质·职业教育:六力博弈模型
  • 第二章 神奇 ——科技的力量
  • 第一节 科技@职业教育:认知选择
  • 神奇=神灵+奇点
  • 两种认知策略
  • 第二节 科技不仁,以人类为刍狗
  • 科技信徒的献身
  • 第三种认知策略
  • 科技不仁,以人类为刍狗
  • 第三节 智慧的能量:新质·职业教育的价值格局
  • 人工智能:逻辑主义vs.连接主义
  • 仿真现实与仿真人类
  • 信息与能源:塑造职业教育的宏观格局
  • 科技的智慧:解构职业教育的价值逻辑
  • 第三章 权衡 ——政府的力量
  • 第一节 政府如何对待职业教育
  • 政府的维度
  • 政府的“XY-双因素需求”
  • 政府期望的“好”学校
  • 第二节 专业≠就业≠职业:权衡的艺术
  • 经济发展与职业教育有关系吗?
  • 韩国的冲突,德国的妥协,印度的妙招
  • 专业≠就业≠职业,跳出旧的故事脚本
  • 第三节 政府·科技:新质职业教育的可持续之道
  • 政府vs.科技,职业教育更依靠谁?
  • 政府×科技,创新的半边天
  • 政府÷科技,传承的活水源
  • 新质∈本质,可持续发展是权衡的艺术
  • 第四章 超创 ——产业和企业的力量
  • 第一节 产业的根,企业的命,职业的魂,教育的痛
  • 知有涯,职不同
  • 企业的力量,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 产业的根,职业的魂
  • 企业的命,教育的痛
  • 第二节 OpenAI、英伟达与胖东来:超创型企业的崛起
  • OpenAI挑战谷歌的价值逻辑
  • 英伟达的教育护城河
  • 胖东来是一所学校吗?
  • 第三节 产教竞合,新质·职业教育的新游戏
  • 超创型企业的职教基因
  • 道不同,怎相为谋
  • 产教融合→产教竞合
  • 第五章 纵横 ——生态玩家的力量
  • 第一节 职业教育生态玩家的群像
  • 生态玩家,都在玩什么?
  • 生态玩家的内核
  • 创造危机,激发活力
  • 第二节 奥林匹克精神与游乐场门票
  • 职业教育的奥林匹克精神
  • 传统的证书:职业进步的阶梯
  • 未来的证书:事业乐园的门票
  • 第三节 失控的活棋:新质·职业教育的生态治理
  • 生态的死结,玩家的活棋
  • 职教生态,如何治理?
  • UNESCO的隐喻和想象
  • 第六章 厚载 ——学校的力量
  • 第一节 义利之辨:未来职业学校的价值模型
  • 办职校能赚钱吗?办职校能赚钱吗?
  • 永远无法完备的经济闭环
  • 义利融合:未来职业教育的价值模型
  • 第二节 基于“四业教育”的“事业教育”
  • 基因改良,学校不培养人才
  • 从“职业教育”到“事业教育”
  • 从“事业教育”到“四业教育”
  • 第三节 新质·职业学校:连接主义下的结构洞
  • 两种学校模式的对比
  • 新质学校的价值定位——结构洞
  • 六力博弈,厚德载物
  • 第七章 分合 ——学习者的力量
  • 第一节 天生弱者vs. 终生强者
  • 格式化成功,社会化失败
  • 没有“学生”,只有“学习者”
  • 责任:有限是学校,连带是家庭,无限是自己
  • 第二节 新质生产力之源:超级个体
  • 不拘一格“升”人才
  • 把自己当作公司:内省的技术
  •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游刃有余,从容不迫
  • 第三节 四业合体,六力归一,社群网络,终身成长
  • 人生的意义,教育的目标
  • 三项循环,四业合体,六力归一
  • 终身成长社群网络
  • 第八章 职业教育的全球机遇与中国叙事
  • 第一节 国际视野:职业教育的机遇
  • 国际关系→职业教育
  • 职业教育→全球趋势:挑战和机遇
  • 第二节 中国职业教育的未来叙事
  • 选择,讲好中国故事
  • 提问,创造即永恒
  • 专家推荐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六力博弈,勾勒职业教育新生态

    本书的多位作者在书中提出的 “职业教育六力博弈模型”,从科技、政府、产业和企业、生态玩家、学校、学习者六个维度,深度剖析职业教育生态的内在竞合关系。这一模型打破传统职业教育的二维视角,将职业教育看作一个多元力量共同作用的复杂生态系统。科技的力量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职业教育生态。书中指出,“科技不仁,以人类为刍狗”,这句话警示我们,技术发展不会因人的惰性而停滞。而在 AI 席卷全球的背景下,职业教育必须直面这一变革力量。正如李骏翼在前作《超级 AI 与未来教育》中探讨的,超级 AI 正深刻影响教育领域的各个环节。政府的力量在职业教育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书中提出 “专业≠就业≠职业:权衡的艺术”,点出了政府在协调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关系中的艰难平衡。

      转发
      1

    出版方

    中译出版社

    中译出版社有限公司是原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的出版板块。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是1973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国家级翻译出版机构,先后隶属于国家出版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国出版集团公司。经过四十余年的发展,中译出版社业务由单一出版联合国读物发展到译介出版世界各国的优秀作品,由出版语言翻译类著作发展到出版各类综合性书籍,逐步形成了以中译国际、中译外语、中译少儿、中译社科、中译财经为主要内容的出版格局。年出版新书500余种,输出版权160余种。 中译出版社立足于国际化定位,全面推动文化繁荣和出版“走出去”战略。出版社秉承高标准与高品质的宗旨,积累了大量蜚声海内外的知名翻译家、语言学家、作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优质作者资源,策划出版了一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精品力作,为沟通中外,实现东西方文化的交融,架起了文化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