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巴托《归结为同一原理的美的艺术》讨论美的自然之模仿,在现代艺术中占重要地位。

内容简介

《归结为同一原理的美的艺术》于1746年在巴黎首次出版。这本书在艺术史和美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将诗、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演讲术及建筑等统称为“美的艺术”,认为它们遵循同一原理,即都是对美的自然之模仿,从而对现代艺术体系的建立具有重大影响。本书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讨论艺术如何模仿美的自然,包括艺术的分类与起源、天才如何通过模仿美的自然来产生艺术、模仿的方式,以及演讲术与建筑如何异于其他美的艺术等。第二部分主要关注趣味及其与模仿的关系,探究趣味的种类与法则,趣味如何模仿自然,如何评价作品等。第三部分涉及诗(包括史诗、悲剧、喜剧、抒情诗等)、绘画,还有音乐与舞蹈。在巴托看来,模仿原理适用于这几种美的艺术,而它们也因此属于同一体系,具有某种共通性。

目录

  • 版权信息
  • 译者前言
  • 献给太子殿下
  • 前言
  • 第一部分 通过创造艺术的天才之本性确立艺术之本性
  • 第一章 艺术的划分与来源
  • 第二章 天才只有通过模仿 才能产生艺术;什么是模仿
  • 第三章 天才不应按原样模仿自然
  • 第四章 天才应在何种状态下 模仿美的自然
  • 第五章 论艺术模仿的方式
  • 第六章 演讲术与建筑如何区别于其他艺术
  • 第二部分 通过自然和趣味法则确立模仿原理
  • 第一章 什么是趣味
  • 第二章 趣味之对象只可能是自然
  • 第三章 引自趣味史本身的证据
  • 第四章 趣味法则的唯一目标即对美的自然之模仿
  • 第五章 趣味的第二条普遍法则
  • 第六章 每件艺术品都有特别的规则,而趣味只能在自然中找到它们
  • 第七章 第一个结论:好的趣味总体上只有一种,具体则有多种
  • 第八章 第二个结论:艺术既为自然之模仿,便要通过与自然的比较来被评判
  • 第九章 第三个结论:自然之趣味既然与艺术之趣味相同,便只有一种趣味适用于一切,包括风俗在内
  • 第十章 第四个也是最后一个结论:尽早培养趣味是何等重要,以及我们应当如何对趣味进行培养
  • 第三部分 模仿原理通过其在不同艺术门类中的应用而得到验证
  • (一)诗的艺术蕴含于对美的自然之模仿
  • 第一章 我们反驳那些与模仿原理相反的看法
  • 第二章 诗的各个类别在于模仿
  • 第三章 诗歌内容的普遍规则蕴含于模仿
  • 第四章 诗歌风格的规则蕴含于对美的自然之模仿
  • 第五章 史诗的所有规则均蕴含于模仿
  • 第六章 关于悲剧
  • 第七章 关于喜剧
  • 第八章 关于田园诗
  • 第九章 关于寓言诗
  • 第十章 关于抒情诗
  • (二)关于绘画
  • (三)关于音乐和舞蹈
  • 第一章 应通过语调与动作了解音乐和舞蹈的特性
  • 第二章 激情是音乐和舞蹈的主要对象
  • 第三章 全部的音乐和舞蹈都要有某种意味、某种含义
  • 第四章 作为表现手法的音乐和舞蹈所应当具备的性质
  • 第五章 关于美的艺术之结合
  • 译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商务印书馆

商务印书馆是中国出版业中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1897年创办于上海,1954年迁北京。与北京大学同时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