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本研学表演艺术的学术论著。

内容简介

本书以古老的戏剧表演为切入点,纵向层层推进至现今大发展的影视、动画表演;横向放射性探讨世界三大表演艺术家所做出的不同理论、实践贡献。

本书以满足广大学习者的欲求为出发点(包括:广电、戏文、导演、播音主持、摄影、制片、动画、游戏、漫画等设有表演课程的专业,以及广大艺考生),以教学实用为目标,每一讲均附有教学案例、教学图片、实践指导说明。

目录

  • 版权信息
  • 推荐序
  • 前言
  • 绪言
  • 一、艺术的生成及属性
  • 二、表演艺术的诞生、特点和功能
  • 三、本教程的教学目标、任务和方法
  • 第一章 跨越表演第一槛
  • 第一节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的内核及贡献
  • 第二节 初试表演之分析
  • 第三节 “解放天性”之体悟
  • 表演实践训练指导:如何解除表演的紧张情绪?
  • 第二章 表演素材的获取
  • 第一节 观察与模仿
  • 第二节 观察与体悟
  • 第三节 观察与表现
  • 表演实践训练指导:如何实现从观察到生动表演的自如转化?
  • 第三章 表演感受力的发掘
  • 第一节 感受力与表演的准确流畅
  • 第二节 感受力与表演的综合张力
  • 第三节 内在创作动机与外在表现
  • 表演实践训练指导:如何激发出表演灵感和激情?
  • 第四章 使得表演耐看的三个要素
  • 第一节 不可忽略的表演者“三问”
  • 第二节 合情、合理的“内外贯通”
  • 第三节 “语言的行动性”与“动作的语言性”
  • 表演实践训练指导:如何使得演员的表演“贯通而耐看”?
  • 第五章 为表演插上想象的翅膀
  • 第一节 定势思维的扭转
  • 第二节 表演中想象力的价值
  • 第三节 表演中想象的是与非
  • 表演实践训练指导:如何使表演具有放飞想象的美感?
  • 第六章 声音、语言表演艺术性的呈现
  • 第一节 声音表达的几种形式
  • 第二节 嗓音,角色表现的基础
  • 第三节 语言,内心情感的透射
  • 表演实践训练指导:如何使得演员嗓音、语气、语句符合角色表现?
  • 第七章 中国传统戏曲给予表演艺术的养分
  • 第一节 中国戏曲美的感性表征
  • 第二节 屹立于世界戏剧艺术家之巅的梅兰芳
  • 第三节 “体验”与“表意”的碰撞与融合
  • 一、斯坦尼与梅兰芳对表演“体验”的一致认同
  • 二、斯坦尼与梅兰芳对表演“表现力”的共同认知
  • 三、中国传统戏曲给予现代表演的主要养分
  • 表演实践训练 指导:虚拟化表演、动作分解表演
  • 第八章 布莱希特“间离效果”理论对观演关系的启迪
  • 第一节 戏剧改革家布莱希特及其理论价值
  • 一、布莱希特其人其事
  • 二、布莱希特的理论贡献
  • 第二节 由“间离效果”新论引发的震动
  • 一、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与“间离效果”
  • 二、体验与表现的辨析
  • 第三节 “间离效果”构建的新型观演关系
  • 表演实践训练指导:如何调动观众积极参与“三度创作”?
  • 第九章 独树一帜的动画表演追求
  • 第一节 动画起步于拓新
  • 第二节 探寻动画迷人魅力
  • 一、故事的想象
  • 二、角色的想象
  • 三、语言和动作的想象
  • 第三节 常规中的非常规表演
  • 第四节 不可能中的可能性表演
  • 第五节 对情感的夸张表达
  • 表演实践训练指导:如何顺利进入动画夸张表演的境地?
  • 第十章 个体表演与整体呈现
  • 第一节 创意诞生与角色分析
  • 1. 剧情由头要醒目、短小
  • 2. 剧情“发展”要提神
  • 3. 剧情内涵要清楚
  • 第二节 初排、细排、彩排
  • 表演实践训练指导:排演的推进及合作关系建构
  • 第十一章 跨越舞台限制的影视表演
  • 第一节 影视的视角和景别
  • 一、讲故事的视角
  • 二、影视镜头的景别
  • 第二节 移动镜头的表述功能
  • 第三节 影视的声画关系
  • 第四节 镜头前表演的要则
  • 表演实践训练指导:如何适应镜头前表演?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2个评分

出版方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的前身是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成立于1985年,是改革开放后最早成立的大学出版社之一。其上级主管单位是中国传媒大学,业务上受国家教育部社科司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指导。2004年9月改称现名。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现有播音主持、语言艺术、新闻传播、影视艺术、媒体管理、编校译中心等六个编辑部,以及市场中心、出版部、行政与总编办公室、财务部、数字出版部、经营中心等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