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40千字
字数
2017-10-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华裔美国女性文学五章解析,探讨人物形象、主题及叙事特征,展示新世纪发展趋势。
内容简介
本书共有五个章节。第一章对华裔美国女性文学的名称与内涵、发展历程及主要作家作了简要介绍。华裔美国女性小说大多是通过讲故事、重塑华裔人物形象来揭示主题的,因此第二章对华裔美国女性小说中的华裔母亲、女儿及父亲的形象分别进行了分析。第三章对华裔美国女性小说的主题进行了论述,身份认同、“美国梦”是两大主题。第四章在分析了《喜福会》、《女勇士》、《灵感女孩》及《骨》的叙事策略后,总结了华裔女性小说最为显著的叙事特征:家族叙事和自传体叙事。第五章以老作家的新作、新作家的代表作为例分析、总结了本世纪前十年华裔美国女性小说的新趋势:族裔性与普世性的结合、传统的继承与个性化写作、多元性与文学性并重。
目录
- 封面
- 扉页
- 版权信息
- 目录
- 其他
- 前言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华裔美国女性文学的名称与界定
- 第二节 华裔美国女性小说的发展历程及主要作家
- 第二章 华裔美国女性小说中华裔形象的重构
- 第一节 华裔美国女性小说中母亲与女儿的形象及母女关系的文化内涵
- 第二节 失落的追梦人——从《骨》看华裔女性文学中父亲形象的建构
- 第三章 华裔美国女性小说的主题研究
- 第一节 流散者的身份困惑——华裔女性身份认同困境成因探析
- 第二节 流散者的寻根之旅——华裔美国女性身份认同的流变
- 第三节 美国梦的诱惑与虚幻——《典型的美国佬》中华裔美国人的寻梦之路
- 第四章 华裔美国女性小说的叙事策略
- 第一节 新现实主义视域下谭恩美小说《喜福会》的解读
- 第二节 向后看,向前走——《骨》的叙事策略与华裔美国人文化身份的构建
- 第三节 魔幻褶皱里的族裔现实——汤亭亭与谭恩美作品中的魔幻现实主义色彩
- 第四节 流散女性的言说——华裔美国女性作家小说叙事特征探析
- 第五章 世纪之交华裔美国女性小说的新特征
- 第一节 汤亭亭与谭恩美的“荒原叙事”新尝试
- 第二节 任璧莲的多元化追求
- 第三节 邝丽莎的个性化写作
- 第四节 世纪之交华裔美国女性小说的新特征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