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小佳首本散文集。

内容简介

积攒在小小少年心头的话,终于在长大成人后和盘托出,关于故乡的人、青春的隐痛、漂泊的生活,也关于一个人如何超越自己,真正地诞生。

他用敏感的心和幽默的口吻写自己——躲进家中衣柜的记忆,难以停止的自我怀疑,对世界的愤怒,以及与痛苦和解的时刻;

写身边人——聪慧彪悍的农妇二姑,勇敢的女性朋友们,记忆中的阿嬷与阿公,还有父亲的半生和他们猝不及防的永别;

也写他从生活里张望到的世界——县城大院的权力暗涌,建材市场的业务江湖,城中村里的异乡族群,山海之间的闽南故事。

目录

  • 版权信息
  • 推荐序一 掷出笑杯作答
  • 推荐序二 每个人都能写出自己的《故乡》
  • 推荐序三 立体小佳,特色闽南
  • 摇摇晃晃
  • 田里的阿花
  • 权力的颜色
  • 实在闽南
  • 蜉蝣
  • 散场之后
  • 勇敢的人
  • 和世界失联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7
1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好书

    若不是出生时那场意外缺氧,小佳现在或许已是福建某个小镇的父母官,每日过着呼风唤雨、指点江山的生活。若他甘愿接受特殊照顾,说不定也能开辟一方自由天地,像普通人那样,过着平凡却安稳的日子。倘若小佳选择沉默,不曾踏入脱口秀这行,也许他的人生会沿着既定轨道平稳前行。但小佳选择了发声,选择了记录,选择了书写,于是舞台上多了个熠熠生辉的年轻人,我的案头也多了这本《蜉蝣直上》。《蜉蝣直上》展现了一个内心丰盈、思维敏锐的小佳。这让我想起蔡崇达,同是福建人,都用文字记录人生,讲述故事,字里行间浸透着闽南特有的韵味。小佳说,把故事讲出来,是为了消解痛苦,与人共愈。他踉踉跄跄地走着自己的人生路。书中写尽了他刚出生时的遭遇,被欺凌的童年,高考时错失特殊照顾的遗憾,写到了蜗居城中村的打工岁月,也记录了一步步登上脱口秀舞台的历程。全书语调看似轻松,却暗藏锋芒。那些黑色幽默的段子里,总萦绕着挥之不去的忧伤。小佳描述站在聚光灯下的时刻,享受着观众的笑声与掌声。可当演出落幕,喧嚣散去,独自踏上返程公交时,生活又恢复了本来面目。这两个互为镜像的世界,都真实得令人心酸。他写到了那位勇敢的女同学 —— 在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的闽南,她毅然选择了爱情、事业和自己认定的道路。她甚至期盼自己的孩子能像她一样,勇敢地活出自我。书中那个沉溺酒精、郁郁不得志的父亲形象极为生动。即便有过恶语相向,即便在悲伤场合用脱口秀的方式调侃,字里行间依然能感受到父子间深厚的情感。在父亲的葬礼上说下如此地狱笑话:“该把我爸照片 P 老一点的,现在放在这一排显得英年早逝,很是可怜,一看我这儿子这样,更可怜了。” 读罢全书,时常忍俊不禁,却又心情沉重。正如小佳所言:“不好笑,才是脱口秀演员最大的失败。” 他直白、犀利地剖白自己的童年、生活与感受,将这些赤裸裸地呈现给读者,只为消解、接纳,治愈。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蜉蝣涌动的一天,便是世间最朴实的一天

      这本书烟火气十足,鲜活生动,读来仿佛身临其境。小佳的文字自带一种台湾八点档的味道 —— 既有狗血人生的荒诞感,又有底层生命力的澎湃,让人忍不住一篇接一篇 "追" 下去。他不愧是脱口秀演员,擅长用幽默化解苦难,戏剧张力十足却毫无煽情。没想到年纪不大的小佳,生活阅历却如此丰富。他笔下的人物和故事既有生活的粗粝感,又不失温暖的底色,每一篇都精炼却余味绵长,令人意犹未尽 —— 仿佛散场后夜市灯火未熄,人声仍沸。希望小佳能一直写下去,我一定会是他忠实的读者。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读完就想到了吴念真和蔡崇达,隐秘的联系,一样的悲悯。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果麦文化

        果麦文化传媒成立于2012年7月。面向城市新兴中产阶层,提供图书、电影、互联网文化产品等“更好的精神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