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1300年的中国科举制度,竞争激烈,舞弊案频发,书籍《血榜——科举舞弊案》深入解读10个典型案例,展现科举制度的严密性和合理内核。

内容简介

科举制度创立于605年,至1905年停废,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1300年之久,是全世界存在时间最长的考试制度。孙中山先生认为:“中国的考试制度,就是世界各国中所用以拔取真才的最古最好的制度。”虽然历代统治者制定了防范作弊的各种条规,为科举营造了一个相对公正、公平的竞争环境,但是由于科举考试竞争异常激烈,能脱颖而出者实乃凤毛麟角,并且一旦科举及第则可以让读书人的人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不少考生为了能早日实现金榜题名的梦想,不惜铤而走险,以各种方式舞弊。作为制度设计者和实施者的统治者为维护科举的公正与公平则严厉打击科举舞弊者,甚至不惜大开杀戒,因而在中国历史上演的一起起科场舞弊案真可谓是惊心动魄。《血榜——科举舞弊案》选择了中国科举史上10个典型性的科举舞弊案,作者依据历史文献对案情进行深入解读,以通俗的语言讲述出来,力图将科举制度的严密性呈现出来,将科举本身所蕴含的公开考试、公平竞争、择优录取的合理内核展现出来,让读者对科举制度有更加全面、客观认识的同时,也能获得更多历史知识。

目录

  • 版权信息
  • 自序
  • 第一讲 秦桧舞弊案:儿子孙子全都高中
  • 儿子应试,精选考官
  • 巧设召见,暗通关节
  • 儿子榜眼,秦桧不满
  • 孙子应试,遭遇陆游
  • 暗算陆游,孙子夺魁
  • 闯关失败,仅夺探花
  • 第二讲 沈同和代考案:白丁也考会试第一名
  • 白丁会元,舆论哗然
  • 抄袭范文,场内代考
  • 白卷会元,流放戍边
  • 第三讲 “贿买关节”案:讨小妾欢心引发的血腥大案
  • 私自纳妾,被迫转送
  • 藕断丝连,讨好小妾
  • 疯狂兜售,引发内讧
  • 卖主食言,盟友反目
  • 顶格判决,不畏御审
  • 第四讲 康熙五十年舞弊案:贿买举人与权力斗争的深度交织
  • 贡院“卖完”,财神游街
  • 心腹密奏,考官报告
  • 首派钦差,初审考生
  • 严审掮客,督抚卷入
  • 督抚争斗,贪廉对抗
  • 互相弹劾,拳脚相向
  • 停职审查,总督造势
  • 李煦偏心,曹寅公正
  • 审理艰难,犯人自杀
  • 照顾关系,延迟结案
  • 首次结案,未获认可
  • 再派钦差,肩负重任
  • 严审犯人,舆论点赞
  • 再次否决,京官会审
  • 狂送银子,果然中举
  • 拜把兄弟,内外勾结
  • 第五讲 俞鸿图卖秀才案:满街兜售录取名额
  • 腰斩传说,劫后复出
  • 学政敛财,知县兜售
  • 总督密奏,皇帝怒骂
  • 斩俞鸿图,放贿买者
  • 第六讲 八旗子弟闹考案:“任性”考生叫板皇帝
  • 考场森严,考生违纪
  • 传递舞弊,无所不用
  • 哄闹出场,考官隐瞒
  • 追查主犯,找带头者
  • 枪手难定,一波三折
  • 皇帝复试,考生叫板
  • 第七讲 岑照代考案:土司儿子难逃法网
  • 解元人选,巡抚质疑
  • 考生招供,皇帝不满
  • 重新审理,弄清真相
  • 严惩岑照,土司从宽
  • 第八讲 傅晋贤换卷案:偷天换日取解元
  • 解元热门,意外落榜
  • 试卷失踪,罗典较真
  • 闱墨露陷,商议私了
  • 院长敦促,巡抚调查
  • 巧妙换卷,神鬼难知
  • 第九讲 张謇冒籍案:悲催的科举时代的高考移民
  • 冷籍出身,冒籍报考
  • 苦读考中,被人敲诈
  • 自首坦白,获得同情
  • 第十讲 周福清贿赂考官案:鲁迅家“坠入困顿”的“变故”
  • 丁忧在家,同年主考
  • 五家出钱,周氏出力
  • 随从送信,考官较劲
  • 码头怒吼,东窗事发
  • 投案自首,家破人亡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成立于1989年2月,原系隶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的一家中央级出版。2010年4月2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与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正式签署文件,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实现了转企、改制、重组,成为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成员单位。出版社始终以“立足人大工作,服务民主法制”为宗旨,坚持正确的出版导向,开展各项出版工作,为宣传宪法、法律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挥了积极作用。出版社出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立法纪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法律宣讲》《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年鉴》,法律单行本系列、法律条文释义系列等一大批具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图书,为我国的民主法治建设做出了贡献。2009年,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被评为“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