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深入凶案现场,剖析杀人狂的病态内心世界,侦破连环命案迷局。

内容简介

公安大学犯罪学教授陆远,时隔多年回乡出席中学班主任的葬礼。从同乡好友口中,他得知两名中学女同学先后失踪。一番调查后,他惊讶地发现,最大的嫌疑人竟然就是已去世的中学班主任。

与此同时,市区刑警队正在全力追捕一个连环杀手,杀手的目标均是具有相同特质的女性。犯罪过程极其血腥变态,并带有诡异的仪式感——受害者的脸上被贴上面膜,食指被整根切断……

刑警队邀请陆远作为专家协助办案。随着调查深入,陆远发现,老同学的失踪案与市区的连环命案之间,竟然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目录

  • 版权信息
  • 楔子一
  • 楔子二
  • 第一章 第三个死者
  • 第二章 800公里
  • 第三章 连环凶案
  • 第四章 20年
  • 第五章 结盟作案
  • 第六章 兄弟
  • 第七章 第四个死者
  • 第八章 暗恋
  • 第九章 无名食指
  • 第十章 母亲
  • 第十一章 地理画像
  • 第十二章 真相
  • 尾声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3.8
6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一本被书封耽误的好书

    这本书的封面,实在是有点俗气。然而一旦翻开,便立刻被吸引,完全停不下来,竟一口气读完仍觉意犹未尽。作者的叙事能力实在令人叹服 —— 故事驾驭得游刃有余,每个角色都绝非脸谱化的 "工具人",而是有着丰富层次与立体感的鲜活存在。更难能可贵的是,书中大量警方专业术语和心理学术语信手拈来,既扎实又自然,极大丰富了故事的深度与广度,足见其在相关领域的深厚积累。一查作者背景才知,他竟是医学院出身,这也解释了为何书中法医鉴定部分的描写如此专业。多年来专注悬疑推理创作,2016 年代表作《犯罪心理档案》便已翻译成英文出版,此后又陆续推出《推理演绎法》《无人幸免》《未曾遗忘》等作品。尽管部分作品评分不算高,却为他积累了扎实的创作经验,而这部新作更可见其功底的成熟 —— 谋篇布局精妙,悬疑推理设计极具吸引力,案件间的关联暗藏玄机,难怪读来如此 "上头"。故事采用双线叙事:一条线中,刑警队副队长冯欢接手一起女性被割喉、食指连根切断的离奇案件,死者脸上还覆盖着一张中高端面膜,而这已是第三起相同手法的连环凶杀案。凶手智商极高、行踪成谜,调查一度陷入僵局。另一条线则围绕公安大学犯罪学副教授陆远展开。他回老家参加中学班主任的葬礼时,受老师女儿肖素素委托,调查其父生前是否与一名曾同班的漂亮女学生存在不当关系 —— 该女生当年突然失踪,至今杳无音信,而她的另一位好友也在一年前离奇消失。陆远在老家重逢了少年时期结拜的四兄弟,如今各自有了事业或家庭,却人人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他的调查,逐渐揭开小镇深埋的隐秘。冯欢的连环凶案与陆远的失踪案,看似独立却暗流涌动。最终,冯欢邀请陆远以犯罪心理顾问的身份加入专案组,试图通过心理侧写打开突破口。两人昼夜奋战,终于让案件迎来转机…… 随着调查深入,7 起诡异的断指割喉案、2 起跨度十五年的失踪案、5 段隐秘的禁忌之恋逐渐浮出水面。故事反转不断,不读到最后一章根本猜不透真凶,而真相揭晓时又毫无突兀感 —— 前文早已埋下细密伏笔,情节紧凑得让人不敢分神,稍有疏忽便可能错过关键,最终只会剩下恍然大悟的惊叹。书中涉及警察、普通市民、心理学从业者等众多角色,故事线错综复杂,却被处理得极具代入感。作者在剖析作案动机时,更将人性的复杂与幽微刻画得入木三分,笔力较之前又上了一层楼。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感觉这故事以大连为原型😄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博集天卷

      公司成立于2011年,中南博集天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策划出版了许多在社会上具有相当影响力的文化产品,拥有毕淑敏、蔡康永、大冰、郭敬明、高晓松、黄永玉、素黑、桐华、俞敏洪、袁腾飞、张嘉佳、张德芬、张小娴(排名不分先后)等作者以及彼得·巴菲特、马克·李维、威尔·鲍温和《秘密》作者朗达·拜恩等最优秀的作者团队,引领了一次又一次的文化潮流。中南博集天卷目前在一般竞争领域图书的市场占有率位居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