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从“爱”出发,成就更好的亲子关系。

内容简介

李中莹老师结合多年亲子关系的相关研究和实践,告诉读者,要想孩子有所不同,家长必须先在自己的思想、言谈、行为和情绪表现方面有所不同;自己不准备改变,而只想去改变孩子的家长是不会成功的。每个孩子都具备使他拥有一个成功快乐的人生所需的全部能力。家长只不过是帮助他把这份能力有效地释放出来。

本书从家长怎样看待自己的身份、理想的家庭环境、父母对待孩子的引导模式、因时施教、情绪教育、亲子沟通、正确对待孩子的学业、消除家长压力等方面行文,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亲子关系的各种技巧,为家长正确处理亲子关系提供了一整套实际有效的概念和做法,并用插图及表格的形式提供了一些简单易学的技巧,让家长很快就能掌握、运用,并见到实效。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一
  • 序二
  • 前言 有完整自我,才有孩子的美好未来
  • 1. “完整自我”建立的四个阶段
  • 2. 孩子内在的三大动力
  • 3. 建立完整自我的三大效果
  • 第一章 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
  • 1. 人格发展八大阶段及培养重点
  • 2. 四大成长黄金阶段,遵循规律培养
  • 3. 别用“听话”扼杀了孩子的自我发展
  • 4. 培养15项能力,助力孩子走好人生路
  • 第二章 关系第一,有关系才有教育
  • 1. 关系对了,教育才有效
  • 2. 正确的身份:和孩子成为一伙儿的
  • 3. 两种“时间”,修复受伤的亲子关系
  • 4. 心态对了,关系才会到位
  • 5. 良好关系的背后,是正确的信念
  • 第三章 做“三不”父母
  • 1. 什么是“三不”
  • 2. “三不”的修炼一:心态
  • 3. “三不”的修炼二:语言
  • 4. “三不”的修炼三:行为
  • 第四章 了解孩子的情绪
  • 1. 孩子情绪背后的根源
  • 2. 应对孩子情绪,三种态度要不得
  • 3. 合理的引导:EQ型情绪处理法
  • 4. 培养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
  • 5. 情绪上头太冲动?5个技巧迅速缓解
  • 第五章 精准有效的沟通
  • 1. 亲子沟通为何那么难?
  • 2. “会听”比“会说”更重要
  • 3. 有效沟通的20条原则
  • 4. 掌握一个核心技巧:“先跟后带”
  • 5. 身份定位,决定沟通效果
  • 第六章 如何应对孩子沉迷手机
  • 1. 成瘾的真相:多巴胺奖励
  • 2. 沉迷的背后,是未被满足的需求
  • 3. 家长的负向认知,导致情绪升级
  • 4. 解决的三大方向
  • 第七章 如何让孩子爱上学习
  • 1. 厌学的孩子,“四无”的青少年
  • 2. 转变观念:学习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 3. 孩子天生会学习,只是不爱被迫学习
  • 4. 大脑的一个机制,两种模式
  • 5. 让游戏助力孩子学习
  • 6. 要想学得快,多用内感官
  • 7. 了解孩子关于学习的信念
  • 8. 用目标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
  • 第八章 家长自我状态调控
  • 1. 放轻松,孩子并不需要满分父母
  • 2. 在爱孩子之前,请先爱你自己
  • 3. 爱自己的5个小技巧
  • 4. 连接父母,连接生命源头的爱
  • 结语 从“爱”出发,成就更好的亲子关系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4
8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亲子关系:孩子一生的幸福密码》

    【格式引文】
    李中莹,汤淼淼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25:194. 得到电子书:https://d.dedao.cn/FMPwltnGPafjxsVN 家长自我状态调控是关键。做父母之前,我们先是我们自己;爱孩子之前,父母也应学会先爱自己,只有自己内在的爱是充足的,我们才能让这份充足的爱流向孩子,滋养孩子的成长。成长的过程和每天的生活都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的压力和负面情绪,通过一些爱自己、理解和接纳自己的方式,我们可以保持情绪稳定,更好地陪伴孩子成长。更重要的是,从生命的层面,我们要连接父母这份源头的爱,让我们内心获得源源不断的力量和滋养,这才是支撑我们做得更好的源泉。亲子教育是一场充满挑战与收获的旅程,也是一场探索自我与重拾爱的旅程。通过学习,我们的内在发生了一些变化,在接下来的生活中,必然会发生某些改变。唯有爱,是成就世间一切幸福的最大力量。愿我们都能成为孩子生命旅程中最温暖的陪伴者、最坚定的支持者,携带着这份深沉的爱,陪伴孩子茁壮成长,共同创造一个充满幸福与希望的未来!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孩子不是问题,父母才是答案

      这本书是在一次刷短视频时看到李中莹老师点评家长的视频,勾起了我的兴趣,便顺手找来读。结果一口气读完,只能用四个字形容:酣畅淋漓。虽然作者不是李中莹老师本人,而是他的弟子,但书中内容却把 “亲子教育” 的核心讲得极其透彻。对我这种既是父亲、又长期反思育儿方式的人来说,这本书不仅说到了点子上,更让我对 “亲子关系” 这个词有了全新的理解。一、孩子的问题,根源都在大人身上书里有句话我非常认同:“所有孩子的问题,都是父母的问题。” 这听上去可能有些绝对,但越细想越觉得对。孩子是父母基因和家庭环境的产物。哪怕我们总以为问题出在 “他不听话”“他沉迷手机”“他不爱学习”,但本质上,是我们作为大人的心态、行为、关注力和连接能力出了问题。说得更直白一点:孩子的问题,其实反映的是我们自己做父母的 “功课还没做完”。二、关系优先,教育靠后书中反复强调一个核心观点 —— 亲子之间的 “关系” 永远比 “教育” 重要。这点我感受也很深。现在很多父母(包括曾经的我),总希望靠 “讲道理”“设规矩” 来让孩子听话,但却忽略了最基础的一件事:孩子信不信任你?欣不欣赏你?愿不愿意被你影响?如果你们之间没有真正的情感连接,那你说得再对、再科学,孩子也未必听进去。亲子关系不是 “上对下的控制”,而是一种双向的链接与共鸣。这本书提醒了我:孩子能不能听进去,取决于我们能不能走进他心里。三、教育孩子,不如先修自己作为父亲,我曾经也有 “恨铁不成钢” 的时刻,总想着把我自己没完成的期待全压在孩子身上。但读完书我才明白,这恰恰是我们最常犯的错。我们总说要 “为孩子好”,但其实更应该反问一句:“我自己真的准备好做个好父母了吗?” 书中还提到一个现实问题,比如孩子沉迷手机,其实多数情况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父母自己的懒惰。我必须承认,自己有时候也会因为忙或者累,就随手把手机递给孩子 “打发时间”;或者即使陪着他,心思却还在工作上。那种 “人在心不在” 的陪伴,其实毫无意义。这本书帮我照见了自己很多问题,也让我更加坚定了一件事:想改变孩子,先修正自己。四、我不是一个完美的爸爸,但我在努力成为更好的爸爸说实话,我不是什么 “特别会带娃” 的人,也没有那么多理论知识。但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我和孩子之间的关系,也让我意识到:爱不是嘴上说说,而是细节和陪伴;教育不是纠错,而是引导和示范;成长不只是孩子的成长,更是父母自己的修行。我可能还远远不够好,但我有一个优点:我知道自己做得不够好,并愿意改正。我相信,父母的每一次反思,都会在孩子的内心种下一个新的种子。总结如果你也是一个在育儿中困惑、焦虑、想寻求改变的父母,强烈推荐这本书。它不是教你一套 “万能教育法”,而是从底层逻辑告诉你 —— 真正能带来改变的,不是 “教育技巧”,而是 “亲子关系” 的修复与重建。我们无法决定孩子一生的命运,但我们能用有温度的关系,为他打下幸福的底层脚手架。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电子工业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成立于1982年10月,是国务院独资、工信部直属的中央级科技与教育出版社,是专业的信息技术知识集成和服务提供商。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一家以科技和教育出版、期刊、网络、行业支撑服务、数字出版、软件研发、软科学研究、职业培训和教育为核心业务的现代知识服务集团。出版物内容涵盖了电子信息技术的各个分支及工业技术、经济管理、科普与少儿、社科人文等领域,综合出版能力位居全国出版行业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