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85千字
字数
2016-0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对中国古代天文与人文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从天文考古学的角度探讨上古宇宙观的一次尝试。古人知天敬天的历史也就是他们创造文明的历史,因此,天文学对于传统的时空观、政治观、宗教观、哲学观、科学观的形成都产生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祭祀制度、丧葬制度、礼仪制度以及典章名物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显然,天文学作为传统文化之源,无疑是解读中国传统文化的必由途径。
本书为修订版,为保持初版原貌,唯于文字修订润饰,个别意犹未尽处略有增补。初版后记中提到的两文以及其后发表的相关论作未予收入。
目录
- 版权信息
- 弁言
- 第一章 论时空
- 第一节 从空间到时间
- 第二节 中央与四方
- 第三节 古代时空观的演进
- 第四节 方位、时间与八卦的关系
- 第五节 时间的对称与延伸
- 第二章 礼天与祭祖
- 第一节 上帝与人祖
- 第二节 帝廷的建构
- 第三节 以祖配天
- 第四节 夏社研究
- 第三章 封禅文化研究
- 第一节 封禅文化之滥觞
- 第二节 新莽封禅玉牒研究
- 第三节 封禅礼仪之演变
- 第四章 古代天文学与古典哲学
- 第一节 战国竹书《太一生水》研究
- 第二节 儒家道德思想渊源考
- 第五章 古代天文学与古典数学
- 第一节 红山文化圜丘与的原始表达式
- 第二节 红山文化方丘与勾股定理的证明
- 第三节 红山文化圜丘、方丘的综合分析与圆周率
- 征引文献简称
- 后记
- 再版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