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对“伊斯特林悖论”进行以(经济)社会学为主进行多元诠释。

内容简介

本书以“中和·‘社会’主义”文化图示为表征的新价值观体系服务于当代中国“调节性元价值”建设。

具体而言,其内涵更侧重于社会文化体系重塑层面的“双重价值”导向。例如,既强调基于历史向度的“家园”理念价值(如“敬畏”),也强调基于现代向度的“社会”理念价值(如“制衡”),以及它们之间的融合共生。

其中,前者主要关涉社会构建的“社会特性”,后者主要关涉社会构建的“互动特性”,二者融合体现于倡导在恢复传统社会或乡土社会文化价值基础上向工商社会或法理社会文化价值迈进。

目录

  • 版权信息
  • 出版说明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
  • 第二节 “伊斯特林悖论”概念的厘定与使用说明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框架
  • 二、资料收集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步骤与技术路线图
  • 五、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多元视野“幸福”观之比照研析
  • 一、何谓幸福?
  • 二、多元学科视野“幸福”观之比照
  • 三、幸福的层级性:以个体幸福感与国民幸福指数为例
  • 四、发展趋势变迁:从“国民经济账户体系”到“国民幸福账户”体系
  • 第二节 国内研究现状
  • 一、国内经济学界的幸福研究
  • 二、国内心理学、统计学暨社会学的幸福研究
  • 三、国内从事幸福研究文献整理的研究概况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共识与尚待丰富之处
  • 一、共识
  • 二、尚待丰富之处
  • 第三章 文化定向之下幸福暨幸福悖论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文化”与文化定向概念的厘定与使用说明
  • 第二节 文化定向之下幸福研究的理论阐释
  • 第三节 中心命题的提出
  • 第四章 文化定向之下幸福暨幸福悖论研究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探索性案例研究法的设计与运用
  • 一、本书为何主要使用案例研究法
  • 二、案例使用的数量和层次性
  • 三、案例研究的研究对象
  • 四、案例选择标准
  • 五、本案例研究的分析策略
  • 六、本案例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 第二节 文化向度与幸福达致的实地调研及发现
  • 一、调研情况总体介绍
  • 二、幸福与否,以“蛋糕”危机为案例
  • 三、礼俗参与,幸福生活的润滑剂——顺德区大良街道调查启示
  • 四、归去来兮,重建“家园”——顺德区杏坛镇调查启示
  • 五、社团价值,成长于社会组织改革——顺德区容桂街道调查启示
  • 第五章 影响幸福达致的文化模型构建
  • 第一节 理论与经验论证回顾
  • 一、理论论证
  • 二、经验论证
  • 第二节 影响幸福达致文化模型的提出
  • 第六章 从“生产导向”到“幸福导向”:关于中国社会发展新转向的思考
  • 第一节 对GDP指标的反思:从“生产导向”到“幸福导向”
  • 一、关于发展趋势变迁的国际与国内反思
  • 二、幸福社会建设的现实价值
  • 第二节 “中和·‘社会’主义”文化模型构建:一个具体运用
  • 第三节 文化定向发展的政策建议
  • 一、国内现有文化建设反思
  • 二、文化定向发展的政策建议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不足与进一步研究展望
  • 一、不足之处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参考文献
  • 二、外文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访谈提纲(开放式)
  • 附录2 顺德幸福研究调查问卷
  • 一、主观幸福感
  • 二、社会公平与社会地位
  • 三、社会参与
  • 四、人力资本、政治资本与社会资本
  • 五、公共服务
  • 六、文化
  • 七、健康
  • 八、个人基本情况
  • 附录3 问卷设计、抽样说明及数据基本情况简介
  • 附录4 本立项课题前期研究成果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浙江大学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创立于1984年5月,是教育部主管、浙江大学主办的国家一级出版社,承浙大几代学人“求是”“创新”精神,为一个拥有图书、期刊、电子、音像和数字等各类出版资质,出版范围涵盖理工农医和人文社科等多个学科领域,年出版新书1500种以上的综合性出版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