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四库总目》研究:文献编与经学思想编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文献编与经学思想编两部分。文献编部分除一篇撰写目的在重新检讨《四库总目》殿本与浙本的关系之外,其余各篇均在探讨现存于世的各种提要与《四库总目》稿本的编纂时间与文献价值,试图藉此建立各种提要的先后顺序与《四库总目》稿本的年代系谱,为未来进一步比较各阶段稿本的异同预作张本。经学思想编部分则以探讨《四库总目》定本的经学观为主要目的,藉以了解此书在“汉宋对峙”的核心观念下,如何阐释各种经书讨论的主要问题。

目录

  • 版权信息
  • 《嶽麓書院四庫學叢書》編委會
  • 總序
  • 上編 文獻編
  • 《四庫全書初次進呈存目》初探 ——編纂時間與文獻價值
  • 一、前言
  • 二、《四庫全書初次進呈存目》簡述
  • 三、《四庫全書初次進呈存目》編纂時間的討論
  • 四、《四庫全書初次進呈存目》的文獻價值
  • 五、結語
  • 《四庫全書總目》“浙本出於殿本”説的再檢討
  • 一、前言
  • 二、“浙本出於殿本”説溯源
  • 三、“浙本出於殿本”説的證據與討論
  • 四、浙本底本爲文瀾閣抄本《四庫全書總目》的提出與討論
  • 五、關於浙本底本的推測
  • 六、結語
  • 重論天津圖書館藏《紀曉嵐删定〈四庫全書總目〉稿本》的編纂時間與文獻價值
  • 一、前言
  • 二、“津圖《紀稿》”内另有誤羼入的其他《總目》稿本殘卷
  • 三、“津圖《紀稿》”編纂時間的討論
  • 四、附論:“津圖《紀稿》”與陳垣所得《四庫全書總目》殘稿的關係
  • 五、“津圖《紀稿》”的文獻價值
  • 六、結語
  • 上海圖書館藏《四庫全書總目》殘稿編纂時間蠡探
  • 一、前言
  • 二、“上圖殘稿”羼有其他資料
  • 三、“上圖殘稿”編纂時間蠡測
  • 四、結語
  • 重論臺北“國圖”所藏《四庫全書總目》稿本殘卷的編纂時間與文獻價值
  • 一、前言
  • 二、“央圖《殘卷》”的收藏者與殘存内容
  • 三、“央圖《殘卷》”的編纂時間
  • 四、“央圖《殘卷》”的文獻價值
  • 五、結語
  • 附録:“央圖《殘卷》”、武英殿本《總目》史部著録各書對照表
  • 下編 經學思想編
  • 《四庫全書總目》與漢宋之學的關係
  • 一、前言
  • 二、編纂《四庫全書總目》一書的提出與確立
  • 三、《四庫全書總目》崇漢黜宋的學術傾向
  • 四、《四庫全書總目》崇漢學所引發的相關問題
  • 五、結語
  • “各明一義”與“易外别傳” ——《四庫全書總目》對宋元明儒《易》學的評論
  • 一、前言
  • 二、《四庫全書總目》論宋元明儒的《易》學
  • 三、對《四庫全書總目》論宋元明《易》學的討論
  • 四、結語
  • “《書》以道政事” ——試論《四庫全書總目》的《尚書》學觀
  • 一、前言
  • 二、《尚書》類不論漢宋學的原因
  • 三、論歷代《尚書》學的主要議題
  • 四、《總目》對《尚書》學的觀察
  • 五、結語
  • 《四庫全書總目》論宋代經學 ——以《春秋》學爲例
  • 一、前言
  • 二、《四庫全書總目》論宋代《春秋》學
  • 三、對《四庫總目》批評觀念的討論
  • 四、結語
  • 《四庫全書總目》對宋學的觀察與批評 ——以《四書類》爲例
  • 一、前言
  • 二、《四庫全書總目》對宋元明三朝《四書》學發展的評論
  • 三、《總目》評宋學:宋學的最大流弊在各立門户,黨同伐異,攻訐不休
  • 四、試論《總目》批評宋學的原因
  • 五、結語
  • 乾隆皇帝的經學思想及其發展 ——兼論與《四庫全書總目》編纂的關係
  • 一、前言
  • 二、乾隆皇帝的治學觀點
  • 三、乾隆經學思想的發展:由尊宋轉爲崇漢
  • 四、試論乾隆經學思想轉變的原因
  • 五、乾隆經學思想轉變對《四庫全書》與《總目》的影響
  • 六、結語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华书局

中华书局,全名为中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一家集编辑、印刷、出版、发行于一体的出版机构,于1912年1月1日由陆费逵筹资创办于上海。创立之初,以出版中小学教科书为主,并印行古籍、各类科学、文艺著作和工具书等。同时,中华书局还自办印刷厂,至1937年拥有印刷机械300余架,职工1000余人。1954年5月,中华书局总部迁址北京,1958年改为以整理古籍为主的专业出版社,在整理出版古籍和学术著作方面更有长足的进展,从而享誉海内外。曾出版《中华大字典》《四部备要》《图书集成》《中华百科丛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