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本尝试建构中国本土刑法教义学理论的体系化的学术专著,也是一本致力于引入德国理论解析中国刑法中的争议问题的创新之作。

内容简介

当代中国刑法教义学经历了政治化工具的教义学、作为解释学工具的教义学及作为学科精致化工具的教义学三个发展节点。开展教义学研究需要警惕对德、日刑法教义学的过度路径依赖,突破“移植教义学”研究瓶颈,自觉立足中国法律实践观照中国法律问题,在承继与反思德国刑法教义学理论基础上努力尝试本土教义学理论建构。

本书将德国刑法教义学的基本理论与中国本土刑法教义学研究方法有机融合,充分应用于中国刑法总论的方向性、基础性基本命题和刑法分论的多发、热点、新型问题的研究中,为中国刑法情节犯、不作为犯、财产犯罪、网络犯罪等问题困境寻找教义学上能够证成的答案,为我国司法实务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理论工具。

书中也尝试以中国刑法命题为试金石对德国相关刑法教义学理论进行科学性、适用性检验,并以此为基础致力于探索建构中国刑法教义学的路径与方案,不仅有鲜明的实践意义,也有突出的学术价值。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一
  • 序二
  • 序三
  • 自序
  • 第一章 刑法教义学基本理论流派:问题与抉择
  • 第一节 法益理论与规范效力理论:刑法教义学的两种基本解释模型
  • 一、法益理论与规范效力理论概述
  • 二、法益理论与规范效力理论之争
  • 第二节 法治国的洁癖?
  • 一、引言:作为敌人的敌人刑法?
  • 二、敌人刑法:雅各布斯的逻辑
  • 三、对话敌人刑法理论
  • 四、敌人刑法的刑事政策背景:“新惩罚主义”
  • 五、结语
  • 第三节 角色与管辖:风险判断与特殊认知
  • 一、一个不可能的概念:“中立”的“帮助犯” ?
  • 二、中立帮助犯可罚性主、客观说之争:教义学角度的解析
  • 三、中立帮助犯行为客观意义与主观意义的分离:经验现象学( empirisch-phänomenologisch)层面的剖析
  • 四、中立帮助犯的教义学内核:特殊认知的两种归途
  • 五、我国刑法中立帮助犯“明知说”之证成
  • 六、结语
  • 第二章 犯罪论的中国面向
  • 第一节 犯罪论理论之结:情节犯与我国刑法构成要件特征
  • 一、定量因素与犯罪构成关系的国内研究现状
  • 二、德国刑法中的犯罪量化理论
  • 三、我国犯罪构成的构成要件性
  • 四、情节犯之情节的教义学解剖
  • 五、结语
  • 第二节 不作为犯理论之教义学匡正
  • 一、先行行为作为义务之理论谱系归整及其界定
  • 二、论犯罪行为人的先行行为保证人地位
  • 第三章 财产犯罪教义学的本土维度
  • 第一节 盗窃罪之“非法占有目的”之辨
  • 一、非法占有目的之概念
  • 二、非法占有的对象:物的存在形式说、物的价值说与综合说
  • 三、物的存在形式说、物的价值说与综合说的检验与适用
  • 四、财产性利益是否可以成为盗窃罪的行为对象?
  • 五、结论:关于使用盗窃问题
  • 第二节 诈骗罪不法之困:错误理论、处分理论与交易基础信息操纵理论
  • 一、描述:被害人与行为人视角叠加中的诈骗罪教义学图景
  • 二、解构:关系犯与自我损害概念误区
  • 三、重构:作为交易基础信息操纵的诈骗罪
  • 四、结语
  • 第三节 隐瞒真相型社保诈骗案之教义学解析
  • 一、问题的引出
  • 二、默示型欺骗理论适用性检讨
  • 三、不作为诈骗罪的探讨
  • 四、结语
  • 第四章 网络刑法教义学的中国方案
  • 第一节 网络信息涉罪归责的逻辑
  • 一、归责的逻辑起点:信息网络传播服务行为
  • 二、信息网络传播服务行为法益侵害的类型:交流犯与非交流犯
  • 三、谁发布的信息? ——以非法信息来源进行区分的二分法归责逻辑
  • 四、对自己发布信息的责任——网络内容提供者责任
  • 第二节 网络共同犯罪归责
  • 一、对他人发布信息的两种归责路径
  • 二、网络共同犯罪归责路径
  • 第三节 网络不作为犯归责路径
  • 一、形式法律义务理论
  • 二、功能二分理论
  • 后记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