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宗教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88千字
                       字数
                        2013-09-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追踪和阐释了黑格尔国家观的主旨和意图。
内容简介
本书旨在追踪和阐释黑格尔国家观的主旨和意图,以贴近文本的精细解读,展示黑格尔为何将国家、国家的根本构造(宪制)与伦理生活、民族精神相勾连,如何借助对法权和自由的理解协调了现代主体自由与国家的普遍性。
目录
- 版权信息
 - 导读
 - 引论
 - 一、黑格尔体系的“抗译性”与本书聚焦的主题
 - 二、时代带给黑格尔的问题:现代世界的分裂
 - 三、黑格尔的担当:寻求和解
 - 第一章 国家相关问题在黑格尔早期宗教视野中的萌芽
 - 一、痛苦的仰慕:民众宗教与民族精神
 - (一)古希腊民众宗教中的自由精神
 - (二)古希腊民众宗教是主观宗教与客观宗教未分化的状态
 - (三)追寻日耳曼民族精神之源
 - 二、冷静的拷问:实定性与自由
 - (一)宗教的实定性与自由
 - (二)古典自由的丧失与国家的分裂
 - (三)道德法则的准实定性与主观自由
 - 三、和解的尝试:由爱和生命实现统一
 - 第二章 在德意志的十字架中寻找理性的蔷薇花
 - 一、德意志不再是一个国家
 - (一)黑格尔的方法:“就从罗陀斯起跳”
 - (二)德意志统一的假象
 - (三)国家的定义
 - 二、重新奠基:国家的伦理生命
 - (一)击破探讨自然法的两种现代方式
 - (二)绝对伦理生活:克服政治私法化
 - 第三章 认识作为伦理世界的国家
 - 一、法权、自由、伦理生活辨析
 - (一)黑格尔对“自由”的理解
 - (二)“法权”与“伦理生活”解析:作为伦理哲学的自然法
 - 二、国家是伦理理念的现实
 - (一)国家法权高于抽象法权
 - (二)国家是具体自由的实现
 - 三、宪制是国家有机体的组织和生活过程
 - (一)宪制:生活方式的古今和解
 - (二)好的宪制养育好的公民
 - 结语 国家与世界历史
 - 附录 黑格尔的“绝对时刻”——关于世界历史哲学的断想
 - 参考文献
 - 致谢
 
                        展开全部
                        
出版方
清华大学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80年6月,是由教育部主管、清华大学主办的综合出版单位。植根于“清华”这座久负盛名的高等学府,秉承清华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文精神,清华大学出版社在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里,迅速成长起来。清华大学出版社始终坚持弘扬科技文化产业、服务科教兴国战略的出版方向,把出版高等学校教学用书和科技图书作为主要任务,并为促进学术交流、繁荣出版事业设立了多项出版基金,逐渐形成了以出版高水平的教材和学术专著为主的鲜明特色,在教育出版领域树立了强势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