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74千字
字数
2022-1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以监察与司法的衔接机制为题展开研究。
内容简介
监察与司法的衔接问题是当前监察理论研究和刑事司法实践面临的共同难题。
本书从“条文”和“实践”两个角度出发,对有关监察法与刑事诉讼法在两法衔接中的条文规定运用法解释学的方法展开细致分析;对监察调查与刑事司法在程序衔接机制中的地方经验和问题展开实证调研和理论分析,系统性地梳理并探讨了监察与司法衔接中涉及的主要争议问题。
本书以问题为导向和突破口,通过现象描述和问题破解,诠释条文背后的法理依据,并在此基础上为一线办案设计更为具体的操作规范,为《监察法实施条例》等相关规范性文件的实施和完善提供理论依据和操作指南,也为不断丰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刑事诉讼理论,助推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提供智力支持。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
- 导言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概况
- 二、监察与司法衔接的理论基础
- 三、监察与司法衔接的基本原则
- 四、立法层面监察与司法衔接的规范性梳理
- 五、监察与司法衔接的研究框架与基本内容
- 第一章 监察与司法的管辖衔接
- 一、监察机关案件管辖的范围与特点
- 二、互涉案件管辖中的主办与协助
- 三、共有管辖权案件中的分工与协商
- 四、移送案件级别管辖的对应与衔接
- 五、移送案件地区管辖的对应与衔接
- 六、公安、监察与检察三机关职能管辖错位的协调衔接
- 七、本章结语
- 第二章 监察与司法的证据衔接
- 一、刑事诉讼中监察证据的资格认定
- 二、对监察证据证据能力审查的程序衔接
- 三、对监察证据证明力审查的程序衔接
- 四、本章结语
- 第三章 监察与司法的案件移送和强制措施衔接
- 一、监察案件的移送与受理
- 二、留置与强制措施的衔接
- 三、未予留置案件强制措施的衔接
- 四、强制措施转留置的衔接问题
- 五、退回补充调查的阶段定位与强制措施运用
- 六、本章结语
- 第四章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在监察与司法衔接中的适用
- 一、监察程序中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规范解读
- 二、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在“两法”衔接中的认识差异和程序抵牾
- 三、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在监察与司法有效衔接中的完善建议
- 四、本章结语
- 第五章 检察提前介入机制在监察与司法衔接中的适用
- 一、检察提前介入的历史谱系梳理:由来发展与功能演变
- 二、检察提前介入监察:两种形态对比分析中的法理探寻
- 三、检察提前介入监察的机制构建
- 四、本章代结语:检察提前介入监察的相关问题思考
- 第六章 特殊不起诉在监察与司法衔接中的适用
- 一、特殊不起诉的适用条件一:重大立功
- 二、特殊不起诉的适用条件二:国家重大利益
- 三、特殊不起诉的核准程序和救济路径
- 四、选择性起诉背后的理论前瞻
- 五、本章结语
- 第七章 职务犯罪案件缺席审判在监察与司法衔接中的适用
- 一、引言
- 二、缺席审判在监察与司法衔接中适用的理论基础
- 三、职务犯罪案件适用缺席审判的共识性条件
- 四、缺席审判程序适用中的协调配合
- 五、缺席审判程序适用中的权利保障
- 六、本章结语
- 第八章 退回补充调查在监察与司法衔接中的适用
- 一、比较视野下“应当”退回补充调查的法理分析
- 二、退回补充调查的适用原则和适用情形
- 三、退回补充调查中的程序衔接
- 四、相关配套机制的构建与完善
- 五、本章结语
- 第九章 监察与司法衔接中的权利保障研究
- 一、监察法提供了权利保障的法律依据
- 二、权利侵犯的可能隐忧
- 三、监察与司法衔接中具体的权利保障
- 四、本章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