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总结探讨钢筋混凝土保护方法和材料,提供保护指导。

内容简介

钢筋混凝土文物建筑的保护是文物保护领域比较新的方向,过去很少有人从事这方面的研究,但随着大量的近现代建筑被列入文物保护单位,这方面的保护需求急剧增加。除了建筑结构方面的保护,钢筋混凝土作为一种面世才一百多年的新型工业时代的建筑材料,它的劣化特点、保护处理方式都和传统的古代材料很不一样。

本书从材料的角度探讨钢筋混凝土文物建筑的保护方法,对这类建筑材料的特点、维护处理的方法做了总结,并结合文物建筑的调查,分析了这类建筑出现的典型病害,提出了新的保护方法和保护材料。通过一系列实验研究对这些方法和材料进行评价,从而为近现代文物建筑的保护提供前瞻性的指导。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一章 钢筋混凝土建筑遗产的保存状况
  • 1.1 近现代建筑遗产数量的剧增
  • 1.2 钢筋混凝土腐蚀的危害
  • 1.3 钢筋混凝土文物历史建筑保存状况的案例分析
  • 1.3.1 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山海岸牌坊
  • 1.3.2 沿海城市近现代建筑遗产
  • 第二章 钢筋混凝土建筑材料
  • 2.1 水泥
  • 2.2 骨料
  • 2.3 钢筋
  • 2.4 其他添加剂
  • 第三章 钢筋混凝土的老化与腐蚀
  • 3.1 冻融破坏
  • 3.2 硫酸盐侵蚀
  • 3.3 碱骨料反应
  • 3.4 碳化反应
  • 3.5 氯离子侵蚀
  • 3.6 钢筋的腐蚀
  • 第四章 钢筋混凝土建筑遗产的保护方法
  • 4.1 局部修复
  • 4.2 表面处理
  • 4.3 阻锈剂
  • 4.4 钢筋混凝土保护方法的总结与思考
  • 第五章 钢筋混凝土建筑遗产的电化学保护
  • 5.1 牺牲阳极
  • 5.2 阴极保护
  • 5.3 电化学除氯
  • 5.4 电化学再碱化
  • 5.5 双向电迁移
  • 5.6 电沉积和电化学加固技术
  • 5.7 电化学保护法总结
  • 第六章 新型电迁移型阻锈剂
  • 6.1 多功能电迁移阻锈材料的筛选
  • 6.1.1 有机硅季铵盐的阻锈性能
  • 6.1.2 氨基硅烷的阻锈效果
  • 6.2 阻锈剂电迁移后性能的比较
  • 6.2.1 实验方法
  • 6.2.2 阻锈效果的评价与讨论
  • 6.2.3 小结
  • 6.3 阻锈剂对混凝土的影响
  • 6.3.1 实验方法
  • 6.3.2 结果与讨论
  • 6.3.3 小结
  • 第七章 保护处理对混凝土的影响
  • 7.1 保护材料对混凝土的影响
  • 7.1.1 研究材料
  • 7.1.2 实验过程与评价方法
  • 7.1.3 结果与讨论
  • 7.1.4 小结
  • 7.2 保护材料的案例
  • 7.2.1 实验方法
  • 7.2.2 测试结果
  • 7.2.3 综合评估分析和小结
  • 7.3 保护处理对混凝土微观结构的影响
  • 7.3.1 电化学除氯的影响
  • 7.3.2 电化学再碱化的影响
  • 7.3.3 双向电迁移的影响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浙江大学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创立于1984年5月,是教育部主管、浙江大学主办的国家一级出版社,承浙大几代学人“求是”“创新”精神,为一个拥有图书、期刊、电子、音像和数字等各类出版资质,出版范围涵盖理工农医和人文社科等多个学科领域,年出版新书1500种以上的综合性出版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