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97千字
字数
2016-05-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全球化不限于现代资本主义,从历史深度和地理广度探讨人类会晤。
内容简介
虽然很多学者认为全球化的时间是和现代性的时期(1800年至今)相一致,或者说是和(现代的)资本主义时期(1500年以后)相吻合,或者说是现代世界“西方化”的延伸,但本书作者采用了更广阔的视角,从历史的深度和地理的广度来探讨全球化,比如宗教中的普世主义是否是全球化的最早蓝图?比如历史上犹太人的迁徙是否是全球化的先期?比如世界历史上的“希腊化”及其所带来的文化繁荣是否属于某种“全球化”?作者认为,全球化无论在时间E还是地理上,都是多场合更广泛、更深入的人类会晤。
目录
- 版权信息
- 总序FOREWORD
- 再版序PREFACE TO THE SECOND EDITION
- 致谢Acknowledgments
- 导言Introduction
- 第一章 全球化:共识与争议Globalization: Consensus and Controversies
- 〉》共识
- 〉》争议
- 〉》 结语
- 第二章 全球化与人的整合:我们都是移民Globalization and Human Integration: We Are All Migrants
- 〉》 全球化的过程是深刻的历史过程
- 〉》乌托邦景象:把人类联合看作是一个主题
- 〉》 发展不均衡的全球化
- 〉》我们都是移民:迁移和人类团结
- 第三章 全球化与文化:三种范式Globalization and Culture: Three Paradigms
- 〉》 文明的碰撞
- 〉》麦当劳化
- 〉》融杂:文化之根
- 〉》未来
- 〉》小结
- 第四章 融杂性的全球化Globalization As Hybridization
- 〉》复数意义上的全球化
- 〉》 全球化与现代性
- 〉》结构上的融杂
- 〉》全球化的融合
- 〉》将融杂理论化
- 〉》融杂的政治性
- 〉》后融杂
- 〉》 未来的变化
- 〉》小结
- 第五章 融杂,那又如何?反融杂观的回击与识别之谜Hybridity, So What? The Anti-Hybridity Backlash and the Riddles of Recognition
- 〉》融杂的种种变化
- 〉》反融杂的回应
- 〉》“融杂唯有作为对本质主义的批评时才有意义”
- 〉》 殖民时代真的如此本质主义吗?
- 〉》融杂是一个依赖性的概念
- 〉》“所有的文化和语言都是混融的”这一断言毫无价值
- 〉》融杂对自我认同的程度有着重要意义
- 〉》融杂的讨论表明了西方霸权主义的衰落
- 〉》世界主义的新文化阶层寻求领导权,承载着关于融杂的讨论
- 〉》“当知识分子赞扬跨界时,真正的跨界者——流氓无产者却活在对界限的持续恐惧中”
- 〉》融杂与长期性
- 〉》对界限的盲目崇拜与生死攸关
- 〉》不同文化对待融杂态度各异
- 〉》融杂的几种模式
- 〉》那又如何?
- 第六章 全球化是相互交织的:东西方相互渗透Globalization Is Braided: East-West Osmosis
- 〉》东—西方
- 〉》伊斯兰与西方
- 〉》东方化,西方化,再兜回来
- 第七章全球混融Global Mélange
- 参考文献Bibliography
- 索引Index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的前身是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成立于1985年,是改革开放后最早成立的大学出版社之一。其上级主管单位是中国传媒大学,业务上受国家教育部社科司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指导。2004年9月改称现名。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现有播音主持、语言艺术、新闻传播、影视艺术、媒体管理、编校译中心等六个编辑部,以及市场中心、出版部、行政与总编办公室、财务部、数字出版部、经营中心等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