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97千字
字数
2016-12-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中国古代戏曲观研究全景图
内容简介
本书的重心在于中国古代戏曲观研究。它以中国古代戏曲学文献为依据,以“何谓戏曲”(本质、本源论)和“戏曲何为”(功能、作用论)为焦点,在诗学与戏论两个层面上,梳理中国古代戏曲观的历史变迁,力求描绘出一幅从两汉到晚清的“古代戏曲观”图谱。全书由导论、余论和八个章节构成, 已入选后期资助,按照相关规定执行。
目录
- 目录
- 绪论 “观念史”视域下的戏曲研究
- 第一章 “戏”“乐”先在:元代之前的“泛戏剧”观
- 第一节 何谓“泛戏剧”
- 第二节 “散乐”“百戏”“杂剧”中的“泛戏剧”观
- 第三节 唐宋部分典籍中的“泛戏剧”观
- 第四节 “泛戏剧”观的根本
- 第二章 “歌”“舞”接续:元代“声色”本位的戏曲观
- 第一节 舞台主体的变化与市井文化的兴起
- 第二节 张炎、胡祗遹、燕南芝庵的“声色”论
- 第三节 夏庭芝的“声色”立传
- 第三章 “诗”“教”转向:元代明初的诗学戏曲观
- 第一节 戏曲的“文人化”与“尊体”
- 第二节 周德清、钟嗣成的“文律”论
- 第三节 朱权的“太和正音”
- 第四章 “词”“律”摇摆:明中后期的曲学戏曲观
- 第一节 李开先的转型与“辨体”
- 第二节 本色之辨
- 第三节 名剧之辨
- 第四节 意法之辨
- 第五节 “双美”:曲学之理想
- 第五章 “风”“月”回归:晚明的剧学戏曲观
- 第一节 “嘲风弄月”的回归与“得体”
- 第二节 王骥德的“剧戏”说
- 第三节 徐复祚等人的“寓言”说
- 第四节 凌濛初、孟称舜等人的“当行”论
- 第六章 “案”“场”并行:清初“总结”为本的综合戏曲观
- 第一节 “询唤”与“复古”
- 第二节 “尊”“辨”“得”一体论
- 第三节 李渔的“总结”和“综合”
- 第七章 “花”“雅”较量:清中叶的“民间化”戏曲观
- 第一节 “花雅”之争
- 第二节 “乱弹”之兴
- 第三节 “演员本位”之回归
- 第四节 焦循的“民间化”
- 第八章 “戏”“曲”一体:晚清民初“会通”为尚的现代戏曲观
- 第一节 “西学东渐”:从器物、制度到观念
- 第二节 京剧变革:从舞台实践到理论研究
- 第三节 王国维的“集大成”意义
- 余论 “戏曲观念史”研究之续想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