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阿根廷作家皮格利亚代表作《人工呼吸》,颠覆传统侦探小说模式,展现独特魅力。

内容简介

阿根廷作家里卡多·皮格利亚曾获西班牙“文学评论奖”、“罗慕洛·加列戈斯国际小说奖”及“阿根廷作家协会最高荣誉奖”等重要奖项,在当代阿根廷文坛乃至西班牙语文坛占有重要地位。长篇小说《人工呼吸》发表于1980年,是皮格利亚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被誉为当代阿根廷最出色的10部小说之一。30多年来,文学评论家对小说进行了多维度的解读,主要集中在历史角度、后现代文学及元小说等方面。在认真研读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后,我们试图独辟蹊径,从后现代侦探小说的角度对《人工呼吸》进行解读诠释,通过对这部作品的文本分析,阐释皮格利亚侦探小说的创作特点。我们认为,《人工呼吸》在谜团设置、侦探与罪犯形象、叙事结构等方面颠覆了传统侦探小说的模式,是一部具有后现代侦探小说特征的作品。此外,《人工呼吸》还是皮格利亚展示其“两个故事”、“文人型侦探”及“侦探型读者”等创作理念的文学载体,集中展现了作者侦探小说创作的独特魅力。

目录

  • 封面
  • 书名页
  • 版权页
  • 内容简介
  • 作者简介
  • 《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编辑委员会
  • 总序
  • 摘要
  • Extracto
  • 目录
  • 绪论
  • 第一章 皮格利亚与侦探小说
  • 第一节 侦探小说
  • 第二节 阿根廷侦探小说
  • 第三节 皮格利亚与侦探小说
  • 第二章 皮格利亚侦探小说创作特征
  • 第一节 “两个故事”
  • 第二节 “文人型侦探”
  • 第三节 “侦探型读者”
  • 第三章 探寻抽象的谜团:《人工呼吸》中的文人型侦探
  • 第一节 追踪个人历史及国家历史谜团的文人型侦探
  • 第二节 从边缘视角审视国家历史的文人型侦探
  • 第三节 探寻文学与历史谜团的文人型侦探
  • 第四章 隐藏真实的意图:皮格利亚对《人工呼吸》的加密
  • 第一节 阿根廷“肮脏战争”时期的文学创作环境
  • 第二节 《人工呼吸》:一部加密的文本
  • 第五章 追寻文本的真相:侦探型读者对《人工呼吸》的解码
  • 第一节 侦探型读者:探究《人工呼吸》中的空白
  • 第二节 侦探型读者:挖掘《人工呼吸》隐藏的故事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索引
  • 致谢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