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微博舆论场研究:从生成机制到功能分析

内容简介

本书从评价理论视角切入分析微博舆论,深入考察了微博舆论场、微博舆论场话语的生成机制和意见倾向、微博舆论场的话语体系和舆论生态、微博舆论场的评价资源、微博舆论场中的标签词语、微博舆论场的立场话语体系、微博舆论场的评价参数和微博舆论场中评价的功能等重要议题。全书语料丰富,内容翔实,用例精当,理论多元。宏观讨论与微观分析相结合,强调意义的互动协商,动态建构,这是一种动态的、在线生成的视角。本论著是对语义学理论的一大贡献,充分地验证了功能语言学强大的社会解释力。对于言语交际、语言教学、语料库建设、机器翻译、话语分析、社会评价、舆情分析、传媒分析等应用领域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对于新媒体语言的信息处理,也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目录

  • 封面
  • 书名页
  • 版权页
  • 内容简介
  • 作者简介
  • 目录
  • 导论
  • 一 研究对象和研究现状
  • 二 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
  • 三 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 四 语料来源及事件简述
  • 第一章 舆论场和微博舆论场
  • 一 舆论和舆论场
  • 二 民间舆论场和官方舆论场
  • 三 微博舆论场
  • 第二章 微博舆论场话语的生成机制和话语倾向
  • 一 从“全景监狱”结构到“共景监狱”结构
  • 二 微博舆论场话语的互动机制
  • 三 微博舆论场话语的类比机制
  • 四 微博舆论场话语的隐喻机制
  • 五 后真相时代的产生机制
  • 六 微博舆论场的全民话语运动
  • 七 微博舆论场的意见倾向
  • 第三章 微博舆论场的话语体系和舆论生态
  • 一 话语和话语体系
  • 二 微博舆论场的话语体系
  • 三 微博舆论场的舆论生态
  • 四 小结
  • 第四章 微博舆论场中的评价资源
  • 一 新韩礼德学派的评价理论框架
  • 二 微博舆论场中的态度资源
  • 三 微博舆论场中的介入资源
  • 四 微博舆论场中的级差资源
  • 五 小结
  • 第五章 微博舆论场中的标签词语
  • 一 标签词语及其类型
  • 二 微博舆论场中标签词语的污名化
  • 三 微博舆论场中的标签词语与身份范畴建构
  • 四 微博舆论场中标签词语的选择性与动机
  • 五 标签词语的去污名化与网络舆论的引导
  • 六 小结
  • 第六章 微博舆论场的立场话语体系
  • 一 立场概念的内涵及其基本特性
  • 二 微博文本中立场的基本类型
  • 三 微博舆论场中立场动态建构
  • 四 立场归属与话语责任
  • 五 小结
  • 第七章 微博舆论场的评价参数
  • 一 评价参数理论阐述
  • 二 网络热点事件微博文本中的评价参数
  • 三 微博舆论场中评价参数的组合与相互作用
  • 四 小结
  • 第八章 微博舆论场中评价的功能
  • 一 语言的功能
  • 二 微博舆论场中评价的主要功能
  • 三 微博舆论场评价功能的实现
  • 四 小结
  •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
  • 一 研究工作总结
  • 二 应用前景展望
  • 附录 本书的语料符号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