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围绕东亚“地区主义”及“东亚共同体”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展开讨论。

内容简介

本书就东亚国家如何加强交流与合作、发展互利共赢的睦邻友好关系进行学术对话。随着中国的崛起和美国战略重心的东移,亚洲,尤其是东亚地区政治经济格局与国际秩序的变迁和发展趋势,已成为当前世界政治中的一个焦点问题。近年来,中国领导人大力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表达了中国追求和平发展的愿望。作为亚洲国家,中国首先要在本地区努力践行这一新理念。2015年博鳌论坛年会的主题就是“亚洲新未来:迈向命运共同体”。亚洲的“新未来”有赖于亚洲各国的共同努力和广泛合作。我们非常需要加强与亚洲邻国以及相关域外国家的沟通和交流,充分了解他们在亚洲政治、经济、安全等领域的主要关切以及他们对于地区合作的见解与设想。

目录

  • 版权信息
  • 编辑委员会
  • 总序
  • 上篇 共创亚洲新未来:理念与政策
  • 东亚合作与中国:基本瓶颈、新近困难和调试方向
  • 引言
  • 一、东亚区域合作的基本的瓶颈问题
  • 二、中国在东亚区域合作方面新近的困难
  • 三、中国应有的调试方向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中国国际法理论体系的思索
  • 引言
  • 一、史久镛的反思对当代中国外交学人的鞭策
  • 二、西方与世界打交道中的国际法学说
  • 三、新的国际法视角和资源
  • 四、当前国际法变革的机遇
  • 五、和平共处国际法的法哲学问题
  • 六、和平共处国际法理论体系
  • 七、结论
  • 美国对欧盟和东亚一体化的政策比较研究
  • 一、欧盟一体化进程中的美国因素
  • 二、东亚一体化进程中的美国因素
  • 三、美国对待欧、亚一体化不同政策的原因分析
  • 四、前景预测与对策分析
  • 西欧在东亚地区主义理论化进程中的作用
  • 引言
  • 一、崛起的东亚地区主义及其成就
  • 二、东亚地区主义与西欧一体化的不可比性
  • 三、怎样建立东亚地区主义理论
  • 结语
  • 中美竞争与韩国的战略
  • 引言
  • 一、中美关系的演变
  • 二、新型大国关系?
  • 三、中美关系的未来及相关解读
  • 四、韩国的战略
  • 韩国的信任外交与东北亚
  • 一、东北亚地区的结构变化
  • 二、朴槿惠总统的信任外交
  • 三、在朝鲜半岛信任构建(KPTBP)
  • 四、东北亚和平与合作倡议(NAPCI)
  • 结论
  • 印度的“东向政策”及其在东亚日益增长的作用
  • 一、今天的东亚
  • 二、充满矛盾的东亚地区:经济活力与岌岌可危的和平
  • 三、印度的“东向政策”
  • 四、印度和亚洲大国的关系
  • 五、印度与东亚的战略合作
  • 六、印度与东亚关系的前途
  • 七、印度和东亚——2014年后
  • 八、结论
  • 澳大利亚通往亚太区域主义的中等强国路径
  • 引言
  • 一、目前为止的澳大利亚和亚洲区域主义
  • 二、中等强国
  • 三、澳大利亚区域主义中的自由制度主义:中等强国路径
  • 结论
  • 亚洲地区秩序愿景
  • 一、地区合作的需要
  • 二、市场的区域治理
  • 三、构建真正的区域共同体
  • 四、设想亚洲地区秩序
  • 五、结论
  • 中篇 大国关系与地区秩序新态势
  • 中美在东亚的战略共识与分歧
  • 一、中美战略合作对东亚的重要性及其结构性困难
  • 二、中美在几个关键问题上的认知差距与政策分歧
  • 三、中美建立新兴大国关系、摆脱“大国政治悲剧”的可能性
  • 结束语
  • 重绘亚洲地缘政治格局:地区权力转移中的安全挑战
  • 引言
  • 一、中国在印度洋—太平洋地区的大国作用
  • 二、中国的外交政策行为
  • 结 论
  • 美国与东亚安全秩序挑战
  • 一、东亚“陆海分离型”安全秩序及其缺陷
  • 二、东亚地区权力转移与安全挑战
  • 三、美国的战略应对与调整
  • 四、中美战略妥协与东亚秩序的未来
  • 结论
  • 中印美三边关系与亚太安全
  • 一、美国“重返亚太”以及对印度的角色期望
  • 二、美印战略合作:中国因素
  • 三、中印关系的相关性:争论
  • 四、印度的选择所面临的制约因素
  • 五、对亚太安全的影响
  • 以东盟为中心的合作安全体制
  • 引言
  • 一、亚太地区不同的安全“架构”
  • 二、以东盟为基础的合作安全机制的演变
  • 三、以东盟为中心的区域安全架构应对新的挑战
  • 四、一种新的架构?
  • 五、大国地缘政治竞争和区域安全架构
  • 六、中国对东南亚的政策
  • 结论
  • 寻求新的东亚安全架构:以东盟为中心的逻辑
  • 引言
  • 一、东亚地区主要挑战:中日竞争
  • 二、美国重返亚太对东亚一体化是挑战吗?
  • 三、东盟的作用
  • 四、结论
  • 中日纠纷及其对东北亚的影响
  • 一、危机再现
  • 二、重要但问题重重的中日关系
  • 三、防空识别区(ADIZ)
  • 四、影响
  • 东亚区域共同体的形成:一种日本的视角
  • 引言
  • 一、现实主义视角
  • 二、自由主义视角
  • 三、建构主义视角
  • 结语
  • 东亚共同体建设与日本的动力和困境
  • 一、东亚共同体建设与大国的驱动
  • 二、日本参与东亚共同体建设的动力
  • 三、在民族主义和亚洲主义之间的日本
  • 四、日本政党政治与东亚共同体政策的摇摆
  • 五、余论
  • 解读日本与中韩之间的紧张关系
  • 引言
  • 一、道德争论、实用原则与政治需要
  • 二、首相安倍及其政治议程
  • 三、国内政治
  • 四、双边政治关系和安全方面的考量
  • 五、实力平衡的不断变化:中国崛起、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及美国所扮演的角色
  • 六、结论:解决长久以来的争端
  • 下篇 演进中的关键议题
  • 朝核问题与中美战略共识
  • 一、朝鲜核能力及对中美关系的影响
  • 二、中美在朝核问题上的分歧
  • 三、朝核问题与中美战略共识
  • 美国精英眼中的南海问题
  • 一、如何看待国际法与历史性权利在解决南海争端中的作用
  • 二、南海争端的解决应该通过多边谈判还是双边谈判解决
  • 三、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与南海行为准则
  • 四、关于九段线问题
  • 五、南海油气开发
  • 六、海峡两岸在南海的合作
  • 七、美国在南海的角色与作用
  • 八、俄罗斯、日本、印度、欧盟等区域外大国在南海的角色与地位
  • 九、对东盟声索国、中国、美国未来应对南海争端的政策建议
  • 结语
  •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与中国的选择
  • 一、美国主导“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的战略意图
  • 二、“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对中国的影响
  • 三、中国的应对之策
  • 东北亚能源合作的未来
  • 引言
  • 一、美国倡议:朝鲜半岛能源开发组织
  • 二、中国的五国能源部长级会议
  • 三、日本的东亚能源共同体
  • 四、韩国的东北亚政府间能源合作协同机制
  • 五、俄罗斯的东北亚能源合作路径
  • 六、东北亚能源对话
  • 总结
  • 缩略词
  • 中日韩非传统安全合作与东亚共同体的构建
  • 一、中日韩非传统安全合作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 二、中日韩三国非传统安全合作的主要现状
  • 三、中日韩三国非传统安全合作对东亚共同体构建的意义
  • 中国经济有多稳定?
  • 引言
  • 一、中国的影子银行——规模与增长
  • 二、国内政策
  • 三、国际风险蔓延
  • 结论
  • 中国周边外交:困境与出路
  • 一、当前中国与周边关系的困境
  • 二、中国周边困境出现的原因
  • 三、案例分析——中国的缅甸困境
  • 四、“一带一路”在周边关系中的作用
  • 编者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出版方

南京大学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是南京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大学出版机构,自1984年成立之日起,就秉承“学术立社、品牌兴社”的出版理念, “昌明国粹、融化新知”的出版宗旨,坚持以精品出版为“魂”、学术出版为“本”的经营思路,形成了自身在高品位学术专著、高校精品教材、传统思想文化出版、国外学术名著译介等方面的出版特色,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出版高地,中华民国史出版重镇,国外学术前沿重要译介平台。迄今出版的万余种图书中,多种图书获得了包括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等在内的各类图书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