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季凯帆《解读基金》:系统全面投资观点,新老基民必读。

内容简介

“”季凯帆的网名-LAOK恐怕要比他的真名还要响亮,因为他的作品《解读基金——我的投资观和实践》和他的博客几乎传遍了中国基金类网站的各个论坛,成为基金投资者入门和提高的必读文章。本书就是作者在《解读基金——我的投资观和实践》的基础上,从明确投资目标、选择基金品种和制定投资策略等方面更系统、更全面地阐述了他长期投资和注重风险控制的投资观点,并全方位地解读了基金投资的奥秘。无论是新基民还是老基民,阅读他的著作不但是开卷有益,而且是一种精神享受,因为在介绍基金知识的同时也把生活的智慧和哲理融入了其中。本次修订,增加了多篇新的博文,体现了作者的新思考和新感悟。

目录

  • 版权信息
  • 作者简介
  • 内容简介
  • 再版序
  • 第二版修改说明
  • 向谁求取“基经”
  • 第一章 投资的准备
  • 1. 咱们该投资吗
  • 2. 什么是开放式基金
  • 3. 态度决定一切
  • 第二章 “三步曲”之一:投资目标的确定
  • 1. 基金的风险是什么
  • 2. 拿多少钱来投资
  • 3. 让时间成为朋友
  • 4. 复利计算的“72法则”
  • 5. 风险心理承受能力测试
  • 6. 结论:选择基金的关键
  • 第三章 “三步曲”之二:基金品种的选择
  • 1. 最好的基金评价网站——晨星
  • 2. 优秀基金公司是首选
  • 3. 资产配置比率:选择基金的核心
  • 4. 技术统计资料:选择基金的参考
  • 5. 别患“净值恐高症”
  • 6. 要抢购新基金吗
  • 7. 基金的拆分和复制
  • 8. 让人头痛的“巨额分红”
  • 9. 独特的指数基金
  • 10. 面向海外的QDII
  • 11. FOF和“生命周期”基金
  • 12. 分散投资:建立自己的组合
  • 13. 我理想的资产组合
  • 14. “核心式”投资组合和“再平衡”
  • 15. 怎样读基金招募书
  • 16. 三个参考组合
  • 第四章 “三步曲”之三:操作方法的实施
  • 1. 去哪里购买基金
  • 2. 网络安全吗
  • 3. 选择前端还是后端收费
  • 4. 红利再投资:分红方式的首选
  • 5. 千万不要波段操作和预测市场
  • 6. 各领风骚的一次性投资和定投技术
  • 7. 长期持有策略是制胜的法宝
  • 8. 什么时候赎回基金
  • 9. 基金膨胀带来的影响
  • 10. 还是风险:最重要的事情
  • 第五章 我的投资实践
  • 1. 美国市场的摸爬滚打
  • 2. 国内市场的苦辣酸甜
  • 第六章 博客日志节选
  • 1. 咱们该喜欢牛市还是熊市
  • 2. 给别人点时间吧
  • 3. 在美投资对我投资观的影响
  • 4. 我如何评价投资组合
  • 5. 别难为“专家”了
  • 6. 如果气球爆了,你受得了吗
  • 7. 明年准备买只“瘟鸡”
  • 8. 我的基金投资心得
  • 9. 理财不是发财
  • 10. 减仓?加仓?还是观望
  • 11. 投资心态的基础
  • 12. 复利和分红
  • 13. 推荐中证指数系列
  • 14. 用中证指数给基金分类
  • 15. 分红和收益
  • 16. 再说波段操作
  • 17. 再说理财和发财
  • 18. 我的长期持有是几年
  • 19. 我们在赚谁的钱
  • 20. 请背对观众
  • 21. 这世界上是没有神的
  • 22. 6000点,买还是卖
  • 23. 舒舒服服地投资
  • 24. 债券基金A、B、C类
  • 25. 牛熊转换的感想(一):心态
  • 26. 牛熊转换的感想(二):专家
  • 27. 牛熊转换的感想(三):基金公司
  • 28. 牛熊转换的感想(四):共识
  • 29. 牛熊转换的感想(五):分歧
  • 30. 牛熊转换的感想(六):闲钱
  • 31. 牛熊转换的感想(七):基坛
  • 32. 我认识的可转债
  • 33. 保本基金保什么
  • 34. 好心情更重要
  • 35. 我和上证指数的故事
  • 36. 买基和炒股
  • 37. 杠杆基金并不适合散户
  • 38. 我的定投观
  • 39. “积极主动”还是“被动防御”
  • 附录 对季凯帆博士的采访
  • 后记 12年后再说《解读基金——我的投资观与实践》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6
2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客户经理必选书籍

    基金,未来大众客户投资主方向。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解读复利基金投资

      第一次知道这本书,是在其他基金书籍里面推荐、提到,好奇作者的声望之高、名气之大、影响之久远。到底是一位怎样的投资者,有什么神秘背景,难道是金融大佬?书中到底讲了些什么干货精华,难道有什么投资秘籍吗?为什么可以有这么多盛名,连 “且慢” 都发文介绍推广?可惜当时找不到免费的电子版,而我那时还舍不得花钱买纸书,只好去网络上搜寻各类盗版内容,参差不齐,鱼龙混杂。直到现在得到电子书上线了再版的正版内容,可以好好来一窥究竟了。而自己对基金的认识,也从当时好奇、向往、完全陌生、盲目、错误认知的小自,逐步演进到今天有一定实践基础、不断思考、渴望进步、持续学习的投资新手。错过一些机会,踩过一些坑,教过学费,惨痛的经验教训,但都很值得,从这本书的角度来看,这是修行的必经之路。站在 2025 年这个时间点回看这本书,有种错乱的感觉,书中内容虽是 20 年前写的内容,很多概念、观点围绕着国内基金市场最开始的发展、演进、转型,主动型基金到被动型的介绍,而且偏向于普通投资者有限实践的经验总结。那个时候国内大家对基金的认识和投资也还没有那么成熟和完善。从指数基金到 ETF,投资组合到资产配置,可以感受到当初那种 “开先河”“引路人”“探索者” 的初创之感,当时国内没多少人懂、更没有多少人能够顺利盈利,难怪当时在各大基金网站、博客上影响甚远。而现在基金投资知识在国内已经非常普及,受众越来越广,甚至有年轻化趋势。那么 20 年前正是那次史无前例的大牛市巅峰之时,单从上证指数来看到现在还未超越,但实际的股票市场已经发生了太多变化,已不可同日而语。读着 20 年前的内容,让我思考,我能够从这本 20 年前的书籍里面获取什么对我当下和未来有用的信息?普通人一生中可以有幸碰上多少次 2007 年的大牛市?如果正巧赶上顶峰破灭之后的泡沫期进场,那还有什么翻盘和盈利的机会?难道这 20 年就只能白白浪费、持续亏损吗?我们普通投资小白还有什么出路?对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作者开篇的一些投资观念、投资思考、复利思考、定投实践的一些案例,以及他作为一个小白投资者历程的点点滴滴。如何端正自己的投资观念?怎样树立合理的心理预期?如何正确理解和看待投资市场?这些都是非常有价值的内容,结合自己在理论学习,在实践实战当中的体会,复利思维是自己要坚信和抱有希望的根本原则,剩下的就是不断去实践,不断地可重复,不断地定投累积,从更长远的角度,十年二十年的期限,从给子女的教育以及自己退休后的养老金的角度去思考定投指数基金,去想清楚自己到底要获得什么样的投资目标和收益?如何在实践当中有纪律的执行?怎样去面对市场中的跌宕起伏?如何去平衡内心的波动?回顾过去 20 年,自己曾遇到过哪些机会?犯过哪些错误?失去过多少收益?为什么会错过?为什么不懂不会?是什么原因导致的?那现在可以补救什么?未来有什么可能?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基金投资科普读物

        穿越时间的作品,值得阅读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4条书评

        出版方

        中国经济出版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成立于1985年,国内知名经济专业出版机构和大众信息传播机构,在中国知识界、文化界、经济界享有良好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