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63千字
字数
2025-04-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作家凌仕江近年来创作的散文三十余篇,分为“隐谷秘史”“锦瑟笔记”“花树箴言”“纸上流云”四辑。
第一辑收录了作者描写故乡的文章,如《花隐谷》描绘了种满鲜花的老屋;
第二辑是作者对城市和动植物的观察笔记,如《与蛙共鸣》描绘了有蛙鸣的城市的烟火气息;
第三辑讲述了作者与花的情缘,每一种花树后牵连的都是人的故事;
第四辑收录作者从文学经典中获取的灵光……在这些散文中作者描绘了人与物之间永无止境的互存共照的状态,一字一句自然浸润成章,多维度呈现出作家内外皆修的丰富精神世界。
目录
-
版权信息
-
作者简介
-
自序在大地上找寻自己的影子
-
辑一 隐谷秘史
-
花隐谷
-
我的城与乡
-
空白的纸
-
阳光穿过蜘蛛网
-
纸上想家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沉默的人
-
二 莽
-
乡关人花花
-
一
-
二
-
三
-
四
-
大路朝天
-
宽窄人生
-
辑二 锦瑟笔记
-
杂志铺
-
一
-
二
-
三
-
蝉自故乡来
-
竹象飞舞
-
与蛙共鸣
-
在成都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抱愧樱花
-
蜡梅树的台词
-
徘徊中峰寺
-
那么远,那么近
-
被词语追逐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辑三 花树箴言
-
木芙蓉
-
像树一样存善念
-
我不知百合是否悲伤
-
懂 树
-
曼陀罗
-
凌霄花
-
海棠与乡愁
-
风信子的紫
-
木笔丹青
-
孤独的胡杨树
-
辑四 纸上流云
-
被蚕遗忘的
-
相信时间
-
车窗外的风景
-
建昌一夜
-
掩 藏
-
拜谒周克芹
-
行走花开
-
草在马槽里笑
-
纸舞墨凌乱
-
花笺冷
-
旧斑点
-
折扇记
-
每一朵花都比蜂醒得早
展开全部
宽窄人生
#管中窥豹读书计划(第 2057 本)#2025 年读书主题(八)新书 -《微尘大地》(234)大家好!2025 年的管中窥豹读书计划第六年,我们即将揭开 12 个领域、52 个主题的 365 本书籍,日拱一卒,功不唐捐,用一年时间搭建知识体系大厦。今天我们从新书的领域开始,随机选书进行刷书,第二十二本是《微尘大地》,在大地上行走,谁能洞悉时间的秘密?本书收录了作家凌仕江近年来创作的散文三十余篇,分为 “隐谷秘史”“锦瑟笔记”“花树箴言”“纸上流云” 四辑。第一辑收录了作者描写故乡的文章,如《花隐谷》描绘了种满鲜花的老屋;第二辑是作者对城市和动植物的观察笔记,如《与蛙共鸣》描绘了有蛙鸣的城市的烟火气息;第三辑讲述了作者与花的情缘,每一种花树后牵连的都是人的故事;第四辑收录作者从文学经典中获取的灵光…... 在这些散文中作者描绘了人与物之间永无止境的互存共照的状态,一字一句自然浸润成章,多维度呈现出作家内外皆修的丰富精神世界。2、精彩内容:①大地寻影西南平原,大地葱郁,生态繁荣,浸润人心。面对世界之大,我常常问自己身在何处。因为楼群跨越式的疯长与道路网状式的延伸,这里已看不见故乡的金色麦田。但这里离故乡只有两个多小时的车程,不堵车的情况下,大半天就可以完成一次往返。遗憾的是,故乡一路的叮咛越来越大隐于市。在这里,我试图找寻那些失散的蛙鸣与蝉声,以及笋子尖上的竹象;我邂逅喜马拉雅后花园绽放的晚樱、木芙蓉、凌霄花、风信子、曼陀罗、七里香、百合、蜡梅等花草,它们给了失散者的找寻以莫大的喜悦与安慰,原来童年那些朴素的生态伙伴并没有消失,我听见花鸟虫兽与自然的神秘对话,与人共情的大地芬芳,有的甚至如同乡愁,跟随我的笔尖,寄居于城市隔壁的昭觉寺或三圣花乡。我在这里停下来思考中年的困境,书写一个个离我而去的人间词语。在向内开掘的文本叙事里,所有词语如同披上一件件衣裳般的往事,在时间的生命年轮里,反哺一个人在大地上寻觅自然、亲近自然、见识自然的冷暖。有时,它们就像街道上消失的杂志铺,承载着光阴投射大地的思想与记忆。而许多时候,人,不过是杂志里翻过的某一页时光,随着大地上杂志铺的消失,我们的生活随之改变,更多人成了杂志里的空白格。②花隐谷在任何春天,我都渴望成为第一个听见花开的声音的人。遇不见花开的春天,犹如看不见雪的冬天,只是花朵一直都在春天深处,而人易被困于红尘俗事,这或多或少会让人产生对春天的抱愧心理。其实,我的抱愧,皆因错过那些芬芳生命匆匆即逝的花期。这种心理,除了悲悯与疼惜,总也不能过分探究解析。可我深知自己是深爱一切花朵之人。过去,回故乡,我总试图走出村子几步,期望能遇上几个熟悉的人,更希望他们不要把我当作异乡人。我想象自己就是一个在乡间收集民谣和故事的人,坐在铺满阳光的田坎,傻傻地望着飞鸟划过天空,看卷起裤管拉着牛和犁铧的人,在风中使唤牛,听他在夕阳下慢慢叙述岁月的日常与世事的无常。时光为什么逃跑?像背井离乡的人潮水般地涌进城市。河川在断流,马路太拥堵,星星被狐狸摘走,文明和理想如流云般游走,我在异乡插不上手。我在西藏的雪线上停滞不前,总看见那些背靠背坐在大青石上的时光,如同佛一样微闭双眼渐渐地静静地老去。我知道,有一天我也会随时光老去。我一生的迁徙全都在追赶那些逃跑的时光和那个离我遥遥无期的地方。③宽窄人生常常坐下来,端详一个地域的手掌,那宽宽窄窄的掌纹,如命定的图景,宽的仿若天府生长起来的世界名城,一眼望不尽楼阁亭廊,还有竹笋般拔节的万千广厦。而那一条条窄的掌纹,不过是灯火阑珊处,一片叶子便能盖住视野的小村庄。九月的成都平原,恰似一条漫无边际的河床,耳畔秋蝉声声,满城银杏披黄缀绿,硕果与花朵辉映的巷子,飘香不止二十里,任由念想者倚靠驰骋徜徉。那些青山绿水掩映的来时路,恰似我头顶黑白混淆漂泊多年的发丝,里面住着蜀南丘陵中的村庄 — 潮水屋基。窄时光与现实增生的理想冲突,让我提前看见了土地宽广的忧伤。直到十七岁,我走出村庄,走出几代人从未走出的潮水屋基,忽然走到了西藏。世事苍茫,白驹过隙。所有概念中的 “宽” 都如云烟消逝,西藏之宽与此刻踏步的城市之阔,都在现实的烟火中湮灭,所谓高山景行不过是窄时光的累积修行,精神高地之上耸立的不是宽的外延,而是窄时光中潮水屋基那一条小巷子。
出版方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11月成立于历史文化名城桂林,主要出版教育、学术人文、珍稀文献等图书,业务范围涉及图书、期刊、电子音像及数字出版,文化产品的设计制作、印制、销售,以及教育培训、会展、咨询、地产、旅游、艺术品交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