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于千首诗中尽见盛唐气象,步入诗仙的逝川与流光。

内容简介

本书以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影印静嘉堂文库藏宋蜀刻本《李太白文集》为底本,全收全解李白存世诗歌。每篇分“题解”“原诗”“注释”“译文”四部分。

“题解”为诗篇创作的背景及诗歌主旨进行精要提示。“注释”全面扼要,涵盖字词、典故与赏析各个方面。“译文”为本书最大特色,作者以当代散文语体译出李白原诗进行串讲,内容可信,文气贯通,有助于读者全面把握李白的人生轨迹与思想世界。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一、 古 风
  • 古风五十九首
  • 二、 乐 府
  • 远别离
  • 公无渡河
  • 蜀道难
  • 梁甫吟
  • 乌夜啼
  • 乌栖曲
  • 战城南
  • 将进酒
  • 行行且游猎篇
  • 飞龙引二首
  • 天马歌
  • 行路难三首
  • 长相思
  • 上留田
  • 春日行
  • 前有樽酒行二首
  • 夜坐吟
  • 野田黄雀行
  • 箜篌谣
  • 雉朝飞
  • 上云乐
  • 夷则格上白鸠拂舞辞
  • 日出入行
  • 胡无人
  • 北风行
  • 侠客行
  • 关山月
  • 独漉篇
  • 登高丘而望远海
  • 阳春歌
  • 杨叛儿
  • 双燕离
  • 山人劝酒
  • 于阗采花
  • 鞠歌行
  • 幽涧泉
  • 王昭君二首
  • 中山孺子妾歌
  • 荆州歌
  • 设辟邪伎鼓吹雉子班曲辞
  • 相逢行
  • 古有所思
  • 久别离
  • 采莲曲
  • 白头吟二首
  • 临江王节士歌
  • 司马将军歌
  • 君道曲
  • 结袜子
  • 结客少年场行
  • 长干行二首
  • 上之回
  • 古朗月行
  • 独不见
  • 白纻辞三首
  • 鸣雁行
  • 妾薄命
  • 幽州胡马歌
  • 门有车马客行
  • 君子有所思行
  • 东海有勇妇
  • 黄葛篇
  • 白马篇
  • 凤笙篇
  • 怨歌行
  • 塞下曲六首
  • 来日大难
  • 塞上曲
  • 玉阶怨
  • 襄阳曲四首
  • 大堤曲
  • 宫中行乐词八首
  • 清平调词三首
  • 鼓吹入朝曲
  • 秦女休行
  • 秦女卷衣
  • 东武吟
  • 邯郸才人嫁为厮养卒妇
  • 出自蓟北门行
  • 洛阳陌
  • 北上行
  • 短歌行
  • 空城雀
  • 发白马
  • 陌上桑
  • 枯鱼过河泣
  • 丁都护歌
  • 相逢行
  • 千里思
  • 树中草
  • 君马黄
  • 拟 古
  • 折杨柳
  • 凤凰曲
  • 少年子
  • 紫骝马
  • 少年行二首
  • 白鼻䯄
  • 豫章行
  • 沐浴子
  • 高句骊
  • 静夜思
  • 渌水曲
  • 凤台曲
  • 猛虎行
  • 从军行
  • 秋 思
  • 春 思
  • 秋 思
  • 子夜吴歌
  • 对 酒
  • 估客乐
  • 少年行
  • 捣衣篇
  • 去妇词
  • 长歌行
  • 长相思
  • 三、 歌 吟
  • 襄阳歌
  • 南都行
  • 江上吟
  • 侍从宜春苑,奉诏赋龙池柳色初青、听新莺百啭歌
  • 玉壶吟
  • 笑歌行
  • 悲歌行
  • 豳歌行上新平长史兄粲
  • 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
  • 元丹丘歌
  • 扶风豪士歌
  • 同族弟金城尉叔卿烛照山水壁画歌
  • 白毫子歌
  • 梁园吟
  • 鸣皋歌送岑征君
  • 鸣皋歌奉饯从翁清归五崖山居
  • 僧伽歌
  • 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
  • 金陵歌送别范宣
  • 劳劳亭歌
  • 横江词六首
  •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 东山吟
  • 秋浦歌十七首
  • 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
  • 永王东巡歌十一首
  • 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
  • 峨眉山月歌
  • 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
  • 赤壁歌送别
  • 江夏行
  • 怀仙歌
  • 玉真仙人词
  • 清溪行
  • 酬殷佐明见赠五云裘歌
  • 临路歌
  • 历阳壮士勤将军名思齐歌并序
  • 草书歌行
  • 古 意
  • 山鹧鸪词
  • 和卢侍御通塘曲
  • 四、 赠 诗
  • 赠孟浩然
  • 赠从兄襄阳少府皓
  • 赠张公洲革处士
  • 淮海对雪赠傅霭
  • 赠徐安宜
  • 赠任城卢主簿潜
  • 早秋赠裴十七仲堪
  • 赠范金乡二首
  • 赠瑕丘王少府
  • 东鲁见狄博通
  • 见京兆韦参军量移东阳二首
  • 赠丹阳横山周处士惟长
  • 玉真公主别馆苦雨赠卫尉张卿二首
  • 赠韦秘书子春
  • 赠韦侍御黄裳二首
  • 赠薛校书
  • 赠何七判官昌浩
  • 读诸葛武侯传书怀赠长安崔少府叔封昆季
  • 赠郭将军
  • 驾去温泉宫后赠杨山人
  • 温泉侍从归逢故人
  • 赠裴十四
  • 赠崔侍御
  • 上李邕
  • 述德兼陈情上哥舒大夫
  • 雪谗诗赠友人
  • 赠参廖子
  • 赠饶阳张司户璲
  • 赠清漳明府侄
  • 赠临洺县令皓弟
  • 赠郭季鹰
  • 邺中赠王大劝入高凤石门山幽居
  • 赠华州王司士
  • 赠卢征君昆弟
  • 赠新平少年
  • 赠崔侍御
  • 走笔赠独孤驸马
  • 赠嵩山焦炼师并序
  • 口号赠阳征君
  • 秋日炼药院镊白发赠元六兄林宗
  • 书情赠蔡舍人雄
  • 忆襄阳旧游赠济阴马少府巨
  • 对雪献从兄虞城宰
  • 访道安陵遇盖寰为予造真箓,临别留赠
  • 杂言用投丹阳知己兼奉宣慰判官
  • 赠崔郎中宗之
  • 赠崔谘议
  • 赠升州王使君忠臣
  • 赠别从甥高五
  • 赠裴司马
  • 叙旧赠江阳宰陆调
  • 赠从孙义兴宰铭
  • 草创大还赠柳官迪
  • 赠崔司户文昆季
  • 赠溧阳宋少府陟
  • 戏赠郑溧阳
  • 赠僧崖公
  • 游溧阳北湖亭,望瓦屋山怀古,赠同旅
  • 醉后赠从甥高镇
  • 赠秋浦柳少府
  • 赠崔秋浦三首
  • 望九华山赠韦青阳仲堪
  • 赠柳圆
  • 闻谢杨儿吟猛虎词因有此赠
  • 宿清溪主人
  • 赠王判官,时余归隐居庐山屏风叠
  • 在水军宴赠幕府诸侍御
  • 赠潘侍御论钱少阳
  • 赠武十七谔并序
  • 赠张相镐二首
  • 赠闾丘宿松
  • 狱中上崔相涣
  • 系寻阳上崔相涣三首
  • 中丞宋公以吴兵三千赴河南,军次寻阳,脱余之囚,参谋幕府,因赠之
  • 流夜郎赠辛判官
  • 赠刘都使
  • 赠常侍御
  • 赠易秀才
  • 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 江夏使君叔席上赠史郎中
  • 流夜郎半道承恩放还,兼欣克复之美,书怀示息秀才
  • 巴陵赠贾舍人
  • 博平郑太守自庐山千里相寻,入江夏北市门见访,却之武陵,立马赠别
  • 江上赠窦长史
  • 赠王汉阳
  • 赠汉阳辅录事二首
  • 江夏赠韦南陵冰
  • 赠别舍人弟台卿之江南
  • 赠卢司户
  • 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二首
  • 醉后赠王历阳
  • 赠历阳褚司马,时此公为稚子舞
  • 对雪醉后赠王历阳
  • 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
  • 赠宣城赵太守悦
  • 赠从弟宣州长史昭
  • 书怀赠南陵常赞府
  • 于五松山赠南陵常赞府
  • 自梁园至敬亭山见会公,谈陵阳山水兼期同游,因有此赠
  • 赠友人三首
  • 陈情赠友人
  • 赠从弟冽
  • 赠闾丘处士
  • 赠钱征君少阳
  • 赠宣州灵源寺冲濬公
  • 赠僧朝美
  • 赠僧行融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并序
  • 登敬亭山南望怀古赠窦主簿
  • 赠汪伦
  • 经乱后将避地剡中留赠崔宣城
  • 献从叔当涂宰阳冰
  • 五、 寄 诗
  • 安陆白兆山桃花岩寄刘侍御绾
  • 淮南卧病书怀寄蜀中赵征君蕤
  • 寄弄月溪吴山人
  • 秋山寄卫尉张卿及王征君
  • 望终南山寄紫阁隐者
  • 夕霁杜陵登楼寄韦繇
  • 秋夜宿龙门香山寺奉寄王方城十七丈、奉国莹上人、从弟幼成令问
  • 春日独坐寄郑明府
  • 寄淮南友人
  • 沙丘城下寄杜甫
  • 闻丹丘子于城北山营石门幽居,中有高凤遗迹,仆离群远怀,亦有栖遁之志,因叙旧以寄之
  • 淮阴书怀寄王宗成一首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寄王屋山人孟大融
  • 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
  • 月夜江行寄崔员外宗之
  • 宿白鹭洲寄杨江宁
  • 新林浦阻风寄友人
  • 寄韦南陵冰,余江上乘兴访之,遇寻颜尚书,笑有此赠
  • 题情深树寄象公
  • 北山独酌寄韦六
  • 寄当涂赵少府炎
  • 寄东鲁二稚子
  • 独酌清溪江石上寄权昭夷
  • 禅房怀友人岑伦
  •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 下寻阳城泛彭蠡寄黄判官
  • 书情寄从弟邠州长史昭
  • 寄上吴王三首
  • 寄王汉阳
  • 春日归山寄孟六浩然
  • 流夜郎永华寺寄浔阳群官
  • 流夜郎至西塞驿寄裴隐
  • 自汉阳病酒归寄王明府
  • 望汉阳柳色寄王宰
  • 江夏寄汉阳辅录事
  • 早春寄王汉阳
  • 江上寄巴东故人
  • 江上寄元六林宗
  • 寄从弟宣州长史昭
  • 泾溪东亭寄郑少府谔
  • 宣城九日闻崔四侍御与宇文太守游敬亭,余时登响山,不同此赏,醉后寄崔侍御二首
  • 寄崔侍御
  • 泾溪南蓝山下有落星潭,可以卜筑,余泊舟石上,寄何判官昌浩
  • 早过漆林渡寄万巨
  • 游敬亭寄崔侍御
  • 三山望金陵寄殷淑
  • 自金陵溯流过白壁山玩月,达天门,寄句容王主簿
  • 六、 别 诗
  • 秋日鲁郡尧祠亭上宴别杜补阙、范侍御
  • 留别鲁颂
  • 别中都明府兄
  • 梦游天姥吟留别
  • 留别曹南群官之江南
  • 留别于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
  • 留别王司马嵩
  • 还山留别金门知己
  • 夜别张五
  • 魏郡别苏少府因
  • 留别西河刘少府
  • 颍阳别元丹丘之淮阳
  • 留别广陵诸公
  • 广陵赠别
  • 感时留别从兄徐王延年、从弟延陵
  • 别储邕之剡中
  • 留别金陵诸公
  • 口 号
  • 金陵酒肆留别
  • 金陵白下亭留别
  • 别东林寺僧
  • 窜夜郎于乌江留别宗十六璟
  • 留别龚处士
  • 赠别郑判官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将游衡岳,过汉阳双松亭,留别族弟浮屠谈皓
  • 江夏别宋之悌
  • 留别贾舍人至二首
  • 渡荆门送别
  • 闻李太尉大举秦兵百万出征东南,懦夫请缨,冀申一割之用,半道病还,留别金陵崔侍御十九韵
  • 别韦少府
  • 南陵别儿童入京
  • 南陵五松山别荀七
  • 别山僧
  • 赠别王山人归布山
  • 七、 送 诗
  • 南阳送客
  • 送张舍人之江东
  • 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
  • 送当涂赵少府赴长芦
  • 送友人寻越中山水
  • 送族弟凝之滁求婚崔氏
  • 送友人游梅湖
  • 送崔十二游天竺寺
  • 送杨山人归天台
  • 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
  • 送方士赵叟之东平
  • 送韩准裴政孔巢父还山
  • 送杨少府赴选
  • 对雪奉饯任城六父秩满归京
  • 鲁郡尧祠送吴五之琅琊
  • 鲁郡尧祠送窦明府薄华还西京
  • 金乡送韦八之西京
  • 送薛九被谗去鲁
  • 单父东楼秋夜送族弟况之秦
  • 送族弟凝至晏堌单父三十里
  • 鲁城北郭曲腰桑下送张子还嵩阳
  • 送鲁郡刘长史迁弘农长史
  • 送族弟单父主簿凝摄宋城主簿,至郭南月桥,却回栖霞山,留饮赠之。
  •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 鲁郡尧祠送张十四游河北
  • 杭州送裴大择,时赴庐州长史
  • 灞陵行送别
  • 送贺监归四明应制
  • 送窦司马贬宜春
  • 送羽林陶将军
  • 送程刘二侍御兼独孤判官赴安西幕府
  • 送侄良携二妓赴会稽戏有此赠
  • 送贺宾客归越
  • 送张遥之寿阳幕府
  • 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
  • 同王昌龄送族弟襄归桂阳二首
  • 送外甥郑灌从军三首
  • 送于十八应四子举落第还嵩山
  • 送 别
  • 送族弟绾从军安西
  • 送梁公昌从信安王北征
  • 送白利从金吾董将军西征
  • 送张秀才从军
  • 送崔度还吴,度故人礼部员外国辅之子
  • 送祝八之江东赋得浣纱石
  • 送侯十一
  • 鲁中送二从弟赴举之西京
  • 奉饯高尊师如贵道士传道箓毕归北海
  • 金陵送张十一再游东吴
  • 送纪秀才游越
  • 送长沙陈太守二首
  • 送杨燕之东鲁
  • 送蔡山人
  • 送萧三十一之鲁中兼问稚子伯禽
  • 送杨山人归嵩山
  • 送殷淑三首
  • 送岑征君归鸣皋山
  • 送范山人归泰山
  • 送韩侍御之广德
  • 白云歌送友人
  • 送通禅师还南陵隐静寺
  • 送友人
  • 送 别
  • 江上送女道士褚三清游南岳
  • 送友人入蜀
  • 送赵云卿
  • 送李青归华阳川
  • 送舍弟
  • 送 别
  • 送鞠十少府
  • 送张秀才谒高中丞并序
  • 寻阳送弟昌岠鄱阳司马作
  • 饯校书叔云
  • 送王孝廉觐省
  • 同吴王送杜秀芝举入京
  • 洞庭醉后送绛州吕使君杲流澧州
  • 与诸公送陈郎将归衡阳并序
  • 江夏送倩公归汉东并序
  • 送赵判官赴黔府中丞叔幕
  • 送陆判官往琵琶峡
  • 送梁四归东平
  • 江夏送友人
  • 送郗昂谪巴中
  • 江夏送张丞
  • 赋得白鹭鸶送宋少府入三峡
  • 送二季之江东
  • 江西送友人之罗浮
  • 陪侍御叔华登楼歌
  • 宣城送刘副使入秦
  • 泾川送族弟□
  • 五松山送殷淑
  • 送崔氏昆季之金陵
  • 登黄山陵歊台送族弟溧阳尉济充泛舟赴华阴
  • 送储邕之武昌
  • 八、 酬 答
  • 酬谈少府
  • 酬宇文少府见赠桃竹书筒
  • 五月东鲁行答汶上翁
  • 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
  • 山中答俗人
  • 答友人赠乌纱帽
  • 酬张司马赠墨
  • 答湖州迦叶司马问白是何人
  • 答长安崔少府叔封游终南翠微寺太宗皇帝金沙泉见寄
  • 酬崔五郎中
  • 以诗代书答元丹丘
  • 金门答苏秀才
  • 酬坊州王司马与阎正字对雪见赠
  • 酬中都小吏携斗酒双鱼于逆旅见赠
  • 酬张卿夜宿南陵见赠
  • 酬岑勋见寻,就元丹丘对酒相待,以诗见招
  • 答从弟幼成过西园见赠
  • 酬王补阙惠翼庄庙宋丞泚赠别
  • 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 酬裴侍御对酒感时见赠
  • 酬崔侍御
  • 玩月金陵城西孙楚酒楼,达曙歌吹,日晚乘醉著紫绮裘乌纱巾,与酒客数人棹歌秦淮,往石头访崔四侍御
  • 江上答崔宣城
  • 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并序
  • 酬裴侍御留岫师弹琴见寄
  • 张相公出镇荆州,寻除太子詹事,余时流夜郎,行至江夏,与张公相去千里,公因太府丞王昔使车寄罗衣二事,及五月五日赠余诗,余答以此诗
  • 醉后答丁十八以诗讥予捶碎黄鹤楼
  • 答裴侍御先行至石头驿,以书见招,期月满泛洞庭
  • 答高山人兼呈权顾二侯
  • 答杜秀才五松山见赠
  • 至陵阳山登天柱石,酬韩侍御见招隐黄山
  • 酬崔十五见招
  • 九、 游 宴
  • 游南阳白水登石激作
  • 游南阳清泠泉
  • 寻鲁城北范居士,失道落苍耳中,见范置酒摘苍耳作
  • 鲁东门泛舟二首
  • 秋猎孟诸夜归,置酒单父东楼观妓
  • 游泰山六首
  • 秋夜与刘砀山泛宴喜亭池
  • 携妓登梁王栖霞山孟氏桃园中
  • 观鱼潭
  • 与从侄杭州刺史良游天竺寺
  • 同友人舟行游台越作
  •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 朝下过卢郎中叙旧游
  • 侍从游宿温泉宫作
  • 邯郸南亭观妓
  • 春游罗敷潭
  • 春陪商州裴使君游石娥溪
  • 陪从祖济南太守泛鹊山湖三首
  • 春日陪杨江宁及诸官宴北湖感古作
  • 宴郑参卿山池
  • 游谢氏山亭
  • 把酒问月
  • 同族侄评事黯游昌禅师山池二首
  • 金陵凤凰台置酒
  • 秋浦清溪雪夜对酒,客有唱鹧鸪者
  • 与周刚青溪玉镜潭宴别
  • 游秋浦白笴陂二首
  • 宴陶家亭子
  • 在水军宴韦司马楼船观妓
  • 流夜郎至江夏,陪长史叔及薛明府宴兴德寺南阁
  • 泛沔州城南郎官湖并序
  •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
  • 夜泛洞庭寻裴侍御清酌
  • 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
  • 楚江黄龙矶南宴杨执戟冶楼
  • 铜官山醉后绝句
  • 与南陵常赞府游五松山
  • 宣城清溪
  • 与谢良辅游泾川陵岩寺
  • 游水西简郑明府
  • 九日登山
  • 九 日
  • 九日龙山饮
  • 九月十日即事
  • 陪族叔当涂宰游化城寺升公清风亭
  • 十、 登 览
  • 登锦城散花楼
  • 登峨眉山
  • 大庭库
  • 登单父陶少府半月台
  • 天台晓望
  • 早望海霞边
  • 焦山杳望松寥山
  • 杜陵绝句
  • 登太白峰
  • 登邯郸洪波台置酒观发兵
  • 登广武古战场怀古
  • 登新平楼
  • 谒老君庙
  • 秋日登扬州西灵塔
  • 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
  • 登瓦官阁
  • 登梅岗望金陵赠族侄高座寺僧中孚
  • 登金陵凤凰台
  • 望庐山瀑布二首
  • 望庐山五老峰
  • 江上望皖公山
  • 望黄鹤山
  • 鹦鹉洲
  • 九日登巴陵置酒望洞庭水军
  • 秋登巴陵望洞庭
  •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 登巴陵开元寺西阁赠衡岳僧方外
  • 与贾舍人于龙兴寺剪落梧桐枝望□湖
  • 挂席江上待月有怀
  • 金陵望汉江
  • 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 望天门山
  • 望木瓜山
  • 登敬亭山二小山,余时客逢崔侍御,并登此地
  • 过崔八丈水亭
  • 十一、 行 役
  • 安州应城玉女汤作
  • 之广陵宿常二南郭幽居
  • 夜下征虏亭
  • 下途归石门旧居
  • 客中作
  • 太原早秋
  • 奔亡道中五首
  • 郢门秋怀
  • 至鸭栏驿上白马矶赠裴侍御
  • 荆门浮舟望蜀江
  • 上三峡
  • 自巴东舟行经瞿塘峡,登巫山最高峰,晚还题壁
  • 早发白帝城
  • 秋下荆门
  • 江行寄远
  •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 下泾县陵阳溪至涩滩
  • 下陵阳沿高溪三门六刺滩
  • 夜泊黄山闻殷十四吴吟
  • 宿虾湖
  • 十二、 怀 古
  • 西 施
  • 王右军
  • 上元夫人
  • 苏台览古
  • 越中览古
  • 商山四皓
  • 过四皓墓
  • 岘山怀古
  • 自广平乘醉走马六十里至邯郸登城楼览古书怀
  • 苏 武
  • 经下邳圯桥怀张子房
  • 月夜金陵怀古
  • 金陵三首
  • 秋夜板桥浦泛月独酌怀谢朓
  • 金陵新亭
  • 过彭蠡湖
  • 入彭蠡,经松门,观石镜,缅怀谢康乐,题诗书游览之志
  • 庐江主人妇
  • 陪宋中丞武昌夜饮怀古
  • 望鹦鹉洲悲祢衡
  • 宿巫山下
  • 金陵白杨十字巷
  • 谢公亭
  • 纪南陵题五松山
  • 夜泊牛渚怀古
  • 姑熟十咏
  • 十三、 闲 适
  • 与元丹丘方城寺谈玄作
  • 寻高凤石门山中元丹丘
  • 安州般若寺水阁纳凉喜遇薛员外乂
  • 鲁中都东楼醉起作
  • 对酒醉题屈突明府厅
  • 月下独酌四首
  • 春归终南山松龙旧隐
  • 冬夜醉宿龙门,觉起言志
  • 寻山僧不遇作
  • 过汪氏别业二首
  • 待酒不至
  • 独 酌
  • 友人会宿
  • 春日独酌二首
  • 金陵江上遇蓬池隐者
  • 月夜听卢子顺弹琴
  • 青溪半夜闻笛
  • 日夕山中忽然有怀
  • 夏日山中
  • 山中与幽人对酌
  • 春日醉起言志
  • 庐山东林寺夜怀
  • 寻雍尊师隐居
  • 与史郎中饮听黄鹤楼上吹笛
  • 对 酒
  • 醉题王汉阳厅
  • 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 独坐敬亭山
  • 自 遣
  •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 秋日与张少府楚城韦公藏书高斋作
  • 十四、 怀 思
  • 秋夜独坐怀故山
  • 忆崔郎中宗之游南阳,遗吾孔子琴,抚之潸然感旧
  • 忆东山二首
  • 望月有怀
  • 对酒忆贺监二首并序
  • 重忆一首
  • 春滞沅湘有怀山中
  • 落日忆山中
  • 忆秋浦桃花旧游,时窜夜郎
  • 十五、 感 遇
  • 越中秋怀
  • 效古二首
  • 感寓二首
  • 拟古十二首
  • 感兴八首
  • 寓言三首
  • 秋夕旅怀
  • 感遇四首
  • 十六、 写 怀
  • 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院内诸学士
  • 寻阳紫极宫感秋作
  • 江上秋怀
  • 秋夕书怀
  • 避地司空原言怀
  • 南奔书怀
  • 上崔相百忧章
  • 万愤词投魏郎中
  • 荆州贼乱临洞庭言怀作
  • 览镜书怀
  • 田园言怀
  • 江南春怀
  • 十七、 咏 物
  • 听蜀僧濬弹琴
  • 鲁东门观刈蒲
  • 咏邻女东窗海石榴
  • 南轩松
  • 咏山樽二首
  • 初出金门寻王侍御不遇,咏壁上鹦鹉
  • 紫藤树
  • 观放白鹰二首
  • 观博平王志安少府山水粉图
  • 题雍丘崔明府丹灶
  • 观元丹丘坐巫山屏风
  • 求崔山人百丈崖瀑布图
  • 见野草中有名白头翁者
  • 流夜郎题葵叶
  • 莹禅师房观山海图
  • 白鹭鸶
  • 咏桂二首
  • 白胡桃
  • 巫山枕障
  • 庭前晚开花
  • 宣城长史弟昭赠余琴溪中双舞鹤,诗以见志
  • 十八、 题 咏
  • 题随州紫阳先生壁
  • 题元丹丘山居
  • 题元丹丘颍阳山居并序
  • 题瓜州新河饯族叔舍人贲
  • 洗脚亭
  • 劳劳亭
  • 题金陵王处士水亭
  • 题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并序
  • 题江夏修静寺
  • 改九子山为九华山联句并序
  • 题宛溪馆
  • 题东溪公幽居
  • 十九、 杂 咏
  • 嘲鲁儒
  • 惧 谗
  • 观 猎
  • 观胡人吹笛
  • 军 行
  • 从军行
  • 平虏将军妻
  • 春夜洛城闻笛
  • 嵩山采菖蒲者
  • 金陵听韩侍御吹笛
  • 流夜郎闻酺不预
  • 放后遇恩不沾
  • 宣城见杜鹃花
  • 白田马上闻莺
  • 暖 酒
  • 三五七言
  • 杂 诗
  • 二十、 闺 情
  • 寄远十二首
  • 长信宫
  • 长门怨二首
  • 春 怨
  • 代赠远
  • 陌上赠美人
  • 闺 情
  • 代别情人
  • 代秋情
  • 对 酒
  • 怨 情
  • 湖边采莲妇
  • 怨 情
  • 代寄情人楚辞体
  • 学古思边
  • 思 边
  • 口号吴王舞人半醉
  • 折荷有赠
  • 代美人愁镜二首
  • 赠段七娘
  • 别内赴征三首
  • 秋浦寄内
  • 自代内赠
  • 秋浦感主人归燕寄内
  • 送内寻庐山女道士李腾空二首
  • 赠 内
  • 在寻阳非所寄内
  • 南流夜郎寄内
  • 越女词五首
  • 浣纱石上女
  • 示金陵子
  • 出妓金陵子呈卢六四首
  • 巴女词
  • 二十一、 哀 伤
  • 哭晁卿衡
  • 自溧水道哭王炎三首
  • 哭宣城善酿纪叟
  • 宣城哭蒋征君华
  • 附录 宋蜀本集外诗补遗
  • 菩萨蛮
  • 忆秦娥
  • 戏赠杜甫
  • 寒女吟
  • 会别离
  • 初 月
  • 雨后望月
  • 对 雨
  • 晓 晴
  • 望夫石
  • 冬日归旧山
  • 邹衍谷
  • 入清溪行山中
  • 日出东南隅行
  • 代佳人寄翁参枢先辈
  • 送客归吴
  • 送友生游峡中
  • 送袁明府任长江
  • 送史司马赴崔相公幕
  • 战城南
  • 胡无人行
  • 鞠歌行
  • 题许宣平庵壁
  • 题峰顶寺
  • 瀑 布
  • 断 句
  • 阳春曲
  • 舍利佛
  • 摩多楼子
  • 春 感
  • 殷十一赠栗冈砚
  • 普照寺
  • 钓 台
  • 小桃源
  • 题窦圌山
  • 赠江油尉
  • 清平乐令二首
  • 清平乐三首
  • 桂殿秋二首
  • 连理枝二首
  • 阙 题
  • 断句二则
  • 断句一则
  • 上清宝鼎诗二首
  • 上清宝典诗
  • 桃源二首
  • 栖贤寺
  • 题楼山石笋
  • 阙 题
  • 菩萨蛮
  • 别匡山
  • 太华观
  • 独坐敬亭山其二
  • 秀华亭
  • 炼丹井
  • 宿无相寺
  • 咏方广诗
  • 咏石牛
  • 南山寺
  • 篇目索引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江苏凤凰出版社

江苏凤凰出版社有限公司,原名江苏古籍出版社,成立于1984年3月,是一家以整理出版中国文、史、哲古籍及其研究著作为主的专业出版社。出版期刊两种:《古典文学知识》《中国典籍与文化》。 2006年,耗时十七年的大型元代文献总集《全元文》荣获首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提名奖;2007年,宋代“四大书”之首的《册府元龟》(校订本)荣获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2008年,陆机文本研究的最新成果《陆士衡文集校注》荣获第二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提名奖;2010年,江苏学人文集整理项目《赵翼全集》荣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2011年,《台湾简史》入选第三届“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2012年,《宋代文学编年史》荣获第四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图书奖;2013年,《陕西神德寺塔出土文献》荣获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提名奖;2016年,《文心雕龙解析》荣获第六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图书奖提名奖,2018年,又获第二届向全国推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图书; 2018年,《李太白全集校注》获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2021年,《文选旧注辑存》获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