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田野报告汇编由来自田野的六个案例所构成。

内容简介

文化遗产研究与人类学、民俗学、考古学、历史学等学科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对于像我国这样历史悠久、文明多样、族群多元、生态多类的文化遗产,类型性的案例无疑具有相应的代表性。

本书以人类学田野作业为基本手段,对我国一些主要的、具有区域特点和族群特征的文化文明类型,包括农耕文明、游牧文明、山地文明、海洋文明以及混合文明进行抽样调研。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案例一 “亚鲁王”传承:苗族口头与记忆遗产田野调查报告
  • 引言
  • 何谓“亚鲁王”?
  • 传承“亚鲁王”
  • 亚鲁王传承的结构与认同
  • 心信的养育:“亚鲁王”家归何处?
  • 案例二 成吉思汗祭典:蒙古族传统祭祀仪式田野调查报告
  • 走进圣主“长眠之地”
  • 陵与灵的空间表述
  • 四季的铭记
  • 威猛的哈日·苏鲁锭
  • 案例三 山海之间:福建海洋文化遗产田野调查报告
  • 引言
  • 遗产事象之一:南音
  • 遗产事象之二:朱子理学
  • 遗产事象之三:客家土楼
  • 案例四 阿细祭火:西南山地族群遗产田野调查报告
  • 缘起于滇越铁路
  • 问道于祭火表演场
  • 初识祭火仪式的践行者——彝族阿细人
  • 寻根于祭火原生地
  • 祭火田野事象
  • 祭火仪式与记忆
  • 小结
  • 仪式记忆与阐释
  • 仪式与身体
  • 结论与反思:消费抑或传承
  • 案例五 热贡唐卡:藏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传承田野调查报告
  • 前言
  • 热贡唐卡的多种传承形态
  • 热贡唐卡传承的结构与变迁
  • 案例六 万里茶道:文化线路遗产与文明交流田野调查报告
  • 茶:文明交流的媒介
  • 茶路:流动的茶叶与迂回的路线
  • 茶道:从“路”达“道”的文化之道
  • 参考书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