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探索甜蜜的历史,追踪蔗糖从起源到传播、演变的完整历程。

内容简介

本书是季羡林先生的一部重要著作,旨在探讨蔗糖在全球范围内的文化交流史。作者通过研究蔗糖的历史,还原了糖自先秦至清代的种植、制造、使用等演变、传播的历程,揭示了蔗糖与印度、阿拉伯、欧洲等地的关系,以及蔗糖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和影响,书中特别强调了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作者认为,蔗糖不仅仅是一种食品,更是一种文化交流的载体,它反映了不同地区和文化之间的互动和融合。作者从中总结出,文化交流使科技得以发展,人类必须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才能不断进步,这是社会前进的主要动力之一。

目录

  • 版权信息
  • “中国文化书院导师名作丛书”编辑委员会
  • 致敬大时代狂飙中迎风而立的几代学人——“中国文化书院导师名作丛书”总序
  • 导言 穷搜百代 以竟厥功——浅述季羡林先生撰写《蔗糖史》的动机、方法和内容
  • 《糖史》自序
  • 《糖史》(国内编)自序
  • 引言
  • 第一章 飴餳餹
  • 第二章 周秦至汉魏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飴餳餹以及甘蔗和蔗浆
  • 第三章 石蜜
  • 第四章 蔗糖的制造在中国始于何时
  • 第五章 唐代的甘蔗种植和制糖术(618-907年)
  • 第六章 宋代的甘蔗种植和制糖霜术(辽金附)(960-1279年)
  • 第七章 元代的甘蔗种植和沙糖制造(1206-1368年)
  • 第八章 明代的甘蔗种植和沙糖制造(1368-1644年)
  • 第九章 白糖问题
  • 第十章 清代的甘蔗种植和制糖术(1616-1911年)
  • 附录一 清代糖史部分资料索引
  • 附录二 浅述明朝、清前期广东的甘蔗种植业和制糖业
  • 附录三 一张有关印度制糖法传入中国的敦煌残卷
  • 附录四 对《一张有关印度制糖法传入中国的敦煌残卷》的一点补充
  • 附录五 cīnī问题——中印文化交流的一个例证
  • 附录六 再谈cīnī问题
  • 季羡林学术年表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海南出版社

海南出版社的前身海南人民出版社(专业性出版社)成立于1984年。1990年3月,以“海南出版社”名称完成工商注册登记,同年9 月取得国家新闻出版署颁发的“综合性出版社资质”。公司是海南省规模最大最大的综合性出版企业,被誉为国内极具创意和活力的出版社。 公司出版了《故宫珍本丛刊》《世界百科全书》等一批在积累文化方面有重要意义的高品位图书;出版了《海南地方志丛刊》《黎族藏书》《黎族传统织锦》等一批介绍海南历史、文化的图书。引进版图书以“时效快、品种新、成系列”为三大特色,并产生品牌效应。如《数字化生存》给尚处于数字化边缘的中国带来了世界数字化发展的前沿信息,中央政治局要求所有委员人手一本学习。《次第花开》《大外交》《魔鬼出没的世界》《日本史》《证券分析》《网络为王》等也都受到全国各行各业各层次读者的欢迎和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