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中国城市住房正义: 分层消费与合理差距

内容简介

“住房正义”最基本的内涵可以阐释为“给每一个社会成员居住的权利保证”,住房是人生存的必要条件,也是人的基本权利。基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分配正义原则,目前中国城市的住房正义是分层消费的正义,是承认个体差距的正义,但是差距应该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通过构建住房正义的核心指标,用城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衡量中国城市的住房正义。在此基础上得出目前中国城市住房正义问题的相关结论,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关建议,以缓解南京市住房市场的供需矛盾,为政府调控住房供需市场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构建住房正义体系,促进南京市住房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目录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住房正义的时代精神
  • 第二节 住房正义的质化和量化
  • 第二章 分配正义与住房正义
  • 第一节 分配正义的理想
  • 一 分配正义理论
  • 二 新时代中国分配正义及其践行原则
  • 第二节 住房正义和可支付能力
  • 一 住房公平与正义
  • 二 新时代中国住房正义及其原则
  • 三 住房正义与住房可支付能力
  • 第三章 住房正义的经济学研究架构
  • 第一节 基本权利与合理分层
  • 一 住宅过滤
  • 二 人的需求层次与住房分层
  • 三 社会分层和住房梯度消费
  • 四 集体消费
  • 五 就业与居住均衡
  • 第二节 住房正义经济学研究的框架
  • 一 住房正义经济学研究的框架结构
  • 二 修正的住房可支付能力指数
  • 三 交通与住房综合可支付能力指数
  • 四 均衡的供需结构
  • 第四章 居民住房可支付能力指数研究
  • 第一节 住房可支付能力指数及其修正
  • 一 传统的住房可支付能力及其局限性
  • 二 住房可支付能力指数及其修正
  • 三 修正的住房可支付能力指数的测算
  • 第二节 南京居民住房可支付能力指数测算
  • 一 居民分层说明和基础数据的来源
  • 二 南京居民家庭非住房消费支出
  • 三 南京居民住房可支付能力指数
  • 第三节 南京市居民住房可支付能力趋势
  • 一 数据及居民分层分组说明
  • 二 南京居民住房可支付能力指数变化
  • 三 南京居民住房可支付能力趋势分析
  • 第五章 住房供需结构研究
  • 第一节 城市住房的梯度配置和供需结构
  • 一 住房的梯度配置
  • 二 城市住房市场有效需求和住房梯度需求结构
  • 三 城市住房梯度供给结构
  • 四 城市住房需求结构
  • 第二节 南京不同层次“标准住房”需求量及需求结构测算
  • 一 不同收入层次家庭户均住房最大消费支出
  • 二 南京“标准住房”需求量及需求结构变动趋势
  • 第三节 南京不同层次“标准住房”供需结构研究
  • 一 南京住房供给结构分析
  • 二 南京市住房需求与供给均衡性分析
  • 第六章 住房与交通综合可支付能力研究
  • 第一节 住房与交通综合可支付能力指数
  • 一 住房与交通综合可支付能力指数及其计算方法
  • 二 案例城市的概况及研究区范围界定
  • 三 不同研究方法的数据来源及构成
  • 第二节 家庭原单位法的居民交通与住房综合可支付能力研究
  • 一 家庭原单位法的收入计算和居民分层
  • 二 住房成本及住房可支付能力
  • 三 交通成本及交通可支付能力
  • 四 家庭原单位法的南京居民住房与交通综合可支付能力分析
  • 第三节 个体化家庭交通与住房综合可支付能力研究
  • 一 个体化交通调查中居民的收入状况
  • 二 交通成本和交通可支付能力计算
  • 三 住房成本和住房可支付能力计算
  • 四 基于交通调查截面数据的南京市居民交通与住房综合可支付能力
  • 第七章 南京市居民交通与住房可支付能力空间分析
  • 第一节 交通成本及交通可支付能力的空间分布
  • 一 交通成本空间分布特点
  • 二 交通可支付能力空间分布
  • 第二节 居民家庭住房成本及住房可支付能力的空间分布
  • 一 新房的住房成本及住房可支付能力的空间分布特征
  • 二 二手房的住房成本及住房可支付能力的空间分布特征
  • 三 租房的住房成本及住房可支付能力的空间分布特征
  • 第三节 居民交通与住房综合可支付能力的空间分布
  • 一 低收入家庭交通与住房可支付能力空间分布
  • 二 中等收入家庭交通与住房可支付能力空间分布
  • 三 高收入家庭交通与住房可支付能力空间分布
  • 四 基于交通与住房综合可支付能力的住房正义分析
  • 第八章 住房正义的评判
  • 第一节 基于居民住房可支付能力的住房正义分析
  • 一 住房保障制度体现了一定程度的相对公平和人道主义原则
  • 二 住房正义的“差别”已经超出“合理”界限
  • 三 住房正义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矛盾之中
  • 第二节 基于住房需求与供给均衡分析的住房正义分析
  • 一 住房消费需求呈现两极分化的趋势
  • 二 住房梯度供需结构不合理
  • 三 住房供给需求结构不均衡
  • 第三节 基于可支付能力空间差异的住房正义分析
  • 一 住房空间分布不能达到职住平衡的相对正义状态
  • 二 职住分离造成城市环境非正义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