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 用户推荐指数
社会学
类型
6.3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78千字
字数
2025-06-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谁的“中国”,谁的“天下”?
内容简介
本书试图采用“顺时而观”的视角,对中国古代史研究中经常使用的“天下”“天下秩序”“国号”“天下之号”“中国”“王朝”“皇朝”“边”“边疆”等重要概念进行分析。进而提出近代以来习惯于从“后见之明”的视角,基于西方历史和近现代概念来理解和叙述中国古代史,但由于两者无论是在历史进程,还是在文化传统等方面都无法契合,也就自然而然产生了一些难以解释的历史和现实问题。
基于上述认识,本书最终认为,近代以来形成的对“中国历史”的叙述实际上并不是中国传统话语体系下的“中国历史”,未来应当以中国为本位,深入思考“中国历史”的叙述方式,这应当是当前时代中国和世界的需要。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言 谁的“中国”,谁的“天下”?
- 第一章 王朝时期“天下”的范围
- 引言
- 一 正史、地理总志反映的“天下”
- 二 “天下图”所反映的广义和狭义的“天下”
- 小结
- 第二章 王朝时期的“天下秩序”
- 引言
- 一 “天下图”中的“天下秩序”
- 二 职贡图所反映的王朝时期的“天下秩序”
- 三 王朝时期“风水”观念中的“天下秩序”
- 小结
- 第三章 王朝时期的“大一统”
- 引言
- 一 先秦和秦汉时期的“大一统”思想
- 二 宋元明清时期的“大一统”思想
- 三 “大一统”的地理范围
- 小结
- 第四章 王朝时期的“中国”
- 引言
- 一 先秦和秦汉时期的“中国”
- 二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国”
- 三 隋唐时期的“中国”
- 四 五代、北宋时期的“中国”
- 五 南宋和金时期的“中国”
- 六 元时期的“中国”
- 七 明时期的“中国”
- 八 清时期的“中国”
- 小结
- 结论 “王朝”和“中国”的转型
- 附录 李怀印《现代中国的形成:1600—1949》简评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出版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专业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机构,以“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为己任,出版经管、社会学、历史、文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