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深入浅出解析价值投资,探讨企业优劣、杜邦分析与量化选股策略。

内容简介

本书先从理念开始,并不是价值投资不适合中国股市,而是很多人并不理解什么是真正的价值投资。从第三章至第五章,分别从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营运能力三个方面,解析企业之间优劣。第六章将三种能力融入杜邦分析中,杜邦分析可以让我们了解好企业好在哪儿,坏企业坏在哪儿。第七章以书中的逻辑链条,逐步挖掘逻辑基础和方法论。第八章为价值投资的量化选股策略,根据格雷厄姆提供经典策略,开发单因子、多因子选股策略。

目录

  • 封面
  • 扉页
  • 版权信息
  • 目录
  • 内容提要
  • 前言
  • 第1章 为什么选择价值投资
  • 1.1 任子行的跳水表演
  • 1.1.1 总资产莫名大幅增加
  • 1.1.2 营运资本
  • 1.1.3 任子行有没有赚钱能力
  • 1.1.4 任子行值不值得购买
  • 1.2 价值投资在中国没有市场?
  • 1.2.1 价值投资必须长线持有?
  • 1.2.2 价值投资只买贵的?
  • 1.2.3 价值投资不是财务投资?
  • 1.3 为什么选择价值投资
  • 1.3.1 预测不是分析
  • 1.3.2 基本分析与技术分析
  • 1.3.3 除财务分析外的其他方面
  • 1.3.4 财务分析
  • 1.4 财务分析要用到的工具
  • 本章逻辑链
  • 第2章 逃离贫困陷阱
  • 2.1 生产可能性曲线
  • 2.1.1 由于稀缺必须规划
  • 2.1.2 投资使曲线外移
  • 2.2 投资是一项工作
  • 2.2.1 深入分析
  • 2.2.2确保本金安全
  • 2.2.3适当的收益
  • 2.3 股市的风险在于价格?
  • 2.3.1 股架太小撑不起肉
  • 2.3.2 投资收益不成正比
  • 2.3.3 因为价格低买了烂柿子
  • 2.3.4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 2.4 阴谋论患者
  • 本章逻辑链
  • 第3章 第一轮筛选:偿债能力
  • 3.1 资产负债表
  • 3.1.1 唯一的平衡表
  • 3.1.2 流动的和不流动的资产
  • 3.1.3 流动的和不流动的债务
  • 3.1.4 所有者权益
  • 3.2 资产负债率
  • 3.2.1 谁更希望资产负债率高
  • 3.2.2 50%是铁门槛吗
  • 3.2.3 幸福的家庭都一样
  • 3.3 流动性
  • 3.3.1 流动比率
  • 3.3.2 速动比率
  • 3.3.3 现金比率
  • 3.4 奥尔特曼Z分值模型
  • 3.4.1 模型公式
  • 3.4.2 检验对比
  • 3.4.3 Z分值模型存在巨大的问题
  • 3.5 其他偿债风险指标
  • 3.5.1 产权比率
  • 3.5.2 长期负债
  • 3.6 身体好不好,还看资产负债表
  • 本章逻辑链
  • 第4章 第二轮筛选:盈利能力
  • 4.1 利润表
  • 4.1.1 营业利润
  • 4.1.2 利润总额
  • 4.1.3 净利润
  • 4.2 营业收入中的核心竞争力
  • 4.2.1 毛利率显示企业定位
  • 4.2.2 销售净利润率看谁更棋高一招
  • 4.3 最终还要落实到收益
  • 4.3.1 总资产收益率
  • 4.3.2 净资产收益率
  • 4.4 谁更会经营
  • 4.4.1 钱从哪来,到哪里去
  • 4.4.2 为什么要分开计算
  • 4.4.3 强中自有强中手
  • 本章逻辑链
  • 第5章 第三轮筛选:营运能力
  • 5.1 周转
  • 5.1.1 产品差异与成本领导
  • 5.1.2 应收账款周转率
  • 5.1.3 存货周转率
  • 5.1.4 流动资产周转率
  • 5.1.5 固定资产周转率
  • 5.1.6 总资产周转率
  • 5.2 现金
  • 5.2.1 权责发生和收付实现
  • 5.2.2 现金流量表
  • 5.2.3 自由现金流
  • 5.2.4 经营现金流才是干细胞
  • 5.2.5 赚的还够还?
  • 5.3 盈利的质量
  • 5.3.1 销售现金比率
  • 5.3.2 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
  • 本章逻辑链
  • 第6章 杜邦分析
  • 6.1 杜邦内核
  • 6.1.1 顺藤摸瓜
  • 6.1.2 伊利股份
  • 6.2 三种不同侧重
  • 6.2.1 高利润率
  • 6.2.2 高周转率
  • 6.2.3 高杠杆
  • 6.3 净资产收益是怎么变低的
  • 本章逻辑链
  • 第7章 用《聪明的投资者》武装自己
  • 7.1 谁是真正的投资者
  • 7.1.1 防御型投资者
  • 7.1.2 激进型投资者
  • 7.1.3 市场先生
  • 7.2 两个篮子
  • 7.2.1 通货膨胀不要向外借钱
  • 7.2.2 购买资产应对通货膨胀
  • 7.2.3 对比CPI与股票指数
  • 7.2.4 对比股票指数与债券收益
  • 7.2.5 两个篮子的重要性
  • 7.2.6 通货膨胀与企业盈利能力的关系
  • 7.3 这都什么时候了
  • 7.3.1 时间尝试与幅度尝试
  • 7.3.2 加入大盘月平均市盈率
  • 7.4 债券怎么玩?
  • 7.4.1 风险和收益成正比?
  • 7.4.2 防御型投资者的跷跷板
  • 7.4.3 左手差价右手利息
  • 7.4.4 国债和企业债
  • 7.4.5 如何做一个安全的债权人
  • 7.5 防御型的防御方法
  • 7.5.1 普通股的优点
  • 7.5.2 防御的四个条件
  • 7.5.3 排除了成长股
  • 7.5.4 改变投资组合与风险
  • 7.6 激进型投资者的进攻方法(部分)
  • 7.7 折现法
  • 7.7.1 你会借钱吗
  • 7.7.2 现在值多少钱
  • 7.7.3 思维列控和上海机场
  • 7.7.4 史上理论最高市盈率
  • 7.7.5 为什么A股比H股贵
  • 7.8 仁者心动
  • 7.8.1 择时交易
  • 7.8.2 你不分红怪我喽?
  • 7.8.3 牛熊拐点的五个特征
  • 7.8.4 波动只不过是心动
  • 7.9 安全边际
  • 本章逻辑链
  • 第8章 量化选股策略
  • 8.1 单因子量化选股策略
  • 8.1.1 巴菲特的《华盛顿邮报》
  • 8.1.2 极简市盈率估值法
  • 8.1.3 万科A的市盈率估值交易
  • 8.1.4 量化市盈率选股策略
  • 8.1.5 低市盈率量化买入策略
  • 8.1.6 股票是另一种债券形式?
  • 8.2 多因子量化选股策略
  • 8.2.1 症结在于回测
  • 8.2.2 格雷厄姆的防御型多因子策略
  • 8.2.3 一些多因子选股策略
  • 8.2.4 怎样才算一个有效的策略
  • 8.3 量化定投
  • 8.4 不要妄想精确估值
  • 本章逻辑链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3.7
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2.0
    一般吧

    也就是对格雷厄姆的读书笔记,没啥太大的意义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本书的前半部分,即财报分析体系相对更好,内容成体系,通过学习有不少内容补充进入了本人拟定的报表分析体系,使之更完整。下一个待攻克的领域是股票估值,本书这方面提了一些,但限于相对估值,以及格雷厄姆关于估值、安全边际等基础知识,可作基础知识普及

        转发
        1

      出版方

      人民邮电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的大型专业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10月1日。人民邮电出版社坚持“立足信息产业、面向现代社会、传播科学知识、服务科教兴国”,致力于通信、计算机、电子技术、教材、少儿、经管、摄影、集邮、旅游、心理学等领域的专业图书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