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85千字
字数
2022-05-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公文写作案例集》:8章,100多种公文实例,指南性教程,适合各领域人员学习。
内容简介
《公文写作案例集》共8章,讲解了行政类、会务类、司法类、经贸类、司法类、礼仪类等100多种公文。针对每类公文,细致而全面地讲解其分类、格式、注意事项等内容。书中列举了大量实例和模板,使读者能够快速掌握党政机关各类通用公文的写作方法,且能方便快捷地灵活套用,是公文写作及学习使用的指南。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公文写作经验,历时一年编写了本书。本书适合党政机关公务人员、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各人民团体工作人员、司法领域工作人员、经贸领域从业人员、媒体领域从业人员学习使用。
目录
- 封面页
- 书名页
- 版权页
- 作者简介
- 内容简介
- 前言
- 目录
- 第1章 写好公文的基本要求
- 1.1 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
- 1.1.1 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
- 1.1.2 过硬的政治素质
- 1.1.3 宽泛的知识结构
- 1.2 正确掌握基本常识
- 1.2.1 公文的基本结构
- 1.2.2 公文的种类、要素和行文规则
- 1.2.3 公文的格式及其他要求
- 第2章 15种公文的写作要领及范例
- 2.1 命令(令)
- 2.1.1 命令的特征及种类
- 2.1.2 命令的写作格式
- 2.1.3 注意事项
- 2.1.4 发布令
- 2.1.5 行政令
- 2.1.6 嘉奖令
- 2.1.7 惩处令
- 2.1.8 通缉令
- 2.1.9 任免令
- 2.2 决定
- 2.2.1 决定的特征及种类
- 2.2.2 决定的写作格式
- 2.2.3 注意事项
- 2.2.4 任免类决定
- 2.2.5 奖惩性决定
- 2.2.6 重大事项类决定
- 2.2.7 法律法规类决定
- 2.3 通知
- 2.3.1 通知的特征及种类
- 2.3.2 通知的写作格式
- 2.3.3 注意事项
- 2.3.4 指示性通知
- 2.3.5 安排工作性通知
- 2.3.6 知照性通知
- 2.3.7 转发类通知
- 2.3.8 工作性通知
- 2.4 公告
- 2.4.1 公告的特征及种类
- 2.4.2 公告的写作格式
- 2.4.3 注意事项
- 2.4.4 知照性公告
- 2.4.5 事项性公告
- 2.4.6 发布性公告
- 2.5 通告
- 2.5.1 通告的特征及种类
- 2.5.2 通告的写作格式
- 2.5.3 注意事项
- 2.5.4 知照性通告
- 2.5.5 重大事项通告
- 2.5.6 专门工作性通告
- 2.6 通报
- 2.6.1 通报的特征及种类
- 2.6.2 通报的写作格式
- 2.6.3 注意事项
- 2.6.4 传达性通报
- 2.6.5 批评性通报
- 2.6.6 表扬性通报
- 2.7 决议
- 2.7.1 决议的特征及种类
- 2.7.2 决议的写作格式
- 2.7.3 注意事项
- 2.7.4 批准性决议
- 2.7.5 部署性决议
- 2.7.6 综合性决议
- 2.8 公报
- 2.8.1 公报的特征及种类
- 2.8.2 公报的写作格式
- 2.8.3 注意事项
- 2.8.4 会议性公报
- 2.8.5 联合公报
- 2.8.6 事项性公报
- 2.9 意见
- 2.9.1 意见的特征及种类
- 2.9.2 意见的写作格式
- 2.9.3 注意事项
- 2.9.4 指导性意见
- 2.9.5 具体工作性意见
- 2.10 报告
- 2.10.1 报告的特征及种类
- 2.10.2 报告的写作格式
- 2.10.3 注意事项
- 2.10.4 工作性报告
- 2.10.5 情况报告
- 2.10.6 答复性报告
- 2.10.7 专题性报告
- 2.11 请示
- 2.11.1 请示的特征及种类
- 2.11.2 请示的写作格式
- 2.11.3 注意事项
- 2.11.4 请求性请示
- 2.11.5 请求批转性请示
- 2.11.6 请求表彰性请示
- 2.12 批复
- 2.12.1 批复的特征及种类
- 2.12.2 批复的写作格式
- 2.12.3 注意事项
- 2.12.4 表态性批复
- 2.12.5 解答性批复
- 2.13 议案
- 2.13.1 议案的特征及种类
- 2.13.2 议案的写作格式
- 2.13.3 注意事项
- 2.13.4 立法性议案
- 2.13.5 人事任免性议案
- 2.13.6 重大事项性议案
- 2.14 函
- 2.14.1 函的特征及种类
- 2.14.2 函的写作格式
- 2.14.3 注意事项
- 2.14.4 请求函
- 2.14.5 答复函
- 2.14.6 问询函
- 2.15 纪要
- 2.15.1 纪要的特征及种类
- 2.15.2 纪要的写作格式
- 2.15.3 注意事项
- 2.15.4 专项工作性会议纪要
- 2.15.5 指导性会议纪要
- 2.15.6 专项工作会议纪要
- 第3章 会务类公文写作要领及范例
- 3.1 主持词
- 3.1.1 主持词的特征及种类
- 3.1.2 主持词的写作格式
- 3.1.3 注意事项
- 3.1.4 工作性会议主持词
- 3.1.5 庆祝类会议主持词
- 3.1.6 表彰类会议主持词
- 3.2 开幕词
- 3.2.1 开幕词的特征及种类
- 3.2.2 开幕词的写作格式
- 3.2.3 注意事项
- 3.2.4 学术会议开幕词
- 3.2.5 工作会议开幕词
- 3.2.6 艺术节开幕词
- 3.2.7 投资贸易洽谈会开幕词
- 3.3 闭幕词
- 3.3.1 闭幕词的特征及种类
- 3.3.2 闭幕词的写作格式
- 3.3.3 注意事项
- 3.3.4 工作性会议闭幕词
- 3.3.5 活动闭幕词
- 3.3.6 表彰大会闭幕词
- 3.4 总结
- 3.4.1 总结的特征及种类
- 3.4.2 总结的写作格式
- 3.4.3 注意事项
- 3.4.4 工作性总结
- 3.4.5 经验性总结
- 3.4.6 专项工作总结
- 3.5 调查报告
- 3.5.1 调查报告的特征及种类
- 3.5.2 调查报告的写作格式
- 3.5.3 注意事项
- 3.5.4 经验性调查报告
- 3.5.5 社会情况调查报告
- 3.5.6 新生事物调查报告
- 3.6 计划
- 3.6.1 计划的特征及种类
- 3.6.2 计划的写作格式
- 3.6.3 注意事项
- 3.6.4 工作计划
- 3.6.5 培训计划
- 3.6.6 学习计划
- 3.6.7 保障计划
- 3.7 简报
- 3.7.1 简报的特征及种类
- 3.7.2 简报的写作格式
- 3.7.3 注意事项
- 3.7.4 工作简报
- 3.7.5 会议简报
- 3.7.6 学习简报
- 3.8 提案
- 3.8.1 提案的特征及种类
- 3.8.2 提案的写作格式
- 3.8.3 注意事项
- 3.8.4 医疗卫生事业类提案
- 3.8.5 经济类提案
- 3.9 方案
- 3.9.1 方案的特征及种类
- 3.9.2 方案的写作格式
- 3.9.3 注意事项
- 3.9.4 会议方案
- 3.9.5 工作方案
- 3.9.6 行动方案
- 第4章 规章制度类公文写作要领及范例
- 4.1 章程
- 4.1.1 章程的特征及种类
- 4.1.2 章程的写作格式
- 4.1.3 注意事项
- 4.1.4 组织章程
- 4.1.5 招生章程
- 4.1.6 公司章程
- 4.2 制度
- 4.2.1 制度的特征及种类
- 4.2.2 制度的写作格式
- 4.2.3 注意事项
- 4.2.4 通勤制度
- 4.2.5 卫生制度
- 4.2.6 值班制度
- 4.3 办法
- 4.3.1 办法的特征及种类
- 4.3.2 办法的写作格式
- 4.3.3 注意事项
- 4.3.4 工作管理办法
- 4.3.5 实施文件办法
- 第5章 司法类公文写作要领及范例
- 5.1 起诉状
- 5.1.1 起诉状的特征及种类
- 5.1.2 起诉状的写作格式
- 5.1.3 注意事项
- 5.1.4 行政起诉状
- 5.1.5 刑事附带民事起诉状
- 5.1.6 民事起诉状
- 5.2 答辩状
- 5.2.1 答辩状的特征及种类
- 5.2.2 答辩状的写作格式
- 5.2.3 注意事项
- 5.2.4 民事答辩状
- 5.2.5 行政答辩状
- 5.2.6 刑事答辩状
- 5.3 司法类申请书
- 5.3.1 司法类申请书的特征及种类
- 5.3.2 司法类申请书的写作格式
- 5.3.3 注意事项
- 5.3.4 复议申请书
- 5.3.5 财产保全申请书
- 5.3.6 证据保全申请书
- 5.3.7 公示催告申请书
- 5.3.8 支付令申请书
- 5.3.9 民事再审申请书
- 5.3.10 国家赔偿申请书
- 5.4 上诉状
- 5.4.1 上诉状的特征及种类
- 5.4.2 上诉状的写作格式
- 5.4.3 注意事项
- 5.4.4 民事上诉状
- 5.4.5 行政上诉状
- 5.4.6 刑事上诉状
- 5.5 委托书
- 5.5.1 委托书的特征及种类
- 5.5.2 委托书的写作格式
- 5.5.3 注意事项
- 5.5.4 授权委托书
- 第6章 经贸类公文写作要领及范例
- 6.1 合同
- 6.1.1 合同的特征及种类
- 6.1.2 合同的写作格式
- 6.1.3 注意事项
- 6.1.4 施工合同
- 6.1.5 技术转让合同
- 6.1.6 图书赠与合同
- 6.2 商务用函
- 6.2.1 商务用函的特征及种类
- 6.2.2 商务用函的写作格式
- 6.2.3 注意事项
- 6.2.4 催款函
- 6.2.5 询价函
- 6.2.6 报价函
- 6.2.7 订购函
- 6.2.8 理赔函
- 6.2.9 索赔函
- 6.3 合作意向书
- 6.3.1 合作意向书的特征及种类
- 6.3.2 合作意向书的写作格式
- 6.3.3 注意事项
- 6.3.4 合作意向书
- 第7章 礼仪类公文写作要领及范例
- 7.1 邀请函
- 7.1.1 邀请函的写作格式
- 7.1.2 注意事项
- 7.1.3 邀请函
- 7.2 聘书
- 7.2.1 聘书的写作格式
- 7.2.2 聘书
- 7.3 解聘书
- 7.3.1 解聘书的特征
- 7.3.2 解聘书的写作格式
- 7.3.3 注意事项
- 7.3.4 解聘书
- 7.4 各种礼仪“信”
- 7.4.1 礼仪“信”的特征及种类
- 7.4.2 礼仪“信”的写作格式
- 7.4.3 注意事项
- 7.4.4 感谢信
- 7.4.5 公开信
- 7.4.6 表扬信
- 7.4.7 慰问信
- 第8章 有关规定
- 8.1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
- 8.2 党政机关公文格式(仅作参考使用)
- 8.3 标点符号用法(GB/T 15834—2011)(仅作参考使用)
- 附录A(规范性附录) 标点符号用法的补充规则
- 一、句号用法补充规则
- 二、问号用法补充规则
- 三、逗号用法补充规则
- 四、顿号用法补充规则
- 五、分号用法补充规则
- 六、冒号用法补充规则
- 七、引号用法补充规则
- 八、括号用法补充规则
- 九、省略号用法补充规则
- 十、着重号用法补充规则
- 十一、连接号用法补充规则
- 十二、间隔号用法补充规则
- 十三、书名号用法补充规则
- 十四、分隔号用法补充规则
- 附录B(资料性附录) 标点符号若干用法的说明
- 一、易混标点符号用法比较
- 二、两个标点符号连用的说明
- 三、序次语之后的标点用法
- 四、文章标题的标点用法
展开全部
出版方
清华大学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80年6月,是由教育部主管、清华大学主办的综合出版单位。植根于“清华”这座久负盛名的高等学府,秉承清华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文精神,清华大学出版社在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里,迅速成长起来。清华大学出版社始终坚持弘扬科技文化产业、服务科教兴国战略的出版方向,把出版高等学校教学用书和科技图书作为主要任务,并为促进学术交流、繁荣出版事业设立了多项出版基金,逐渐形成了以出版高水平的教材和学术专著为主的鲜明特色,在教育出版领域树立了强势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