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考证了唐玄宗的中亚嫔妃曹野那姬,推测了崔莺莺与蒲州粟特人的渊源,区别了胡姬与吴姬的不同,对中古入华黑人、印度人、突厥人、契丹人、奚人等进行了寻踪。

内容简介

本书为“胡汉中国与外来文明”的民族卷,围绕“胡貌汉魂与异域文明”主题,积极探索汉唐时期胡汉之间的冲突与交融,从不同角度进行前沿性研究,依据草原突厥、绿洲西域和中亚粟特的多方互动,结合考古发掘新成果和文物解读新收获,撰写了一系列原创性的论文,考证了唐玄宗的中亚嫔妃曹野那姬,推测了崔莺莺与蒲州粟特人的渊源,区别了胡姬与吴姬的不同,对中古入华黑人、印度人、突厥人、契丹人、奚人等进行了寻踪,引起了学界的热烈讨论,其对消失种族的思索记忆,对民族嬗变的阐幽发微,具有学术回顾和推进作用,对梳理中华“民族性”多元形成的根源颇有益处。

目录

  • 版权信息
  • 推荐词
  • 胡汉研究一百年(总序)
  • 前言
  • 1 曹野那姬考——唐玄宗的西域姬妾
  • 一 曹野那姬姓名考证
  • 二 曹野那姬来历推测
  • 三 曹野那姬女儿虫娘考证
  • 2 崔莺莺与唐蒲州粟特移民踪迹
  • 一 唐蒲州与河中府
  • 二 蒲州移民及风俗
  • 三 崔莺莺生活原型考索
  • 附:谈崔莺莺身世角色的探索——与宁宗一先生商榷
  • 3 论唐代长安西域移民的生活环境
  • 4 唐宋时代的胡姬与吴姬
  • 5 唐长安黑人来源寻踪
  • 一 昆仑与昆仑奴
  • 二 非洲黑人与南海昆仑人
  • 三 长安黑人俑分析
  • 四 黑人的身份与地位
  • 6 唐长安印度人之研究
  • 7 新出土《唐故突骑施王子志铭》考释
  • 一 墓志填补了史书记载的缺失
  • 二 墓志涉及的突骑施背景
  • 三 墓志记录交河公主问题考释
  • 8 西安出土西突厥三姓葛逻禄炽俟弘福墓志释证
  • 9 东突厥阿史那摸末墓志考述
  • 10 考古新发现唐长安一方契丹王墓志的解读
  • 11 唐代奚族质子墓志解读
  • 一 填补了奚族质子缺载的空白
  • 二 墓志所反映的奚与唐朝关系
  • 三 奚族质子揭示的历史意义
  • 12 新发现北朝多民族形象壁画墓的考古意义
  • 一 神异画的幻化美
  • 二 狩猎画的动态美
  • 三 动物画的意趣美
  • 四 人物画的传神美
  • 五 风景画的意境美
  • 六 服饰的时尚美
  • 13 关于吐蕃在西域的研究反思
  • 一 军事部落联盟统治难以认定
  • 二 压迫不同族群难以强化认同
  • 三 西域多元宗教难以认可藏密
  • 余论
  • 14 秦国嫪毐为匈奴人之推测
  • 一 嫪毐名字的来源
  • 二 嫪毐种族的索隐
  • 三 匈奴对秦的影响
  • 四 嫪毐轶事的质疑
  • 本卷论文出处
  • 本卷征引书目举要
  • 英文摘要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56个民族一家亲,需要迎来送往的畅通丝路

    本书书名中就有作者藏在其中的第一个机锋,只要你自己脑补了 “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一句,就能把握到作者对胡汉融合及其幻化生成的社会文化碰撞反应有多么推崇。不仅如此,“胡马度阴山” 这一标题也给全书定了基调,即主要都在讲述北方中国特别是长安的故事,且大多以胡人的故事为主,因此,与其说本书是一本常规意义上的史书,不如说是利用各种文史材料(尤其是文学作品)重建一套胡汉文明历史观的史论著作。当然,说句玩笑话,也可以把这本书当作正史的八卦或番外来读。
     
    玩笑归玩笑,读书固然可以是愉悦的心态,但是把本书读到深处就会发现作者历史观中的悲悯。
     
    我姑且揣测一下作者的用意,他希望人们在今天能够看清楚民族融合是一个不可逆的趋势,历史上那些或因贸易或因战乱而发生的民族迁徙,由于无法与迁徙目的地社会经济结构兼容而产生的分歧,在轻微程度上是文明间的摩擦,分歧和摩擦发展到严重程度就形成了倾轧和战争。
     
    在这本书里,作者不仅介绍了突厥、契丹、吐蕃、奚族这些民族,介绍了胡姬、昆仑奴、西域移民、唐长安印度人、唐这样的胡人群体,更详细分析了唐玄宗的西域姬妾来历和嫪毐的匈奴血统推测。在这些分析和故事里,“胡人” 绝对不是一个抽象的理论的概念,而是在唐朝诗文歌赋中鲜活的人。
     
    书中对我最具颠覆性的启发在于,唐朝主流社会并非如广泛流传的那样包容胡人,尤其是粟特商人。个中原因不难理解 —— 最初到达长安的粟特人基本以面向中亚乃至欧洲的国际贸易为生,武则天朝吐蕃对河西走廊的侵占以及后来黑衣大食兴起并垄断了中亚通道,丝绸之路就时断时通,而恒罗斯之战后唐朝不仅彻底终结了向西拓进、退守西域,更因此后安史之乱导致了丝绸之路关闭,无法再从事国际贸易的粟特人就只能转而经营唐朝国内贸易。然而,此时的唐朝已经丧失了最初草原民族的基因、回到农耕文明的主旋律,粟特人无法既参与盐铁专营、又无耕种土地,只得从事一些放贷业务。发展到这一步,粟特人和犹太人的命运就几乎一样了。不仅如此,中唐时期对安史之乱后的治理,进一步加剧了胡汉对立,越来越多生活在长安、洛阳这些城市的胡人竞相向北迁徙、依附于如日中天的回鹘,至此,曾经开放包容盛唐气象彻底关闭了一个胡汉融合的时代。
     
    这样的长安和这样的唐朝,岂不是像极了当下的美国?
     
    过去几年,我频繁地来往于新疆上海之间,不仅行走的路线与古丝绸之路重叠,所做之事也与古丝绸之路上的商人雷同。“丝路” 之于我早已不是一个名词或一个空间、一个场景,我眼中的丝路满目中尽是穿行往来的人和不停流动的时间,他们在这不停流动的时间里所思所想以及种种故事才是真实的丝绸之路。我乐于在上海见到新疆的瓜果和朋友,在新疆见到人们对外面世界和市场的向往和渴望,也乐于在西安见到人们对历史中长安的怀念。我太了解一条迎来送往的畅通之路有多少种文明和商业的可能,更了解 56 个民族 “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的意义。
     
    所以,在这个国庆假期读完这本书,是国庆节最美好的礼物。

      转发
      2

    出版方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简称三联书店) 是一家有悠久历史的著名出版社。 它的前身是邹韬奋、徐伯昕等三十年代在上海创立的生活书店、新知书店和读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