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幸福的家庭千篇一律,不幸的家庭千姿百态。李维榕正是在这一个个千姿百态的家庭故事里带你走出家庭病态的阴影,重拾爱与自信。这本书不是刻板的理论,而是作者几十年临床心理治疗的实际运用,抽丝剥茧,与你的家庭共舞!

内容简介

本书精选的家庭治疗案例侧重“从家庭系统看个人行为”这一主题,具体包括“不听话的女儿”“少年十五十六时”“来讨债的儿子”“家庭的舞台剧”“家庭内的谋杀”“塔里的小公主”“非洲紫罗兰”“汉堡论剑”“满载的空船”“未完成交响曲”等。

目录

  • 版权信息
  • 总序
  • 序:李维榕有问题!
  • 鬼上身的家庭
  • 不听话的女儿
  • “冇符”的男人
  • 少年十五十六时
  • 来讨债的儿子
  • 同性恋的家庭
  • 家庭的舞台剧
  • 婚姻的故事
  • 谈“玩”的重要
  • 家庭内的谋杀
  • 打小人的乐趣
  • 女性的性感
  • 性的种种
  • 塔里的小公主
  • 非洲紫罗兰
  • 怎样除魔怪
  • 第一号儿子的悲哀
  • 不停话的人
  • Medea的故事
  • 恋鞋的人
  • 是男是女?
  • 两个要做女人的男人
  • 母与女
  • 不食的女孩
  • 同性配偶养孩子
  • 有脑的精子
  • 不能停食的一群
  • 有女初长成
  • 七年之痒
  • 丈夫有外遇
  • 此“齐人”有一妻二妾
  • 汉堡论剑
  • 身体的语言
  • 言语的高潮
  • 满载的空船
  • 未完成交响曲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7
9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家庭舞蹈 1:从家庭系统看个人行为》

    【格式引文】李维榕著。家庭舞蹈 1:从家庭系统看个人行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3. 得到电子书:https://d.dedao.cn/EbJSEQ4QJaChmFUD【总序】本来并没有打算写书,不知不觉却写了二十年的文章,加起来重重一大叠,不单代表我的工作,也反映了我的人生。忙着与别人的家庭共舞,原来别人的悲欢离合,也是我的悲欢离合;我与别人,原来难分彼此,同属一个七情六欲生老病死的系统,都在迷茫中找寻自己的归属感。这二十年来,我也从初期游戏人间的心态,变得心情沉重;又从悲天悯人,回复满怀喜悦。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只有烦恼人,不断自寻烦恼。我却是学得越来越任性,高兴时笑,悲伤时哭,生气时骂人。活得痛快,才有闲情细嚼人际关系的丰富,不会错过身边人。借道浮生,恕我无心细听你的满腔惆怅,只想邀你一同赏玩路上好风光!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这本书有 36 个小故事组成。让我比较印象深刻的是:1. 李维榕博士分享了她在港大授课时的一个片段,教她的学生 “打小人”。她问她的学生说,“谁是你的小人,你要怎样咒他?” 便开始了 “打小人” 的课堂练习。初看到这一幕的时候,我挺惊讶,但我把学生的每句话都念一遍的时候,就发现自己的心情也跟着明朗起来。这让我想到张继聪在《家有喜事》里面的一个片段,帮黑人打小人。李维榕老师说的一句话,我在心里笑了很久,她说,这些专门去找人 “打小人” 的人挺窝囊的,“连骂人都要假手于人。" 我觉得她说的就是我,窝不窝囊且不讨论,我还真没有想过,通过这种方式来倾泻自己的情绪。这种方式,你说是陋习也好,封建迷信也好,但它最起码是明面上的,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给任何人带来伤害。我们心中虽有所想厌恶之人,但是在动手与落手之时,他们都将化作一串串形容词。特别解气。这还让我想起前阵子看的《雪中悍刀行》,里面的林探花特意到北椋大街上骂徐骁父子,骂他们是 “叛国贼子”,徐凤年和老黄在底下听着,觉得没劲,还说,“骂人不骂娘骂的不痛快。” 这一幕被我久久记在脑海里,也成为了我的一个提醒:表达情绪时,要放下华丽的辞藻,回归本性。不是要我们失去控制,而是让情绪有地方出来,被自己看见。我还在我的清单里加上了 “打小人” 的活动选项。下次有情绪又写不出来文字时,就试着用这种方式。我们总习惯去将那些不被自己理解的情绪压抑着,一方面希望被看见,另一方面又不断地将这种情绪继续推到不见得光的地方。这本书里还分享了一个课题 ——Murder in the family(家庭内的谋杀),也很有意思,感兴趣的可以读一读。你很难想象,在一个教室里,当大家的研讨陷入僵局进行不下去的时候,“谋杀” 居然能够成为破局的手段。我们不仅仅害怕生死,也害怕杀戮,即使只是嘴上说说,也都不行。但人与生俱来,本就对不同事物带有敌意和攻击。我们总以为自己不去提及,这种敌意和攻击就不会继续存在。这本书还有好几处让我惊喜,限于篇幅,我再记录一处。2.“普瑞德威利症候群(Prader-willi Syndrome)” 不知道你听说过没有,我是第一次听说。它是一种遗传病,症状就是患者痴肥,不能停止吃东西,而且一般有智力问题。吃无可吃的时候,任何东西都会入嘴。这个症状下,患者的家人是最辛苦的,常年作战是标配,片刻不能放松。李维榕老师受邀去给这样的家庭协会做讲座。从接触邀请,到去到讲座的现场,她都有一种被控制的感觉,比如被要求啃下一本关于 PWS 的书、现场听到这类患者有办法可以生育时家长们过激的反应...... 等等。李维榕老师写道:“有很多事是你控制不了的,我想这个病症的最大问题,就是造成一家人天天都在玩这个控制游戏,你控制他,他控制你,久而久之,造成人人神经紧张,在不需要多加控制的时候,都不能停止控制。” 这让我想到,即使我们并不是 PWS 的患者或者家庭,我们日常也都在玩这样的控制游戏。很多人在结束了一段感情后,会很难去开始下一段,在我看来,不仅仅是与经历有关,也不仅仅是觉得有时候一个人就挺好,还有一个可能性就是 —— 控制。如果一段新的关系不受控制,那为什么要开始呢?我们这么想着,一边跟自己想要得到亲密关系的渴望作斗争,终于累了的时候,就告诉自己,“人间不值得。” 这也很窝囊。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正视自己的内心

        心理治疗的道理,其实并不复杂。主要是协助被治疗者正视自己内心种种情绪,尤其是病人最不想面对而确实又存在的感觉,因为,不能或不肯面对自己内心感觉的人,像缺了一条腿走路,无法享受丰盛的人生。而心理治疗者,自己也要摆脱 “应该” 的枷锁。要不然自己身在牢中,哪里还有能力帮助别人寻找自由?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全国最早的两家大学出版社之一,国内一流的专业教育出版机构。出版物涉及教育、教材、文学、社科、少儿、古籍等多个领域。2009年被新闻出版总署授予“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