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28千字
字数
2022-09-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中共中央关于改革的重大决定》中强调税收法定原则。
内容简介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空前重视财税改革,首次提出了“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建立现代财政制度”“落实税收法定原则”三大理论创新和政策突破。仅就这三者及其关系扼要言之,财政是国家对资财的收入、支出、管理、分配等经济活动,而财政收入则主要来源于税收,税收是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公共权力,按照法律所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方式。既然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且必须依法征收以保障国家治理的非常重要的经济基础,那么税法对居于法律体系高层级之位阶的宪法,不啻是现代宪政国家存在的法理基础和资财保障,也是税法基础理论建设、成长和自成体系、独立发展的内在要求,二者关系极为密切,互为依存。如是税收法定无疑将主要于宪法层面或范域获取其理论养分和法理支撑。
目录
- 版权信息
- 总序
- 税收法定化:从税收衡平到税收实质 公平的演进 (代序)
- 第一部分 我国财税体制改革法治化理据
- 第一章 我国财税体制改革提出的背景
- 一、财税体制的基本界定
- 二、我国现行财税体制存在的问题
- 三、我国现行财税体制改革的制约因素
- 第二章 财税体制改革内容与目标的解读
- 一、财税体制改革的内容解读
- 二、财税体制改革的目标解读
- 第三章 中外国家财税体制理论比较与选择
- 一、国外财税体制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考察
- 二、我国财税体制的历史考察与研究现状
- 第四章 财税体制改革中的财税利益 法律关系衡平
- 一、财税利益法律关系的解析
- 二、财税规模形成中财税利益法律关系的矛盾分析
- 三、政府间纵向财税利益法律关系的矛盾分析
- 四、政府间横向财税利益法律关系的矛盾分析
- 第二部分 我国财税体制内部关系的梳理与调整
- 第五章 我国财税体制内部关系运作的中国语境
- 一、财税体制内部各要素及其关系
- 二、中央与地方之间:纵向双失衡
- 三、地方政府之间:地方财力的区域分化
- 四、政府与市场之间:事权划分界限不清
- 五、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国富民不富
- 六、现行财税法律体系存在的问题
- 第六章 我国财税体制内部关系法治化的理念与原则
- 一、现代财政制度:财税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
- 二、我国财税体制内部关系法治化与理念转型
- 三、我国财税体制内部关系法治化与原则审思
- 第七章 我国财税体制内部关系的梳理及调整
- 一、政府间财政收支划分法治化
- 二、预算管理法治化
- 三、财政监督法治化
- 第八章 我国财税体制改革的法治构造
- 一、财税体制改革法治构造:一个公共财产的视野
- 二、财税体制改革法治构造的基本理念
- 三、财税体制改革法治构造的具体设想
- 第三部分 地方税法治体系重构研究
- 引 言
- 第九章 地方税法治体系重构之现实需求
- 一、地方税体系的内涵及其构成
- 二、我国地方税法治体系运行考察
- 三、重构我国地方税法治体系之客观必要性
- 第十章 地方税法治体系重构之核心理念与实施原则
- 一、税收法定:地方税法治体系重构之核心理念
- 二、地方税法治体系重构应当遵循的主要原则
- 第十一章 各国地方税法治体系的比较与借鉴
- 一、各国地方税法治体系设计及实践
- 二、各国地方税法治体系设计的可借鉴之处
- 第十二章 地方税法治体系重构之进路设计
- 一、税权重建:明晰确权与适度分权
- 二、税制重组:主体突出与合理配置
- 三、税种优化:公平为先与持续绿化
- 第十三章 征管重塑:协调顺畅与规范高效
- 一、税制改革与征管机制保障的关联分析
- 二、税收征管重塑的途径与对策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 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商务印书馆
商务印书馆是中国出版业中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1897年创办于上海,1954年迁北京。与北京大学同时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