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讲述天启皇帝朱由校,明朝第十五任皇帝的一生。

内容简介

一个傀儡皇帝,一个怪皇帝,一个矛盾的皇帝。他是皇帝,却连大字也识不了几个;他是个治国无术的大昏君,却醉心于成为出色的木匠;他无心政治、不嗜残暴,却因为宠信乳母客氏和宦官魏忠贤,使明朝进入最黑暗、最恐怖的时代。

目录

  • 版权信息
  • 一个怪皇帝
  • 第一章 父祖恩怨
  • 一、明神宗私幸“都人”
  • 二、立“都人子”的风波
  • 第二章 贪玩成性的童蒙
  • 一、降生于多事之秋
  • 二、心灵的创伤
  • 三、宫中顽童
  • 第三章 在危乱中嗣位
  • 一、父母双亡
  • 二、维护父亲的名誉
  • 三、由“避宫”到登基
  • 四、改定泰昌纪年
  • 第四章 救时无术的幼主
  • 一、困难重重
  • 二、封荫客、魏
  • 三、赶走熊、杨
  • 四、王安之死
  • 五、无心国事
  • 第五章 在艰难中徘徊
  • 一、调停宫、府矛盾
  • 二、困扰于“经、抚不和”
  • 三、奢安之叛和徐鸿儒起义
  • 四、在保姆与大臣之间
  • 第六章 专宠魏忠贤
  • 一、为阉党张目
  • 二、切责杨涟上疏
  • 三、杖死郎中
  • 四、罢斥首辅
  • 五、驱逐廷臣
  • 第七章 清洗东林党
  • 一、杀戮“六君子”
  • 二、熊廷弼遇害
  • 三、修《三朝要典》
  • 四、再兴“丙寅诏狱”
  • 第八章 企图挽救辽东败局
  • 一、孙承宗离任
  • 二、命袁崇焕固守宁远
  • 三、经营宁锦防线
  • 第九章 短命天子
  • 一、四面楚歌
  • 二、不保家室
  • 三、了结一生
  • 朱由校年表
  • 初版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明知不可为而不为

    朱由校的悲剧性宿命在其出生时已悄然铸就。作为明神宗的长孙,本该享有顶级教育资源,却因 “国本之争” 的宫廷漩涡,沦为政治牺牲品 —— 祖父万历皇帝长期拖延立储,父亲泰昌帝在位仅一月暴毙,致使少年天子仓促登基时竟 “连大字也识不了几个”。这种文盲式即位的荒诞开局,注定了天启朝堂的畸形走向。书中对朱由校的双面性刻画尤为深刻:在政治领域,他放任魏忠贤专权,制造了 “明代最黑暗恐怖的时代”,阉党清洗东林党人,杖杀忠臣,修《三朝要典》以钳制舆论;而在木作工坊里,他却化身 “明朝的鲁班”,其作品 “常施以五彩,精致而妙丽”,所制微缩宫殿 “四尺来高,玲珑巧妙,鬼斧神工”。作者以冷峻笔触揭示:当辽东战报如雪片般飞入紫禁城时,皇帝正为一件不满意的木器 “扔了重做,孜孜不倦”。朱由校的怠政并非单纯的昏聩,更是对帝国困局的绝望回应。面对后金凌厉攻势与财政崩坏,他清醒意识到 “国事不可为”,索性 “让争权的人去争权”。这种 “明知不可为而不为” 的生存策略,与其弟崇祯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的悲壮形成残酷对照 —— 当朱由校嘱咐崇祯 “善待魏忠贤” 时,既显露出他对权力平衡的幼稚理解,也透出对末世困局的无力感。然而天启二年,这位 “文盲皇帝” 亲自为张居正平反昭雪,肯定其 “功不可泯”;又下旨抚恤被明成祖诛十族的方孝孺后裔,让建文遗孤重见天日。这些举措在阉党横行的黑暗中犹如萤火微光,照见其未被完全泯灭的政治良知。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果麦文化

    果麦文化传媒成立于2012年7月。面向城市新兴中产阶层,提供图书、电影、互联网文化产品等“更好的精神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