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8.4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85千字
                       字数
                        2021-06-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是中国的埃及学研究者以一手资料进行的新尝试性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把中国收藏的古埃及文物分为原石、仿制品、拓片三类,记录了三组收藏号,并把每件文物在三类中的对应关系核查清楚,做了索引编号;在此基础上,把每件文物的各类图片集中、对比,进行了铭文的转写和翻译,完成了14块石碑及彩绘木棺铭文的释读;除此之外,还对石碑铭文的语法进行了研究,总结分析了几种典型的祭文。
第二部分,从碑形制的演变入手,分析了墓碑文献所反映的古埃及人的来世观念和宗教习俗,并探讨了幕葬文学在古埃及文化史上的地位。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简介
 - 作者简介
 - 第一部分
 - 第一章 古埃及文物的发现过程及背景
 - 第二章 古王国时期石碑
 - 第三章 新王国时期石碑
 - 第四章 墓碑固定搭配
 - 第五章 希腊罗马时期石碑
 - 第六章 人形彩绘木棺
 - 第七章 教令石碑
 - 第八章 解读托勒密教令
 - 第二部分
 - 第一章 来世观念与想象
 - 第二章 仪式、魔法与墓葬习俗
 - 第三章 墓碑形制的演变与贵族身份的表达
 - 第四章 墓葬文学的产生与演变
 - 第五章 墓葬文学与秘传知识
 - 第六章 《来世之书》与复活仪式
 - 第七章 《冥世之书》与奥赛里斯秘仪
 - 第八章 墓葬文学中的黄道十二宫
 - 年代表
 - 参考书目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