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推荐语
文艺复兴对现代美学产生影响,从审美现代性到艺术观念的根源,本书深入研究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的文化影响。
内容简介
兴起于佛罗伦萨的文艺复兴运动,这场运动究竟对近现代美学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什么样的财富,在多大程度上决定着近现代文艺与美学的发展方向?这是本研究的核心问题,这也是对近六百年来文艺发展与美学发展状况的归本溯源。如果说,近代以来艺术与美学所取得的成果是沿着佛罗伦萨文艺复兴的道路而取得的,那么,佛罗伦萨在那个时代从总体文化状态上为文艺复兴,或者说,为新的文明时代的文艺与审美提供了什么样的方向,奠定了什么样的基础? 书稿内容涉及审美的民族性、美感、艺术的公共性、象征、情感等审美现代性的基本问题,把历史与文化拢聚到美学中,把美学问题具体化。近年来学术的热点问题是关于审美现代性问题,学术界普遍认同的观点是审美现代性的源头在近代的开端处,也就是文艺复兴。这里面包含近代以来审美救赎观的产生、艺术在近代文明中的地位、“艺术家”概念的内涵与艺术家们在近代文化体系中的地位、美的内涵的确立、艺术价值的确立、艺术创造与传承机制的产生等问题。究竟是什么样的文化能够产生这些观念,本书把这种文化追溯到它的源头,也就是文艺复兴时代的佛罗伦萨,来考察这些观念的萌芽是在什么样的文化条件下产生的,反过来也追问,当时的文化如何推动了这种观念的产生。作者试图对一个时代的艺术观、审美观、美学理论的产生,做一个“社会存在现象学”式的研究,要对某个审美现象或审美理论进行历史还原,寻找这些观念产生的现实基础。在深入地研究了美学与形而上学的关系之后,笔者又通过对文艺复兴的研究试图寻找美学基于现实的文化因素与历史原因。
目录
- 版权信息
- 出版前言
- 自序
- 绪论 文艺复兴与城市
- 一 近代城市的复兴
- 二 城市复兴的意义
- 三 城市精神
- 四 城市生活与艺术
- 第一章 作为一个美学概念的“文艺复兴”
- 一 文艺复兴:历史时期还是文明的状态?
- 二 “文艺复兴”一词的谱系
- 三 作为一个美学概念的“文艺复兴”
- 第二章 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的“一般世界情况”
- 一 “复兴”的提出
- 二 文艺复兴产生的历史背景
- 三 新文化的要求
- 第三章 城市生活与民族文学的确立
- 一 语言交响中的文学状态
- 二 城市生活与俗语文学的兴起及其理论奠基
- 三 市民人文主义与古典拉丁语文学的兴起
- 四 俗语文学与拉丁语文学之争
- 五 俗语的胜利
- 第四章 意义的深度:近代艺术作品意义结构的诞生
- 一 “观看”的方式
- 二 深度意义的诞生
- 第五章 图像的灵性:宗教生活与艺术
- 一 基督教与城市生活
- 二 基督教与艺术的纠葛
- 三 基督教对艺术的需要
- 四 形象的灵性
- 第六章 情感与心灵:艺术人文性的起源
- 一 基督教的情感主义与造型艺术
- 二 宗教情感在造型艺术中的世俗化
- 三 艺术情感化的胜利
- 第七章 艺术公共性的原型:政治、群体与公共生活
- 一 佛罗伦萨的政治生活
- 二 佛罗伦萨的城市规划与城市建筑
- 三 视觉艺术的公共性
- 第八章 竞争、迪塞诺与艺术自律性的起源
- 一 佛罗伦萨艺术界的竞争氛围
- 二 两次伟大的竞争:吉贝尔蒂VS布鲁内莱斯基、达·芬奇VS米开朗琪罗
- 三 迪塞诺与艺术自律性的萌发
- 四 艺术家、艺术美、艺术界
- 第九章 一种唯美主义的城市文化与近代美感的起源
- 一 美感及其意义
- 二 佛罗伦萨人的文化与他们的美感
- 三 美感中的理性内涵
- 尾声 关于艺术之“美”的怀旧抑或启示
- 参考文献
出版方
商务印书馆
商务印书馆是中国出版业中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1897年创办于上海,1954年迁北京。与北京大学同时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