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以食记史,以史蕴食,融入生活,再看历史。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立足历史,以饮食为写作缘起,书写了抗战时期的部分文化名人在杯盘碗盏觥筹交错之中的部分历史截面和所蕴含的文化意蕴。

作者通过发掘民间风味菜系中所含有的风土人情和饮食文化,譬如菜肴的制作方法、色香味形、食材来源、保健功效、人文典故等,向读者再现多维度的历史形态。

历史也好,文化也罢,对中国人来说,应该是鲜活的,是融入生活的,是刻在骨子里的。历史和文化对中国人来说,理应更像一种面对生活的态度。

阅读本书,你能够在生活中感受历史的宽度与深邃,在饮食文化中悟到生活的美好与意义。

目录

  • 版权信息
  • 让食物承载记忆(代序)
  • 第一餐 味道历史
  • 宋氏二姐妹与一碗面
  • 张爱玲的“画饼充饥”
  • 梁实秋陪都演戏吃饭
  • 贵公子用餐
  • 第二餐 食趣风雅
  • 张家四姐妹的零食
  • 梅贻琦的抗日食味
  • 沈从文爱吃甜食
  • 汪曾祺的酒风
  • “肚大能容”逯耀东
  • 第三餐 点心江南
  • 于右任的“肺腑之味”
  • 俞平伯的家传菜谱
  • 拙政园主人的佐餐小食
  • 过云楼的家宴礼仪
  • 陆文夫说:没什么可吃的了!
  • 第四餐 个人滋味
  • 面叶子耳朵
  • 南方的糕,北方的面
  • 鸡屎藤算什么风味?
  • 长安滋味如何?
  • 大师的零食和酱菜
  • 面食滋味长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去往文化名人日常的直通车

    关于 “吃” 的书我看过好多,古今中外的都有。我大概是天生就和食物亲近,从小到大很少有吃不下饭的时候;而且只要是常规食材,我肯定不挑食、无禁忌,但我充其量只能算个 “吃货”,只是爱吃,并不 “会吃”。我很欣赏那些会吃又会写的美食家们,像汪曾祺、唐鲁孙。纯讲美食知识、食材种类与做法的书,看多了会腻,实用性虽然很强,但一般读者并不会实际操作,大多是看一看想一想罢了。我所欣赏的 “谈吃”,是以吃谈文化,以烹饪谈生活,以一顿饭谈人间冷暖。发现我欣赏的那些文化人好像都很会吃,也许是因为 “吃与文化” 本就是一体的。从一日三餐,可见人们对待生活的方式,吃得是否用心、食量是否节制,生活中最日常的部分往往最能体现一个人的修养与性格。这本书就是从 “吃” 入手,直达文化名人的日常,让读者可以平视他们的生活,从作品之外,换个视角再去认识这些文人雅士。作为北方人,对作者 “南方的糕,北方的面” 这节有些微词。南方糕点确实精美可口,但非得把北方的面食扯进去说咱们外形不那么讲究,这就大可不必了。以为这节会谈南又谈北,可惜后面就没再提北方面食了,好像就是为了突出南方糕点讲究而提这么一嘴,个人觉得欠妥。南糕北面,这跟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的关系很大,我们北方的面食做出来大多不是为了风雅的,起初是为了填饱肚子,后来也讲究口感风味,再后来可能有些创新,但还是不会搞什么过于精巧的花样。性格使然,文化使然吧。

      转发
      1

    出版方

    大象出版社

    大象出版社,中国优秀出版社,其前身是河南教育出版社,大象出版社自1983年成立以来,已出版图书3500余种,发行逾10亿册,有400余种图书获得包括国家图书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图书奖在内的各类优秀图书奖项,有300余种图书进入国际市场。